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少了车马,嬴政发觉后发怒道: “这一定是宫中人泄漏了我的话。”遂一一审问,但却无人承认,嬴政于是下令逮捕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杀掉。权力独占的欲念使嬴政把丞相看成了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因而他把丞相外出时的盛大声势视作对自己皇权的逼近和挑战,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反感和厌恶。但他既讨厌丞相的车马声势,又不愿让丞相知道自己隐秘的心理。当他判断出自己的反感之语已被人传给丞相时,立刻意识到自己身边有更亲近于丞相的人存在,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现象。由于审查不出,他干脆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掉,虽然会冤杀许多,但却保证了身边不再有与丞相亲近的人。该事件的全过程曲折地暴露了嬴政对朝中高级官员的强烈戒备心。
  前211年,有陨石坠落东郡,有人在陨石上刻字曰: “始皇帝死而地分”,这显然是不满于秦国的统一,反对郡县制的政治言论,且含有对嬴政的恶意诅咒。嬴政获悉此讯,即遣御史挨户追问调查,但没有人承认服罪,嬴政遂下令将石旁居住的人家全部诛杀。手段残忍和前一事情相似,所不同的是,这次诛杀是为了消灭政治上的反对者,他明知如此一来会错杀、冤杀一大批人,但也在所不惜,真正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
  在处理一些私人交往关系上,嬴政也是大施淫威。嬴政是其父公孙异人在赵国为人质时出生的,他的母亲是邯郸的女子。嬴政为秦王后,在前229年的兼并战争期间,他随王翦之军前往邯郸,将当年与母家有仇怨的人尽皆坑杀,然后返回秦国。再如,嬴政儿时随父在赵国时,燕太子姬丹也为质于赵,两人曾非常要好。后来嬴政成为秦王,姬丹又入秦为人质,嬴政对姬丹态度大变,在姬丹请求回国时,他明确告诉说: “等乌鸦的头变白,天上落下谷子,马头上长出角,你才可以回去。”后来姬丹含恨逃归,发誓报仇,于是收买刺客荆轲,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嬴政曾经读韩非的政治理论著述而心慕之,接纳其来秦国,但却不能信用,最后轻信属下毫无根据的谗言,交由狱吏治罪,害死了韩非。来秦兴修水利工程的郑国也几乎被嬴政杀掉。嬴政的儿子扶苏曾就坑儒一事对他进行中肯的劝谏,嬴政闻言即怒,竟贬派这位皇长子去上郡(今陕西榆林及内蒙古乌审旗一带)蒙恬处作监军去了。嬴政在与私人交往中显露的阴狠冷酷心理,与他尚刑严罚的政治统治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嬴政在他的统治后期已基本消灭了与他公开对立的社会势力,但他仍然心怀刻毒,时时寻求着虐杀的对象。前219年,嬴政在山东巡游后渡淮水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又沿江到达湘山(又名洞庭山,在湖南岳阳县西洞庭湖中),碰上了大风,几乎不能通过。山上有湘山祠,嬴政问随行的博士: “湘君是什么神?”博士回答: “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葬在这里。”嬴政闻之大怒,指派三千个服刑役的罪犯将湘山上的树木统统砍掉,使山岭变成光秃秃的一片。然后自南郡由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丹江上)返回。嬴政是相信神的作用的,沿江前行,遇到了神的阻力,他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不快,但当他知道给他造成麻烦的神原来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时,不禁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尧、舜只是“五帝”之列,而自己是德超三皇,功越五帝的“皇帝”,尧、舜的家人与自己作对,这是极端的大逆不道,于是对其进行了坚决的“惩罚”。嬴政为维护皇权的尊严,不惜向湘神施虐用暴,其淫威滥施已到了疯狂的病态程度。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者:李明华第一部分:失道 秦失其鹿 民怨难平 长生梦破
  嬴政用专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占有天下利益,又用严刑重罚的手段消除了一切不能俯首听命的力量,真可谓独享天下而无敌于天下。然而在他统治的后期,他却愈益感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挑战。
  一是民众对王朝及他本人的仇视。前218年,他往东方巡游,行至阳武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南),被人用重一百二十斤(秦时一斤相当于今半斤略多)的铁锤所击,幸而未中,他大举搜索二十多天,竟无所得。相传刺客为韩国名士张良指使。此事相隔一年后,嬴政有天晚上微服化装,与四名武士同行于咸阳,在他修建的称为兰池(今陕西咸阳市东)的护城河边被刺客所困,多亏武士击杀了刺客,才摆脱了危境。事后他在关中搜索二十多天,仍无所得。看来都城咸阳也不能视作嬴政的逍遥之地了。民众的敌对情绪同时也以舆论和诅咒的形式出现。前215年,燕人卢生向嬴政抄报了据说是从海上鬼神处得到的谶语: “亡秦者胡也”,虽然看似提醒和忠告嬴政,但却是第一次公开地提出了“亡秦”的话题。前211年,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发生了在陨石上刻写“始皇帝死而地分”的事件,尚未追查出结果,秋天又发生了另一件事: 嬴政的使者从关东夜间路过华阴平舒城(在今陕西省华阴市西北渭水边上),有人手持玉璧让使者转送嬴政,璧上写着: “今年祖龙死”。这里的祖龙,比喻开始的皇帝,暗指嬴政。使者未及追问,那人已放下玉璧隐身离去。这类事件清楚地表达了人们对嬴政的仇视态度,嬴政无论作何种理解和处置,客观上都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谋刺事件和舆论制作事件表明,嬴政虽然凭借专制权力滥施淫威,鱼肉民众,但并没有消除贵族势力,普通庶民和士人阶层的敌视与反抗,社会的三大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愈到他的晚年矛盾愈益明显。
  对嬴政个人统治形成严重威胁的第二个挑战来自他生命本身。前219年,40岁的嬴政大概是已经感到了来自生命的威胁,即派齐人徐市(又名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寻找长生不死之药。齐、燕一带自战国中期就传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其上有神仙和不死之药。甚至相传去的人都已经望见了神山上的金银宫阙和白色禽兽,但因风大,未能到达。嬴政对这类传说看来是相信的,继徐市之后,前215年又派出燕人卢生等多人入海求药。徐市等人花费以巨万计,终无结果。前212年,求药心急的嬴政按照卢生的意思,一度秘居梁山宫,不让人知道,自谓“真人”,不想卢生竟不辞而去。但嬴政此后并未死心,前210年,嬴政最后一次巡游至山东琅邪(今山东东部胶南县南境),数年求药的徐市回报说: “蓬莱山上的药能够得到,但因为大鲛鱼阻挡,不能到达,请派些弓箭手同去。”嬴政让人携带大型渔具入海,自己带着连弩,准备射杀大鱼。自琅邪向北直到荣成山(今山东荣成县境内),并未遇见鲛鱼。嬴政至此并未认识到徐市的欺诈,后来到达芝罘(今山东烟台市北),射杀了一条大鱼,沿海西行。在返回途中于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病重,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时年49岁。
  嬴政死了,一条罪恶的生命终于结束了。他临死前讨厌谈死,大臣都不敢谈及他的死事,但他不愿意的结果终归出现了,事情本身宣告了所谓神山仙药传说的荒诞,证明了长生不死说的破灭。而且,表明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生死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无论多么高贵的人都逃脱不了。
  唐朝诗人许浑途经秦始皇陵,激愤于嬴政的残暴和奢靡,将其与附近安葬的以仁爱俭朴名世的汉文帝作比较,作《途经秦始皇墓》,诗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嬴政死了,但秦王朝面临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解决,许多不安定因素频繁显露,社会三大矛盾已有激烈化至于爆发的征兆。秦王朝的统治者看来对此有所觉察。嬴政垂危时急发诏书给在上郡作监军的长公子扶苏说: “回来参加丧事,到咸阳安葬。”并加盖御印。他以前一直没有想到自己会这般急促地命赴黄泉,因而没有作任何权力交接的准备,临事时惟一考虑的是皇权的平安交接问题。当时的随行丞相李斯等人在嬴政死后秘不发丧,把棺材装入辒辌车中,让人们在车外照常送饭和奏事,直到咸阳才为嬴政发丧。他们所以强作镇定,合谋造假,最担心的也是皇子争位和民众变乱。秦王朝的统治者都明白,嬴政身后的这个社会将是极不安定的。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