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论(下)〔德〕克劳塞维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输线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在路易十四之前,军队的配置还没有同战区的概念联系起来。 尤其是在三十年战争中,军队偶然地走来走去,到了正好临近没有敌人部队

    

 54

    437战争论(下)

    的某个要塞前面,就停下围攻,带来的围攻辎重能用多久,就围攻多久,一直到前来解围的敌人部队接近时为止。这时候,利用围攻防卫圈是符合当时情况的。将来,利用围攻防卫圈掩护围攻只有在极少数场合,也就是情况和上述情况类似时才是可能的。 只有在战场上的敌人兵力极小,或者战区的概念同围攻的概念相比已几乎不存在的情况下,围攻时集中自己的兵力才是很自然的事,因为这样做肯定会大大增加围攻的力量。路易十四时期,在康布雷与伐郎兴设置的围攻防卫圈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前者由孔代防守,被屠朗突破,后者由屠朗防守,被孔代突破。 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许多战例中围攻防卫圈并没遭到攻击,甚至当迫切需要给要塞解围并且防御者的统帅是很敢作敢为的人物时,也未出现过这种情况。例如1708年,维拉尔就没有敢攻击在里尔的进攻防卫圈内的联军。腓特烈大帝1758年在阿里木次,1760年在德累斯顿,虽然没设置真正的围攻防卫圈,但设置有一个同围攻防卫圈基本上一致的防御体系,他是用同一支军队进行围攻及掩护围攻的。 腓特烈大帝在阿里木次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奥地利的大军离这里很远,但当他在多姆施塔特耳损失了运输队之后,对这种作法又后悔起来。1760年他所以在德累斯顿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他轻视帝国军队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他急着要占领德累斯顿。最后,围攻防卫圈还有个缺点,那就是在失利的情形下很难保住攻城的火炮。 如果掩护围攻的部队是在距离围攻地点一日或几日行程的地方作战,那么一旦遭此失败,围攻者

    

 55

    战争论(下)537

    还可以在敌人来到之前撤围,即使携带庞大的运输队,也至少可以在敌人到来的前一天转移。在配置监视部队时,首要的问题便是监视部队应配置在离围攻的要塞多远的地方?在大多数场合,决定这个距离的是地形条件或者攻城军队要与之保持联络的其他军团和军的阵地的位置。 另外,监视部队距离较远,围攻可得到更好的掩护,距离较近(不超过几普里)

    ,则围攻部队和掩护部队能更好地相互支援,这是显而易见的。

    

 56

    637战争论(下)

    第十八章 对运输线的攻击

    对运输队的攻击和掩护是一个战术问题,假如不是为了要证明只有根据战略上的理由和情况才能采取这种行动的话,在这里我们就一点也不谈这个问题了。 关于这个问题可谈的很少一点内容对进攻和防御来说能合在一起来谈,同时,它对进攻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不,我们就会在讨论防御时研究这个问题了。一个有三百至四百辆车的中等运输队(不管车上载的是什么)可以长约半普里,一个大的运输队会长达数普里。 怎么能设想,常常派去护送的那么少的部队能够掩护这么长的运输队呢?另外,运输队运动不灵活,前进缓慢,而且还经常可能发生混乱;最后,运输队的每个部分都要单独掩护,因为它的某一部分一旦遭受敌人袭击,整个运输队马上就会堵塞在道路上并陷入混乱。 人们考虑到上述种种困难,自然就会提出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掩护和保卫这种运输队?换句话说:为什么不是一切遭到攻击的运输队都被劫走?为什么不是所有需要掩护的,也就是敌人可以接近的运输队都遭受攻击?显然,所有战术上提出来的办法,如滕佩霍夫提出的太不实际的办法,让运输队不断地停止前进和继续前进来缩短距离,或像香霍斯特提出的稍好一些的办法,就是把运输队分成几个纵队,对克服运输队的根本缺点来说,都只是些效

    

 57

    战争论(下)737

    果不大的补救办法。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大多数运输队因为它们在战略上所处的位置而得到了一般的安全保障,而且是比容易遭到敌人攻击的任何其他部队都要安全的保障,这就令它们很少的防御手段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运输队老是或多或少地在自己军队的背后运动的,或者至少在离敌人军队很远的地方运动的。 所以,敌人只能用小部队来攻击它们,而这些小部队还须有强大的预备队作掩护,以免自己的翼侧与背后遭到前来支援运输队的部队的袭击。 假如再考虑到,正是由于运输车辆十分笨重,攻击者很难把它们带走,大多只能砍断挽具,牵走马匹,炸毁弹药车等等(用这种办法只能令整个运输队受到阻碍和陷于混乱,但是不能真正毁灭它)

    ,那么就可更加清楚地看出,运输队的安全更多地是依靠在战略上所处的位置来保障的,而不是依靠护送部队的抵抗来保障的。 如果再考虑到护送部队的抵抗虽不能直接保护运输队,但是却能打乱敌人攻击运输队的步骤,那最后看来,对运输队的攻击不是很容易的和万无一失的,而是十分困难的,它的结果是非常没把握的。另外还必须指出一个主要的问题:去攻击敌人运输队的部队很可能遭到敌人军队或者敌人某一部队的报复,很有可能遭到惨败的惩罚。 人们在很多场合正是由于有这种顾虑才没有敢攻击运输队,但是大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因而认为运输队是因为有护送部队掩护而得到了安全,所以就感到奇怪,为什么兵力少得可怜的护送部队会这样令人望而生畏。只要想一想1758年腓特烈大帝围攻阿里木次后通过波希米亚

    

 58

    837战争论(下)

    的著名的退却,就会明白我们这种说法是很正确的。当时,四千辆车组成的辎重队是由半数的军队分成许多小队护送的。为何道恩没有攻击这支辎重队呢?原因是他怕腓特烈大帝用另一半军队攻击他,把他卷进一次他所不希望的会战中。 为何劳东在齐施博维茨未更早地、更大胆地攻击一直在他侧面的运输队呢?原因是他怕受到惩罚。 劳东的军队距离主力十普里,并且同主力的联系完全被普鲁士军队切断了,因此劳东认为,一旦腓特烈大帝用大部分兵力对付他,他就有惨败的危险。只有当军队的战略态势让军队不得不完全从侧面,甚至反常地从前方运送物资时,运输队才会真正面临巨大的危险,因而也就成了敌人攻击的有利目标(如果敌人的情况容许他为此派遣部队的话)。

    1758年战局中,奥地利军队在多姆施塔特耳攻击普军运输队的事例,说明此行动能够取得很完满的成果。 通往尼斯的道路在普鲁士军队阵地的左侧,腓特烈大帝的军队因攻城和抗击道恩而不能活动,因此奥军的别动队完全不必要为自己的安全担心,可从容不迫地去攻击普军的运输队。1712年,欧根围攻兰德赖希时,曾从布香经德南,也就是从战略配置的正面的前方运送攻城器材。 为了在此情况下完成很困难的掩护任务,他采用了哪些手段,他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对运输队的攻击不管从战术上看

    

 59

    战争论(下)937

    来多么容易,但是从战略上看,却永远不是那样容易做到的,只有在敌人的交通线很暴露的特殊情形下,才能期望取得重大的成果。

    

 60

    047战争论(下)

    第十九章 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

    我们在《防御》一篇中没有谈到这个问题,由于舍营不能看作是一种防御手段,只能看作是军队的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战斗准备极差的情况。 关于这种战斗准备,我们就不再谈什么了,因为第五篇第十三章中关于舍营所谈的一切就是对它的一个极好的说明。但在讨论进攻时,我们应把舍营的敌人军队看作是一个特殊的进攻目标,因为一则这种进攻是一种很特殊的进攻方式,二则这种进攻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效果的战略手段。所以在这里要谈的不是对敌人单个舍营地或者分驻在几个村落中的一支小部队的袭击,而是对较大的舍营地里的一支大部队的进攻。 这样,目标就不是袭击单个舍营地本身,而是阻挡敌人军队集中。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即对一支没有集中的军队进行袭击。 这种袭击假如能使敌人军队不能到达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