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发心灵潜力 作者:[美]安东尼·罗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达的飞机,摸不清方向。正确的做法是找出有问题的那一点,那么你之变动计划才会有价值。别忘了,惟有越接近实际的地图,才会越有价值;你越能发现真实的疆界,就有越大的改变力量。
  现在让我们把大拇指合在一起,这是明确模式的最后部份。右手的大拇指代表“太多、太贵”的意思,左手的大拇指代表“跟什么相比”的意思。当我们说太多或太贵时,其实是内心想拒绝,通常这种说法是漫无根据的。例如你会这么说,超过一星期以上的休假实在是太长了,或者孩子要买的家用电脑竟索价300元,实在是太贵了。
  但是你可以用比较的方式,使自己脱离这种笼统的说法。例如,如果你花两星期去休假,回来时所有绷紧的神经都松弛且对工作充满干劲,那这么长的休假也很值得,或者如果你认为电脑是一种甚佳的学习工具,即使花个上千元也不为过。要做出像这样子理性的判断,惟一的办法就是做一个正确的比较。一旦你知道该用这种比较模式,以后便不会随便出口说“太多、大贵”的话了。
  例如,偶尔有人会告诉我:“你研讨会的收费实在太贵了。”这时我会反问:“跟什么相比呢?”他也许会说:“嗯,跟以前我参加过的研讨会相比。”
  这时我会要他说出他参加的那个研讨会的特色:“那次的研讨会跟我的有什么差异吗?”他说:“并没有太多的差异。”
  “这倒很有意思,如果我的研讨会能让你觉得钱和时间都花得很值得,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这时他严肃的脸绽出了笑容,说:“我不知道,我想我会觉得好过些。”
  “现在我该怎么加强研讨会的内容,才会使你觉得好过些呢?”
  “嗯,如果你在某某课程上能多花点时间,我认为可能会好些。”
  “好的,如果我在那些课程上能多花点时间,你就会觉得所投下去的时间和金钱没有浪费是吧?”
  他点了点头同意了我的话。在这段交谈中,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找出问题的真象,我们从含糊的认定,谈到具体的辨识,进而得以用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处理一切,像这种方式才能算是沟通。要想双方达成一致,就得明确地辨识问题。
  在你看完本章之后,就得开始留意别人所说的话,找出像泛称的或不明确的名词及动词。一开始你不妨可以电视中的座谈节目做为练习的对象,找出节目中人物所说的许多含糊词句,然后就依明确模式所教的,二反问。
  此外应尽量避免使用像“好、不好、好多了、差多了”这类带有评估或判断的字眼。当你听到“那是个不好的主意”或“你餐盘中的每样东西都好吃”的话时,你得回问:“是跟什么相比呢?”或“你怎么知道的呢?”有时候人们所说的,会牵扯到前因后果的关系,他们可能会说:“他说的话,差点没气疯了我,”或“你的话我得考虑一下。”当你听到像这类的话时,便能很自然地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呢?”这样你便能成为一位很称职的沟通者和模仿者了。
  另一件要注意的是要能测知别人话里的心意。当某人说:“我就是知道他喜欢我!”或“你认为我不相信你?”时,你得回问:“你怎么知道的呢?”
  问问题是主导沟通的重要因素,其中有一种称之为“终结架构”。假使你问一个人他为何心烦或他是怎么了,可能他就滔滔说个不停,你若插上一句:“你希望怎么样?”或“你希望如何去改变现状?”那么你就能把你们的谈话从诉说问题导入解决问题,自然就能找出希望的解决之道。在沟通时要注意,讨论的方向要直指解决问题,而非强调问题。
  下面这几句是NLP专家比较常用的问句,可以直指解决问题的结果。
  “我想怎么做呢?”
  “我的目的是什么?”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我该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在这里我再告诉各位另一种问问题的架构,那就是用“如何”的问句来取代“为何”的问句。“为何”的问句常常会引起找理由、找借口、解释、追究责任的可能,无补于解决问题。譬如说,对自己的孩子千万别问他,为何代数念不好,而应代之以如何才能使代数念得更好;你也不要问员工为何没有取得那笔生意,而应问他要如何改进才能谈成下笔生意。一个只会问为何做错事而不会问如何做对事的人,绝对不是一位好的沟通者,惟有会问问题的人才能够掌握住沟通的
  要诀。
  最后我希望各位能有这样的认识,人生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对于我们的将来都有帮助。所以当你与别人沟通或自我暗示时,不要只看见失败,而应珍惜它所带来的信息。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如果有一小块无法跟其他的配起来,那并不表示你拼图失败,而就此停止。你应该把它视为是一个回馈信号,重新去找一块能配合的。如果你能把这个道理运用在沟通,对你必大有助益。在沟通时,只要你能按照明确模式所教的,差不多在任何情况你都必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下一章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凝聚众人,迈向成功的力量,那就是……
第十三章契合的神奇力量
  “朋友,是能了解你,启发你的人。”
  ——罗曼·罗兰
  想想你曾有过与别人看法一致的时刻,到底是哪些原因,使你愿意与他共事?
  你很可能发现是你们对某一本书、某一部电影或某一件事,有相同的想法和一致的感受,甚至于你们的举止、说话、背景、信念也都很接近,只是未曾留意罢了。不管当时你是何种反应,但都是你与那人契合的表征。契合能使你进入别人的心灵世界,让他觉得你了解他,你与他休戚与共。要想有顺利的沟通,契合是绝对少不掉的,可以让你的心灵与他人的心灵完全凝聚在一起。
  契合是与他人共事的必要条件。在成功的七个谎言那一章里我们说过,人是你最重要的资源。要想开发这些资源,那就得借助契合。如果你能与主事人之间建立契合,你与他便能不分彼此,全力以赴。
  具备建立契合的能力,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最重要才能之一。不管你想做个好演员或是个好业务员,做个好父母或好朋友,甚至于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你都得具有契合的能力,能把跟你有关的人结合在一起。
  有许多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其实他们不必如此,只要能够按照本书所教的方法,和别人建立契合,那么任何事情就能变得更容易、更单纯且更令人愉快。你要知道不管你想做什么,在这个世界里必然有人能帮助你更快且更容易地达成。你要想找到这样的人,惟有借助你契合能力,方能把他们凝聚在你的周围。
  我们都知道“同类相聚”的道理,当人们之间相似之处越多,彼此就越能欣赏对方,这也就是为何在我们的社会上会有许多团体或俱乐部。虽然大家都喜欢与自己个性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但人际之间能有部份的差异,岂不是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多一些刺激吗?不过就整体而言,你会喜欢那一类的人呢?你喜欢跟那种人交往呢?你会不会喜欢结交事事跟你唱反调的人呢?我相信你绝不愿意,你一定喜欢结交跟你个性相投的人。
  中东的问题是什么?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吗?他们的法律相同吗?语言相同吗?像这种差异不胜枚举,他们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有太多的差异。
  当我们说我们之间意见不同,其实就是说我们在那件事上欠缺“相似”,因而造成问题。你认为美国黑白人种问题的原因何在?主要的就在于人们太留意两者的差异之处:肤色的差异、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当人们之间有太多的差异,就容易发生冲突;当人们相似之处越多,就越容易和谐相处。这个道理从人类历史上便可看出来,国与国之间如此,个人与个人之间亦复如此。
  你可以随便找两个人,若他们的交情很好,那必然是他们有许多相同之处。也许对同一件事情,他们会有不同的做法,但能把他们拉在一起,必然是他们有相近的性格。你也可以从自己的好朋友里去看一看,你欣赏他哪些个性怩?是不是他有跟你相似之处呢?你也可以找一位最讨厌的人来看看,是不是他的看法跟你一样呢?也许你会认为他实在是不可理喻,不想再提他了。
  照这样说来,是不是我们很难跳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