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过人之处。
  李斯因精于用功,后来深受嬴政的宠信,他是嬴政后期几次巡视天下的随行亲臣,身为丞相,权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李斯的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三川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以境内有河、伊、洛三川得名,治所在今洛阳市东北),儿子们都娶了秦公主,女儿们都嫁给了皇族子弟。有一次李由请假回咸阳,李斯在家中大摆宴席,文武百官都去祝贺,门前车马以千计,李斯感叹说: “我本是上蔡小街的平民百姓,君主把我提拔到这个地位,当今为臣的没有比我地位更高的,可算是富贵至极了。”李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精明,也终于达到了他原初人生设计的目标。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者:李明华第一部分:失道 秦失其鹿 投机政治 出卖灵魂
  李斯善于迎合嬴政的政治意志,顺风使舵,这是他猎取功名富贵的一个诀窍。前210年,嬴政猝死沙丘平台,李斯立刻失去了他处事的依托和主心骨,他本是要按照嬴政的临终安排行事的,但在赵高的胁迫利诱之下,李斯终于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并且参与了伪造遗诏,杀死扶苏和拥立胡亥的政治阴谋。
  韩非像赵高是看清了李斯为人处事的内心特征而对症下药的。他说服李斯时一再谎称嬴政的遗诏在胡亥手中,故意造成胡亥已接任大权的印象,使善于顺风使舵的李斯一时不辨风向,无所适从;赵高又以扶苏信任蒙恬作衬托,让李斯真正感觉到扶苏上台对自己地位的严重威胁。李斯虽然声称“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仍然坚持不负君主之命的道德原则,但保守功名富贵之心已使李斯的原有信念发生了动摇。最后在赵高的威胁劝说下,李斯流着眼泪感叹说: “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以功名富贵为人生最终目标的李斯,在嬴政猝死后感到无所寄托自己的命运,终于含着眼泪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赵高。
  胡亥上台后,李斯失去了往日的尊荣。由于赵高作祟,他连面见胡亥的机会也很难找到。陈胜叛军曾攻略三川之地,李斯因儿子李由失职而受到弹劾,他非常恐惧,为了保持爵禄,想不出其他办法,于是逢迎胡亥之意,曲意发挥韩非的有关思想,向胡亥上书提出所谓“督责之术”,从君尊臣贱的角度论说君臣关系,主张君主应以严罚的手段督责臣子顺从尽忠,以实现独享天下。认为“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及,何变之敢图”?秦朝一直实行着严刑峻法的治民政策,胡亥执政期间法令日益严苛,受到时人非议。李斯的督责之论给君主追求享乐、诛戮大臣和暴虐民众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因而胡亥见到李斯该上书后非常高兴,他严行督责之术,把征税多的看作明吏,把杀人众者视为忠臣,于是造成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状况。李斯的督责论是他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突出表现。
  出身士人的李斯参与秦政后,曾借焚书事件对士人阶层进行了大规模的残酷迫害。博士淳于越在酒宴上提出改用分封制的意见,同时也提出了他的理由,他是从自认的合理划分上下权力以保证秦王朝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意见的。战国时代的尊学之风养成了士人阶层言论无忌,直抒己见的习性,淳于越自然明白他的意见不合嬴政的口味,但他冒死直谏,希望嬴政能认真考虑,改正过失。不管该意见正确与否,其忠诚坦荡的品格是无可怀疑的。嬴政下交群臣讨论此议,当然希望得到支持郡县制的意见,但也有对国家体制再行判断之意。李斯赞成郡县制,也未尝不可,但他在否定淳于越的意见时,把对立意见的发生归咎于私学的存在,并且认为私学的存在会造成人们“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的政治怀疑倾向,以及“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的后果。李斯把如此严重而敏感的政治恶果栽赃给私学,似乎私学与秦王朝的存在势不两立,以此引诱嬴政,借秦王朝的淫威来取缔私学,从而威慑和取消一切对立意见。这位经过私学培养而跻身政治的文化人,为了在政治领域里取宠、保势,毫不客气地对私学栽赃并下了毒手。
  文化人对文化的破坏是极内行的。李斯以禁私学为名,争取到嬴政的支持认可,于是策划了一场对中华文化的空前大破坏: 秦国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掉,民间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一律交给地方官销毁,有敢谈论这类典籍的处死,非议时事的灭族,官吏知情不报的以同罪论处,令下三十日后不执行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可以保留的是医药、卜筮、种植之类书籍。如要学习法令,以官吏为师。作为一个文化人,李斯应该明白许多文化典籍的价值,但李斯抱着权势至上的心理去行事,以权势者的眼前需要决定取舍,对培育了自己的文化竟以仇视的心态去破坏,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确属古今第一人。司马迁在为《史记》的写作搜集材料时就已深感焚书的痛楚。他说当时手头“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而诸侯国和周室的历史记载已被毁灭。这位立志“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大宗对此连声痛叹: “惜哉,惜哉!”李斯是中国历史上有组织地公开毁灭民族文化,追求文化专制的始作俑者。
  以刻石铭文而著名的李斯本是文化人,却以焚书坑儒的手段毁灭民族文化。唐人证山作《李斯》之诗,对其进行讽刺云:
  古今都付劫灰余,牵犬东门祸已储。
  偏是铭山文字好,不知平日读何书。
  李斯的同学韩非说话口吃,善于著书,二人同在荀况处学习时,李斯就自知不如韩非。事过多年,嬴政读到了韩非的著作,非常喜欢,公开表示: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前234年韩非自韩出使秦国,被嬴政挽留。李斯与一名叫姚贾的大臣对嬴政说: “韩非是韩国的贵公子,现在大王想兼并诸侯,韩非终究会助韩不助秦,这是人之常情。大王如果放他回去,也是自遗祸患,不如找过错依法杀掉。”嬴政一时相信了此话,把韩非交给狱吏治罪。廷尉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自杀。韩非本来想向嬴政当面陈述,但见不到嬴政,无奈于前233年自杀于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狱中。后来嬴政后悔了,但已救之不及。李斯对韩非的诬陷,出自他保位争宠的需要,也出自他强烈的忌妒心。他自知才能不如韩非,嬴政又一直倾慕韩非,韩非来秦并被挽留,使他立刻感到了才学上和政治前途上的压力,这位极重个人名利的人物,按照他只讲结果、不计手段的固有心性,对自己有缺陷的同学进行了毫不怜惜的诋毁和毫无根据的陷害,竟不顾他两三年前在《谏逐客书》中为六国之人仕秦辩护的观点,似乎也忘了他是一位楚国之人的基本事实。为清除仕途上假定的竞争者,真是急不可耐、利令智昏、丧尽天良!其卑劣的人格和丑恶的灵魂已暴露无遗。
  西汉时流传有《秦零陵令信》一篇,是时人责难秦相李斯的篇章,我们现今虽已看不到逸文的内容,但相信其对李斯已不会有任何好的评价。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者:李明华第一部分:失道 秦失其鹿 聪明自误 反被人欺
  李斯按照自己固有的人生设计,费尽心思地钻营谋利,确也实现了他的人生目标,成为一统天下中一人之下、万众之上的权势人物。当年他为长子李由告假设置家宴,百官祝寿,门庭若市,可谓显赫无比,威风八面。但他的头脑始终是清楚的,曾为此深深地感叹: “荀况曾说过‘物禁太盛’。我李斯是上蔡街巷的一个平民,现在身为人臣之最,富贵到了顶点。物极必反,我不知道我的归宿在哪里?”李斯一生太看重权势了,当他用不乏恶劣的手段获得了人臣最高的权势后,既有一种惊喜,又有一种担心失掉的惶恐。
  为了保位持禄,维持自己到手的权势,李斯在自己的丞相之位上更加谨慎地窥测风向,小心翼翼地顺风使舵。嬴政暴死沙丘时,诡计多端的赵高在他面前大造胡亥掌权的虚幻之风,并以扶苏上台必用蒙恬为相相威胁,保位心切的李斯终于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甘心充当一场政治阴谋的同谋人。他追随胡亥与赵高,是要保持自己的权位,但不想那场政治阴谋的实际收益者只是赵高和胡亥,事件向赵高证实了他正是一个没有血性和灵魂的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