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园梦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铁如作为院领导,分管着组织处、宣传处、机关党委的工作,在院里是仅次于何守敬的二号人物。 

    现在调查组进驻院里,有的事何守敬不便出面,秦铁如理所当然地站到了前台,主持院里的日常事务。各部门的负责同志仍去何守敬那里汇报工作,何院长会说他知道了,再找秦副书记谈谈吧。 

    秦铁如原来只是一个实验室的主任,何守敬发现他不像一般科研人员那样死板,便着力培养,四十来岁就官至副厅级了,据说现在还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我不得不感叹秦铁如的精力旺盛,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面对他的一番赞辞,我有些弄不清楚他说这番话的真实意图,茫然地望着他,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 

    他很潇洒地用手抹了抹额前的头发,兴致勃勃地望着我,有一点话未说尽的意思,“静之,好好干,当初交流干部的时候,我就觉得你不错,真的,很不错……”他还是没把话说完,留下的,让我去想。 

    我点点头,似乎很赞同他的说法。少顷才意识到,对于领导的表扬,是不可以“赞同”的。 

    秦铁如似乎也觉得我们今天的谈话有些不对路,便说:“我知道,静之是报刊专家,你来抓杂志这一摊子工作,说明党组是用对人了。你还年轻,一切都要向前看,嗯对,向前看!”顿了顿,又说,“院里现在这个状况,你说,我不出来……不出来工作,院里的职工会怎么想?一个单位,没有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同志出来工作,也是不行的。” 

    “是啊,何院长现在是有些不方便。” 

    “嗯,守敬同志是个好同志啊。我对调查组的同志也这么讲,没有守敬同志带领党组一班人苦干实干,就没有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今天。当然,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成绩摆在那里,谁也否定不了嘛。个别同志犯了错误,不等于党组一班人都犯了错误嘛,党组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嘛。”秦铁如颇有些愤愤不平的样子。 

    我感到很吃惊,他为什么对我说这些话?过去在院长办公会或党组扩大会上,秦铁如对何守敬的讲话总是第一个持肯定态度的。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自己负责的工作说得如此重要,如此泾渭分明。 

    从秦铁如办公室出来,我想,是不是应该去看看何守敬呢?其实,这样想的时候,我的脚步就已经迈向何守敬的办公室了,让人遗憾的是办公室的门锁着,他今天没上班。 

    回到办公室,我把秦铁如给我说过的话又想了一遍,觉得他的话充满暗示,是要我认清形势?难道他也认为何守敬大势已去? 

    这时,院办主任邓晓强来了,“李处长,调查组的同志请你去一下。” 

    “哦,好的。”我答应之后才意识到了什么。 

    他走到我面前,低声说:“静之是聪明人,有的话知道该怎么说。”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何院长把持院政多年,原来不能说的话,现在可以没那么多顾忌……” 

    我有些迷茫地望着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现在呀,该是重新洗牌的时候了……” 

    我闻言一惊,想起了秦铁如的话,他们的话风有着惊人的一致。不禁在心里替何守敬感到悲哀,这两位可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啊,如果说秦铁如官高一品、技高一筹,把话说得很含蓄,邓晓强则公然声称“重新洗牌”。 

    联合调查组由三个人组成,进驻研究院后,一方面找人谈话,一方面进行财务审计。组长姓张,是省直工委派来的了。张组长40多岁,大概搞政工出身的人都不苟言笑,但很会谈心,也很会说话。 

    走进调查组办公室,张组长很热情:“知道你很忙,不过还是要耽误你一会儿。” 

    “没关系。” 

    张组长掏出笔,“请谈谈你知道的有关何守敬同志的一些情况。” 

    我搜索记忆,把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何院长建立起来的印象向张组长讲起了一些。 

    张组长边听边记,接着又说要了解一下杂志的情况,要会计把杂志社的帐册送到调查组。 

    “好的。” 

    调查组进驻,对于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事件”,毕竟牵涉到对一个正厅级领导干部的全面调查。可是三个月过去了,调查组的工作仍带有浓郁的神秘气氛,没有谁向全院职工正面作出“调查进度报告”。当然也不会有类似的“报告”出现。小道消息却不少,说调查组已经掌握了何守敬受贿300万元的铁证,司法部门将提前介入。 

    如果消息确切的话,对何守敬来说,是不幸的。司法介入意味着调查组的工作将告一段落,假使没有调查结果的话,又何须司法介入呢?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正因为没有正面消息说明问题,小道消息才会满天飞。满天飞的小道消息似乎代表着一种倾向,那就是有人希望何守敬犯罪,希望他被司法机关查处。 

    本来,院里的部分职工结成同盟,去告状去上访,只是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院里能够修改“高知楼”的分配方案,让其利益不受损害,一场风波可能就会平息。但是,现在的情况似乎已经不是改变住房分配方案就能平息风波的了。好像何守敬不下台,上访事件就不会停止。 

    现在,处里同我走得最近的就是钟淑娴了。第一,这位比我年长十多岁的科长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第二,在我所管辖的科级单位,她还算比较正直、善良,有工作能力,有些事我喜欢同她商量。 

    调查组找我谈过话之后,钟淑娴走进我的办公室,随手把门关了,像有什么隐秘的话要说。我站起来,为她倒了一杯水,问:“有事?” 

    “调查组的人都问了你些什么?” 

    我看了看她,没有说话。 

    “哦,我知道了——保密。我怎么忘了,这是组织原则哩。”像是在自言自语,顿了顿,又说,“可是,李处长,你可不能乱说啊!我知道,在调查组找你之前有人找你谈过话。” 

    “哦,你连这个也知道?” 

    “怎么不知道,在这个大院里,什么事瞒得过大家。” 

    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在这个大院里,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好像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中,想起来就有些害怕。 

    见我不说话,她又说:“不过我想,你不会乱说的。” 

    “为什么?” 

    “因为你很正直呀。至少,无中生有的话你不会说……可是,你这样容易陷进去的。” 

    “哦——”这一下轮到我吃惊了。 

    她想了想,说:“人家找你谈话,我不知道谈了些什么,但我可以猜,可能是表扬你,表扬你把杂志引入市场,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对不对?” 

    我面无表情地望着她。 

    “你知不知道,这就表示有人很欣赏你。在这种时候,对你的这种表示是有特殊意义的。”她一边选择措辞,一边说,而且说得很慢,所以意思表达得特别清楚。 

    回味着她说的一切,感到身边有这么一位老大姐随时提醒自己,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就觉得当初让她走上现在的位置是相当正确的。 

    “你完全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你现在一定很矛盾。知识分子嘛,既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又不想因此开罪于人。” 

    “你说的有人是谁呀?”我问。 

    钟淑娴一怔,“我在这里快二十年了,谁谁为人怎么样?我可能比你更清楚一些。” 

    “那你说,他怎么样?” 

    钟淑娴望望窗外,又是自言自语:“我知道私下议论领导同志不好。”说完,才转向我,“可是,你不认清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就容易招惹是非。” 

    “他原来在实验室工作, 同实验室的老主任关系好得不得了,总是称老主任为老师,老主任还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学生。两人共同研究一个课题,等到课题成功,老主任该退休了,便推荐他接替自己做了实验室主任。可是,后来课题论文在北京一家学术杂志发表,却没了老主任的名字。你知道,知识分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唯有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格外珍惜,老主任找他理论。当时的党组书记很偏袒他,说,‘老主任啊,他这样做不对,年轻人爱慕虚荣,但好在荣誉还是院里的嘛。他还年轻,年轻人前途要紧,你这么闹,还不把自己的学生闹得名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