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上的感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息相扣首尾相连的环链。它在喟叹美好的事物是那么脆弱、那么短暂,而在我的
心里却引出对美的礼赞,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是那样顽强、那样生生不息。
    这就是诗的力量,这就是民歌的魅力。
    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不就是剪子、锤子和布吗?不就是杠子、虫子
和鸡吗?谢谢。从抽象的相克相生环来说,它们都是一个道理,但同样在一个循环
性的表述形式下,剪子、锤子和布是游戏,杠子、虫子和鸡是酒令,而这束鲜花、
姑娘和大兵就是诗。引出其中区别的,就是诗的本质。
    诗,就是美,就是人性,就是情感。如果最后不让人感到美,或一首诗不引导
读者体验美;如果一首诗没有张扬人性的力量,不让人接近人生的意义;如果一首
诗不最后在感情上引起共振,不能用情感打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那么它不能称
为好诗,至少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我从来不反对向民歌学习,因为民歌是最接近诗本质的诗歌形式。但这里要讲
一个现实,我们所说的民歌在与你和我接近之时,往往已经被现代文明“污染”了。
如果把已被污染过的民歌当做范例,其后果可想而知。对民歌的污染至少在这两方
面是人所共知的:一是出于权力的要求,而对民歌实施的改造,最典型的例子是文
化大革命中的XX庄歌谣之类,当然并不限于此,这类出自文人手笔的假民歌,最早
败坏了人们的胃口;二是由于金钱的引诱,对民歌实行了商品化的包装。通俗歌曲
中的一部分曾可以视作城市民谣,一些通俗歌手也曾是城市民歌手。现代化了的音
乐市场,迅速将它们商业化了,商业化了的民歌就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的
粗野生动,变成了“哥哥你在岸上走妹妹坐船头”的精致虚假。
    真是,“原野上的鲜花到哪儿去了……”听到这首民歌的时候,我也在想念那
些曾经感动过我的民歌。

一滴水
    一滴水想在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那里寻找自我。因为他常听其他的一滴水谈
起这件事,说只有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才最了解一滴水。
    啊……一看见这个“啊”字,一滴水知道它找到的是诗人。“啊,一滴水里也
闪耀着太阳的光辉。”这话多好,一滴水有那么大的本事,太阳的光辉!多么伟大
的一滴水啊,一滴水感叹自我的时候也用上了“啊”字。当一滴水想到自己也是太
阳的时候,它有了一种天才的悲哀:天上那个太阳也太骄傲了,好像世界上只有它
一个太阳,不,还有一个呢,还有“闪耀太阳光辉的一滴水”。为了让太阳尽早地
知道这一点,一滴水早早地趴在了最高的一株青草叶尖上,等那太阳从地平线上升
起米。太阳升起来了,刹那间,一滴水也闪射出七彩的光芒。真的!一滴水兴奋地
向太阳喊道:“喂,太阳老兄,你看见我了吗,我也是一个发光的……”一滴水的
话还没有说完,它就在太阳光的霓虹里,化为一缕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滴水的这次寻找自我的努力失败了。不过它知道了一个事实,不要到诗人那
里去寻找答案。还是散文家的话实在,散文家怎么说的呢,那是一个熟透了的说法:
“滴水穿石。”多实在,多有分量,与在草尖花丛中里装扮太阳绝对不相同。看来
诗人都是在花花草草中找到那个五彩缤纷的定义,而散文家总是写下力透纸背的金
石般正确话。想到这里,一滴水已经悬在崖顶上,它马上就要滴落。看到在下面的
那块巨石,它心中升起了无限自豪,它非常得意地对那块巨石说:“对不起了,石
头老弟!”一刹那间,它滴落在石头上,飞溅起来,一滴水在眩晕中,不忘望一眼
那块石头,天呀,它一动不动地呆呆立在那儿。碰壁以后的一滴水,去找散文家问
罪,散文家说,你只看到“滴水穿石”四个字,那是我文章的标题,没看内容哪行?
原来文章在这里,说一滴又一滴的水千百年后会穿石。天!那不是一滴水,是一条
河。一秒一滴,一天八万六千四百滴水,一年是三千一百五十三万六千滴水,千百
年有多少啊,能叫滴水穿石吗?一滴水觉得散文家实在不懂数字:“散文家是什么,
这下我知道了,就是不学数学的人士。”
    最后,一滴水去找哲学家。哲学家说:“透过一滴水可以看到大海,一滴水就
是一个海。”海是什么?一滴水觉得哲学家的确很有学问,但要知道海是什么,才
能知道自己是什么,于是一滴水长途跋涉,一路上问:“海在哪里?”找海的一滴
水又一滴水成了溪,成了河,成了大江向东流去。当它见到大海的时候,他知道哲
学家又把话说反了。不是吗:“大海里有无数的一滴水,而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什么
也不是,什么也不是,只是一滴水!”
    想到这里,一滴水明白了,它终于找到了自己。一滴水是什么:“不是太阳,
哪怕有时也有光芒;不是穿石的利器,也许有某滴水会有这个运气;更不是大海,
大海是让所有一滴水忘记自己的地方。一滴水不是太阳不是石头不是大海,就是一
滴水而已。”

读《人间词话》记
    深秋阳光,书房用不着拉上窗帘,明亮又不耀眼,是读书的好时候。
    随手打开《人间词话》,拿起杯子,一口浓茶,信马由缰地读下去。眼在书上
走,心思却一会儿天南,一会儿海北,并不认真。只是读到佳句,好像过去对此句
并不以为然,定神,再读。是不错,又有所得。将书扣在案上,沏水。端着水杯望
窗外,天色蓝蓝,小区的楼们也比平时精神,绿瓦、红墙、旋飞的鸽群,真是满眼
都是诗。好兴致,起身出门散步去也!
    方才读《人间词话》共十二页。
    此为闲书读法。读书读了一辈子,对各种不同之书,也有了各种不同的读法。
读书之不同,如像与人相处之不同,有天壤之别。
    儿时读好看的书,如连环画和福尔摩斯,好看,新奇,让人入迷。这是童年的
欢乐,也是童年的自由。读书没有规矩,也没有顾忌,虽说长辈们反对,但就是这
种读书,让心灵开窍。读这样的书,就是小孩子交上大朋友,甘心情愿地当“小尾
巴儿”。
    读备考之书,就是硬着头皮啃。从小学到大学,心向往之的课本,几乎没有。
学校里的书,细想起来有两类,一是为将来而必读的功课,语文,学写学说;数学,
学数学算。这类知识浮在水面上的读书,重要的还是读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另一
类是应景的课目,明知没用,却要硬背,考完就丢,绝不可惜。这也是一种训练,
让人从小知道生命虽可贵,但有时也要浪费,这是并非个人所能完全避免的事。走
出学校,才知道类似的“无用功”在一生中还多得很。
    读必读之书,就是知道一定要读的书。味美要读,苦涩也要读。当法官要读法
律,学驾车要读交通规则。这是种不读不可之书。领袖著作先哲经典,导师们总说
必读必有益处。只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加上柏拉图、黑格
尔、达尔文……真要一一请教,恐怕难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只好从简,最简化的就
是那本文革中的红语录。在那样的“大革命”中,读这样纲举目张的书,心累,而
且精神高度紧张,其状就如同在单位里,领导通知“到办公室谈话”,虽说每一次
都受益匪浅,但精神紧张,是情理中也难免之事。
    读《人间词话》这样的闲书,就与读上面那些书感觉大不相同了。也得声明,
《人间词话》在学者教授那里不是闲书,那是资料和工具。我现在不当教授了,也
不需要引经据典地做文章了,所以我现时读《人间词话》是把它归在了闲书类中。
读闲书的心态,如同与人聊天。
    与人聊天也有不同境界。与无趣之人,无话可聊。与无德之人,不可聊天。与
无识之人,聊以解窘。与无量之人,不聊胜聊。聊天是知己相逢的快乐,与功利无
关,也不受制于时空。兴致正好时,打开《人间词话》,也就是会会旧友,温庭筠、
韦庄、李煜、秦观等风流倜傥之辈,还有陆游、辛弃疾、杜甫等大方之家,见见就
好,至于诗的话题,已是次要的了。
    读书也有读闲书的时候,闲书也有闲书的意境。

经验
    最不算病的病是牙病。而牙痛时才发现医院里最挂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