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风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咋不想呢,做梦都想!”宋小光不再嘻嘻哈哈。

“看你瘦的,平时你们吃什么?”郑爱英心疼地问。

“馒头咸鱼,好着呢!”宋小光大大咧咧地回答。

“净骗人!馒头是稀罕物,买都买不到。”郑爱英不信。

“谁骗你?不信自己看,那是什么?”宋小光指了指帐篷一角,有两只碗扣在一起。郑爱英半信半疑,上前掀开了上面的一只,哪是什么馒头,只有半个吃剩的菜团子。

“这么大的体力消耗,你们就吃这个?”郑爱英的眼泪滚落下来,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

“没事,这是暂时的,挺一挺就过去了。”宋小光不想让郑爱英分心,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给,别吝啬,想吃什么尽管买。”郑爱英擦了擦眼泪,拿出来几块钱。

宋小光却说:“我不要,家里给的钱足够用。再者说,这鬼地方太偏僻,有钱也花不出去。从这里往西去,得二十多分钟才能下山。那里虽是市区,却没有卖正经吃食的,只有一个老乡卖窝头,还有时不出摊。远处倒有个望海楼,可那种地方躲都躲不及,我们不能去。”望海楼在望海崖那边,离宋小光的帐篷有很远的路。

“去别处买也行,平江这么大,还没有卖吃食的地方?”郑爱英执拗着。

宋小光解释说:“没必要,为了一口吃的来回折腾,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值得。下山一趟不容易,光出汗就受不了。再说吉普车只能停在马头山工地门口,怕引起注意,行动不方便。要是经常下山买吃的,容易引起怀疑,还是将就点吧。”

郑爱英不再说什么,只恨花蛇太狡猾。她盼望任务早一点结束,这样两个人就可以天天见面了。十五分钟很快就到,刘政委等人进了帐篷。“小光,我们走了,还要到其他点上去。好好保重,我和海豚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刘政委笑着告辞。

宋小光本想说几句感谢的话,但只说了句“谢谢”就哽住了,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刘政委摆手制止了他,几个人转身出了帐篷。走在最后的郑爱英朝宋小光挥挥手,眼里同样噙着泪水。

宋小光送到了帐篷外面,眼看着三个黑影朝山下走去,渐渐消失在夜幕中。待宋小光回到帐篷时,正在工作的吴胜军嬉皮笑脸地说:“只要有机会,我绝不放过!”

“小毛孩子知道什么?好好干活!”宋小光拍了吴胜军后脑勺一下,吴胜军顿时笑岔了气。

二十五、码头枪战

两天很快就过去了,离吴连生规定的登陆时间只差一两个小时。平江码头人头攒动,商贩云集,恰似赶庙会一般热闹。有卖报的,卖小百货的,卖吃食的,还有一群孩子追逐打闹着,发出阵阵欢笑声。树上的蝉叫得格外起劲,让人耳朵生疼,日头也仿佛更加炽烈。

哨兵仍像往常一样钉在码头上,警惕地监视着过往船只。旁边树荫下也有几名战士站岗,一个班长模样的人颇为机警,时常用望远镜巡视着海面。恰好一支巡逻队走过,步伐整齐,军容严整,众人为之鼓起掌来。这支巡逻队每天都经过好多次,是码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码头上有许多船只进出,只是鲜有从马头岛和其他小岛回来的,也少有往这几个方向去的。前一阵子敌军经常打炮,船只不敢靠近附近水域。

此时瑞祥百货店的老板钱运通也来到了码头,仍是一副老装束。他刚把货担撂在树荫底下,便被一群孩子围在了当中,几位老人也上前凑热闹。小孩子淘气,叽叽喳喳地打闹着翻弄起了货担,把东西搞得乱七八糟。钱运通非但不生气,还拿出糖果和大米花分给了他们,孩子们说笑着跑开了。

离钱运通货担不远就是海堤,一位年长些的垂钓者正在纳凉。他把鱼竿下到了海里,让另一位年轻点的同伴照看着,自己用斗笠遮了脸,坐靠在树下闭目养神。年轻点的同伴很用心,不时观察着水里的鱼漂,还频繁朝海上和岸边的人群中瞟着。突然,几个小孩追逐着跑了过来,其中一个捡起一块石头扔进了海里,使得水花四溅。年轻点的同伴喊了一嗓子,唬得孩子们四散而去。而闭目养神的垂钓者仍旧没反应,仿佛什么也没听见。

钱运通边吆喝生意边瞧光景,还偶尔同身边的老者攀谈几句,显得颇有兴致。“这两个钓鱼的咋没见过?听年轻点的口音,像是外地人。”他信口问其中一位老者。

“嗯,我也没见过,像是外地人。前两年打仗的时候,大街上有一半是外地人,还有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来的。后来这些人不知去了哪里,可能逃难的逃难,返乡的返乡,有的还去了台湾。现在的外地人也不少,托共产党的福,他们过得都挺好。”老者说。

“那是,现在解放了,老百姓的日子好多了。可前几天还打炮来着,这几天为啥不打了?”钱运通又问。

“唉!都是蒋介石造的孽,放着好日子不过,净捣乱!要是倒退二十年,我也去当解放军,把该杀的都赶到海里去!”说罢老人泪汪汪的,像是有亲人在炮击中受了伤害。

“老人家,别担心,有解放军给咱撑腰,啥都不怕。哎?咋见不着咱们队伍呢,这么大的码头,只派零星几个人守着,国民党来了咋办?”说着钱运通朝四周踅摸了一圈。

“放心吧,解放军都是天兵天将,有千里眼顺风耳,国民党来了一准知道得清清楚楚。别看岛上那帮坏蛋总打炮,可被解放军的炮一通打,立马完蛋!”老者不再忧伤,脸上睛朗起来。两个人正聊着,几个孩子来缠着老者讲故事,于是解放军炮打马头岛的故事便开讲了,只是明显具有了神话色彩。

钱运通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临走还瞅了瞅两位垂钓者,自言自语地说:“解放军有千里眼,顺风耳,都是天兵天将。”

钱运通刚走不一会儿,两条木帆船来到了码头附近,且是从马头岛方向来的。“干什么的?”哨兵喊了一嗓子。

“打渔的!同志!别开枪!”船上的人应声作答。年轻点的垂钓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来船上,发现都是渔船,拢共有十几个人。喊话的像是船老大,估摸有四十岁左右。

“靠岸检查!”哨兵招呼着。

“我们是当地渔民,刚出海回来,不用检查。”船老大说。

“不行!从马头岛回来的必须检查,防止特务混进来。”说罢哨兵朝树荫下的战士招了招手。等船靠岸,树荫下的战士登船检查起来。“家是哪儿的?”班长模样的人问船老大。

“马头镇的。”船老大不假思索地回答。

“马头镇的?咋没见过你呢?”班长疑惑地瞅着船老大。

船老大镇定地说:“同志,我可是常见您。您每天都在这里站岗,保护我们老百姓的安全,我们打心眼里感谢解放军。”

“别客气,军民一家,我原来也是打渔的。”班长变得和蔼起来。

“噢?班长也是打渔出身?怪不得跟老百姓这么贴心,原来也是苦出身。”船老大讨好地说。

“那当然!解放军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多数都是苦出身。”说着班长拍了拍船老大肩膀。

“说得对,解放军是鱼,老百姓是水,鱼水情深。要不然,咋都支持解放军呢?”船老大边说边朝岸上瞟,眼神中透着诡秘。

“从马头岛那边来没遇到麻烦吧?”班长关心地问。

船老大吓了一哆嗦,急忙回答:“没有,不敢离马头岛太近。岛上有国民党,专抢老百姓的船,还抓壮丁,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敢冒这个险。”

班长点点头说:“嗯,最好别去那边,要是被当成奸细就麻烦了。”

“没错,要是被当成观察炮兵阵地的解放军,就遭殃了。”船老大附和着。班长听了心里一震,普通老百姓不懂得什么叫观察炮兵阵地,这几个渔民却知道,可见有些来头。船老大也意识到说走了嘴,脸上窘了一下,立刻说起了别的。

班长和几名战士检查得更认真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班长发现船很干净,不像整天飘在海上的那样脏兮兮的。渔网是新的,上面没有脏东西,而刚刚出海回来的渔网都很零乱,上面附有漂浮物,如海藻、贝壳、树叶、柴草等等。船上只有一点点鱼,且都很干净,大小一致,不像刚打的鱼那样大小不一,啥样的都有。

班长还观察了船老大,此人虽然赤着脚,腿脚却是白的,身上也过于白晰。真正的船老大则不然,虽然也不穿鞋子,但从头到脚都是一种颜色,风吹日晒久了,全身乌黑油亮的。班长认定这些人有问题,多半是马头岛来的小股敌人。

原来,班长和哨兵已接到上级通知,正在检查从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