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熵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大早,他去了市郊的公墓,但他没有找到阿芒的墓——在城里没有钱的人家是没有墓的,化成骨灰装到盒子里埋起来就是了。再也不会留下什么让人去追寻他们平凡的一生在这世上留下的痕迹。
    但总有些东西会留下来的,不管是再贫穷的人都把记忆留在了那些生前爱着他们的人的脑海中。
    埋在记忆深处的种子总会发芽的,冲破层层泥土,在亘古不变的蓝天下探出希望的头。
    陈龙想到那天和阿芒送胡熵走的情景,想起了阿芒送他走那天的情景。人生无常,而自己又会被多少人记得呢?
    陈龙离开墓地,打算乘公交车去席珠书店。
    一路上人来人往,车辆拥挤。陈龙费力地挤上一辆驶向市中心的公交车。站在公交车上,陈龙艰难地握住扶手,朝窗外望去。
    沿途是一排排鲜绿的树木,经过一个冬天的等待,西江沿岸又恢复了生气。
    但此刻陈龙眼里没了任何生气,他出神地望着这些新鲜的生命;脑海中冒出一些莫名的思绪,他想要用言语将这思绪写下来,但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文字。陈龙转回头看公交车里拥挤的人群,他们一个个都神情漠然地望着窗外。在这明丽的春日里,陈龙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又为什么会从他的头脑中冒出。
    他努力想抓住这奇妙的感觉,在这温暖美丽的春天,似乎有一个属于深沉的冬天的故事从他头脑中冒出,这种感觉就像有一个悠远的声音在他的心底响起。一个故事,一个远非他平日里能够编造出来的故事像放电影一样在他心底一幕幕地闪现。这个故事在他心底的荧幕上上映,是如此清晰,好像他亲身经历过这个故事一样,而这个故事里的人物仍是阿芒和胡熵,不过这次这个故事里多了一个反面角色——胡熵的同学江风。
    在陈龙构思的故事里,医生“刘丰恺”的原型是江风,而“吴尚一”则取于胡熵。十年前,吴尚一(胡熵)遭人陷害,失去了记忆,进了监狱,与家人分离多年。直到他出狱时还记不起自己的家人在哪,他只能在一个商场里打工。每当商场里的挂钟敲响十一声的时候,吴尚一就会依稀记起过去的事,他也总是在这个时候晕倒。超市里另一个好心的员工林丛(也就是阿芒的化名)总是帮忙照顾他,好心的林丛(阿芒)知道吴尚一(胡熵)是一个好人,在他的帮助下,吴尚一记起了过去发生的事情:十年前,刘丰恺(江风)的同事吴尚一发现了刘丰恺在一次医疗事故中的过失,刘丰恺让一个手术中的病人无辜地死去。吴尚一找到刘丰恺,要他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刘丰恺害怕吴尚一将这事传出去后自己会身败名裂,一怒之下打晕了瘦弱的吴尚一,让吴尚一失去了记忆。刘丰恺转而诬告吴尚一,失去记忆的吴尚一被他陷害,进了监狱……
    陈龙不知道自己的头脑里为什么会冒出这个故事,而这故事又是那么的离奇,破碎,一点都不完整。(即使这样,这个故事在单纯的陈龙脑中讲述时也是直来直去的。)
    其实人编的故事永远不会比现实中最离奇的事离奇,因为人编的故事总是要受限于他的逻辑,他的社会阅历——或者说是他头脑中保留的所有的社会阅历,而现实的真相永远要超出我们最大胆的想象范围。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时间的倒流,空间的弯曲……
    在席珠书店里陈龙没有从书店老板那打听到胡熵的下落。
    他无奈地坐在书店门前的台阶上,望着台阶前面人行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屁股上垫着胡熵写的那本书《时间的秘密》。
    一股莫名的忧伤悄悄在陈龙心底涌出:“老天!也许我再也见不到胡熵老兄了!”
    陈龙举目望向这潮涨潮退的人海尽头——在远处车站的钟楼上挂着深黑色的钟。一切都在时间的河流中来来去去,只有这钟,在沉重的脚步声中催促人老去。当这口钟也老去,指针不能再转动的时候,又将有新的钟换上,如果那换上的钟也老去了,又会有别的钟换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钟的,陈龙越想越觉得困倦,他开始觉得这整个天地就是一口大钟,不光有太阳在上面转,整个地上都转着来来去去的人,来来去去的人也在地上面转着。他开始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这时他把胡熵的那本书从屁股下抽出来翻了翻。
    “……遗憾的是我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在我们从十几年的人生阅历中获取信息时,我们把原本头脑中拥有的那些人类社会几万年留存下来的社会阅历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不能再被我们的意识知觉。但有一些人能够从这些丰富的社会阅历中获取灵感,比如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但他们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在进入冥想的状态时能够从头脑中冒出这么多深奥的东西,其实这些创作灵感就是源于我们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几万年的社会阅历中……”
    陈龙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些读书人写出来的东西咋这么难懂呢?”他把书重又放到台阶上,重重地坐在上面。
    “当——当——当——”这时,远处的钟楼上传来悠长的钟声。陈龙抬头望了一眼那口硕大的钟:时针指到了十一的位置。
    “十一点了,我该找个小饭店吃饭了。”陈龙想,他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就在他俯身去拾台阶上的书《时间的秘密》时,他突然想起了胡熵走那天早上,他和阿芒同胡熵说起的那个蓝色的挂钟,还有十一点……
    一连串的情节突然涌入他心底的那个不太完整的故事里,故事的漏洞像是自动痊愈的伤口,在他的心底愈合。
    
CHAPTER 12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的时候,陈龙己经在德江市图书馆里趴在他工作的桌子上写他心底的故事了。
    陈龙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他几乎不用任何的思索,故事中的人物好像是在他心底中活生生的存在一样,他知道其中一个主人公很像胡熵,他给那个主人公取名“吴尚一”,吴尚一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陈龙的脑海中一一展开。当整个故事终于在陈龙心里落幕时,他为他的小说起了个名字《熵钟》。
    第三天,陈龙把他写好的故事的草稿拿到打印室让人打印出来,在当天下午赶到邮局把打印稿投到了《南国小说》杂志社。
    那以后陈龙再没有想过要去找胡熵。他也想过如果有一天他写的小说真能发表在报纸上,再让胡熵看到的话,也许他就能从报纸附栏的作者简介里看到他的住址,也许胡熵就会找到他的家。
    但他的小说《熵钟》投出去三个月以后都没有消息。无奈他只好再将草稿拿去,找一家电脑打印室打印出来。他又从图书馆报刊阅览室里找了一份名为《当代小说》的报纸,经过张老师指点,他决定将这篇小说投到“悬幻小说”栏目。
    稿件寄出去后,陈龙又开始着手写新的小说了,他写都市人的爱情,生活和追求,他是农村出来的,写的故事总是透着一股城里人没有的朴实和深情,但那以后的小说都没有《熵钟》那样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一晃半年又过去了,陈龙的小说还是没有发表一篇,他有点气馁。
    “唉,我小时候毕竟没有读过多少书啊!”陈龙曾这样对图书张老师说。
    “不!小龙,你现在读的书已经不少了,你写的故事要比很多有名气的作家写得好得多,你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图书张老师笑着说,喝一口茶,接着鼓励陈龙:“编辑一般都喜欢用名家的稿纸,这不是没道理的,因为读者也是习惯找名家的作品的,但哪一个名家一开始不是无名小卒呢?你要知道,英国有一个叫什么地更斯(狄更斯)的小说家,他一开始是卖报的,住在贫民区,他坚持投了好几年的稿件给报刊杂志社都没有被人接受,但是他没有放弃。后来他终于投中了一篇小说,那以后他继续努力,最后成了世界上有名的作家。”
    说完,张老师走进他的办公室,等他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本书。
    “看!这就是那个叫地更斯(狄更斯)的人写的书。”说着,张老师将那本书递到陈龙手里。陈龙接过书,捧在怀里用手摩挲着它的扉页。
    那本书是世界名著《双城记》。
    那以后,陈龙记住了张老师的话,也记住了狄更斯这个作家的事迹。从此他一有空不是看别人写的小说,就是趴在桌子上写自己的小说。
    2006年的深秋对陈龙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他的一篇小说发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