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替。要以朋来为乐兮,不以不知而愠也,真得乎不迁不贰之宗。正欲人 
知而信兮,不以未信而懈也,允符乎不厌不倦之理。盖修身行道者将九十岁, 
而随地雨法者已六十纪矣。以故四域之内,或皓首而执经,五陵之间,多继 
世以传业。遂令良知密藏,昭然揭日月而行中天;顿令洙、泗渊源,沛乎决 
江、河而达四海。非直斯文之未丧,实见吾道之大明。先生之功,于斯为盛。 
     忆昔淮南儿孙布地,猗欤盛欤,不可及矣。今观先生渊流更长,悠也久 
也,何可当哉!所怪学道者病在爱身而不爱道,是以不知前人付托之重,而 
徒为自私自利之计,病在尊名而不尊己,是以不念儿孙陷溺之苦,而务为远 
嫌远谤之图。嗟夫!以此设心,是灭道也,非传道也;是失已也,非成己也。 
先生其忍之乎?嗟我先生,唯以世人之聋瞽为念,是故苟可以坐进此道,不 
敢解嘲也;唯以子孙之陷溺为忧,是故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必相救,不自 
知其丧身而失命也。此先生付托之重所不能已也。此余小子所以一面先生而 
遂信其为非常人也。虽生也晚,居非近,其所为凝眸而注神,倾心而悚听者, 
独先生尔矣。先生今既没矣,余小子将何仰乎! 
     嗟乎!“嘿而成之,存乎其人;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先生以言教天 
下,而学者每咕哗其语言,以为先生之妙若斯也,而不知其糟粕也,先生不 
贵也。先生以行示天下,而学者每惊疑其所行,以为先生之不妙若斯也,而 
不知其精神也,是先生之所重也。我思古人实未有如先生者也,故因闻先生 
之讣也,独反覆而致意焉。先生神游八极,道冠终古;夭寿不二,生死若一。 
吾知先生虽亡,固存者也。其必以我为知言也夫!其必以我知先生也夫! 

… 页面 64…

                               祭无祀文代作 

     窃以生而为人,不得所依,则不免冻馁而疾病作。是故圣帝明王知而重 
之,仁人君子见而矜之,于是设养济之院,建义社之仓,以至邻里乡党之相 
周,车马轻袭之共敝,皆圣帝明王所谓茕独之哀,仁人君子之所以周急也。 
而后四海始免怨号之夫矣,而岂徒然也哉!死而为鬼,不得所依,则谁为享 
奠而废疠作。是故圣帝明王哀而普度,仁人君子怜而设飨。于是乎上元必祭, 
中元必祭,以至清明之节,霜降之夕,无不有祭。盖我太祖高皇帝之所谆切, 
更列圣而不敢替者,又不独古圣昔王相循已也。而后天下始无幽愁之鬼矣, 
而岂元谓也哉!何也?圣帝明王与仁人君子,皆神人之主也。不有主,将何 
所控诉乎?又何以谐神人而协上帝,通幽明而承天休也?生人之无依者,又 
是何等?若文王所称四民,其大概也。死人之无依者,又是何等?若我太祖 
高皇帝所录死亡,至详悉也。是故京则祭以上卿,郡则祭以大夫,邑则祭以 
百里之侯,至于乡祭、里祭、村祭、社祭,以及十家之都,咸皆有祭。而唯 
官祭则必以城隍之神主之。前此一日,本官先行牒告,临期诣坛躬请,祭毕, 
乃敢送神以归而后妥焉。此岂无义而圣人为之哉!此岂谄黩于无祀之鬼,空 
费牲币以享无用,而太祖高皇帝肯为之哉! 
     今兹万历丁酉之清明,是夕也,自京国郡国,以至穷乡下里,莫敢不钦 
依令典,相随赴坛而祭,或设位而祭矣。况我沁水坪上,仁人君子比屋可封, 
生人无依,尚仰衣食,鬼苟乏祀,能不望祭乎?所恨羁守一官,重违乡井, 
幸兹读《礼》先庐,念煟л镏異⒉祝蛩记滓约扒祝槐裙樯砭
自今夕始矣。凡百无主鬼神,有饭一饱,无痛乏宗;有钱分授,无争人我: 
是所愿也。 
     抑余更有说焉:凡为人必思出苦,更于苦中求乐;凡为鬼必愁鬼趣,更 
于趣中望生乃可。若但得饱便足,得钱便欢,则志在钱饱耳,何时得离此苦 
趣耶!醉饱有时,幽愁长在,吾甚为诸鬼虑之。窃闻 《阿弥陀经》等,《金 
刚经》等,诸佛真言等,众僧为尔宣言,再三再四,皆欲尔等度脱鬼伦,即 
生人天,或趣佛乘,或皈西方者,诚可听也,非但欲尔等一饱已也。又闻地 
藏王菩萨发愿欲代一切地狱众生之苦,此夕随缘在会,有话须听。又闻面然 
大士统领三千大千神鬼,与尔等相依日久,非不欲尽数超拔尔等,第亦无奈 
尔等自家不肯何耳。今尔等日夜守着大士,瞻仰地藏菩萨,可谓最得所主矣。 
幸时时听其开导,毋终沉迷,则我此坛场,其为诸鬼成圣成贤,生人生天之 
场,大非偶也。若是,则不但我坪上以及四境之无祀者所当敬听,即我宗亲 
并内外姻亲,诸凡有人奉祀者,亦当听信余言,必求早早度脱也。虽有祀与 
无祀不同,有嗣与无嗣不同,然无嗣者呼为无祀之鬼,有嗣者亦呼为有祀之 
鬼,总不出鬼域耳。总皆鬼也,我愿一听此言也。我若狂言无稽,面然大士 
必罚我,地藏王菩萨必罚我,诸佛诸大圣众必罚我,诸古昔圣君贤相仁人君 
子必罚我。兼我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以及列圣皆当罚我矣。不敢不敢, 
不虚不虚。谨告。 

… 页面 65…

                               篁山碑文代作 

     篁山庵在江西饶州德兴县界万山中,其来旧矣,而人莫知。山有灵气。 
唐元和间,有张庵孙者修真得道于此。造胜国至元,里人胡一真又于此山修 
真得道去。相传至今,山盖有二真人焉。嗣后山缺住持,庵院几废,失今不 
修,将不免为瓦砾之场矣。一兴一废,理固常然;既废复兴,宁独无待。此 
僧真空之所为作也。 
     真空少修戒律,行游京师,从兴圣禅师说戒。比还故里,才到舟次,忽 
感异梦:仿然若见观音大士指引入篁山修行者。归而问人,人莫晓也。真空 
遂发愿:愿此生必见大士乃已。拨草穷源,寻至其地,果见大士俨然在于废 
院之中,真空不觉进前拜礼,伏地大哭。于是复失心誓天,务毕此生之力修 
整旧刹,复还故物。苦行斋心,戒律愈厉。居民长者感其至诚,协赞募化, 
小者输木石,大者供粮米。未及数年而庵院鼎新,圣像金灿;朝钟暮鼓,灯 
火荧煌。非但大士出现,僧众有皈,旦与山陬野叟、岩畔樵夫同依佛日,获 
大光明。向之闷然莫晓其处者,今日共登道场,皆得同游于净土矣。向非真 
空严持有素,则大土必不肯见梦以相招;又非发愿勤渠,礼拜诚笃,则居民 
又安有肯捐身割爱,以成就此大事乎?固知僧律之所系者重也。 
     佛说六波罗蜜,以布施为第一,持戒为第二。真空之所以能劝修者,戒 
也;众居士之所以布施者,为其能持戒也。真空守其第二,以获其第一;而 
众居士出其第一,以成其第二。可知持戒固重,而布施尤重也。布施者比持 
戒为益重,所谓青于篮也。众居士可以踊跃赞叹,同登极乐之乡矣,千千万 
万劫,宁复是此等乡里之常人耶!持戒者宁为第二,而使世人尽居第二布施 
波罗蜜极乐道场,所谓青出蓝也。僧真空虽居众人后,实居众人前,盖引人 
以皈西方,其功德益无比也,余是以益为真空喜也,向两真人已去,今戒真 
人复继之,千余年间,成三真人。然戒真人念佛勤,皈依切,定生西方无疑。 
它日如见向者两真人,幸一招之,毋使其或迷于小道,则戒真人之功德益溥 
矣。 
     兹因其不远数千里乞言京师,欲将勒石以记,余以此得与西方之缘。戒 
真人见今度余也,余其可以不记乎?若其中随力散财之多寡,随分出力之广 
狭,兴工于某年月,讫工于某时日,殿宇之宏敞,僧房之幽邃,以至斋堂厨 
舍井灶之散处,其中最肯协赞之僧众,最肯竭力之檀越,各细书名实于碑之 
阴矣。 

… 页面 66…

                                李生十交文 

     或问李生曰:“子好友,今两年所矣,而不见子之交一人何?”曰:“此 
非君所知也。余交最广,盖举一世之人,毋有如余之广交者矣。余交有十。 
十交,则尽天下之交矣。 
      “何谓十?其最切为酒食之交,其次为市井之交。如和氏交易平心,闵 
氏油价不二,汝交之,我亦交之,汝今久矣日用而不知也。其三为遨游之交, 
其次为坐谈之交。遨游者,远则资舟,近则谭笑,谑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