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以致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品牌,也是一个品质的象征,IBM的公司商标就像可口可乐瓶罐一样知名。而其完善的管理,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耀与奖励,许多其他公司开始学习IBM的管理方法。即年代末期,第一本有关IBM经营哲学的书,书名为《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问世,并成为畅销书。
    几乎所有的证券经纪商都推荐IBM股票。对共同基金经理人来说,IBM是必然投资的选股标的;而如果你没有IBM的股票,你就是个特异独行的人。
    尽管如此,发生在通用公司身上的事,同样也在IBM身上重蹈覆辙。投资人太沉湎于IBM过去优越的表现,而忽略其目前的市场发展。其实那时候,一般人已不再买大型主机个人电脑,这个市场已经没有成长空间,然而这却是IBM的核心事业,IBM的个人市场被周边竞争者以低价抢攻,导致其盈余和股价如云霄飞车般地往下滑落。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是什么理由,使这些规模大而应变迟缓的老企业仍具投资价值呢 原因在于:一、一般大型企业已经稳固,不容易有倒闭风险;二、发放股利的机率很高;三、大型企业一般都有些有价资产可获利变现。
    事实上,我们随时随地可看到一些企业怪杰,他们不断投资各种有价资产,以期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而研究一个老企业,深入探究他的财务报告,就好像在有钱老姑妈的阁楼上翻箱倒柜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哪个阴暗的角落里发现一些了不得的宝藏。不管土地、大楼、设备、存放在银行的股票和债券,或是并购小型企业,而这些被并购的企业,其实也具有实现未来万一清偿后的潜在利益。这些公司的股东就像是有钱老姑妈的亲戚一样,等着分到该得的一份遗产。
    当然,老干也有可能发出新芽来,就像全录和美国运通过去几年来一直努力做改善,即是期望有朝一日能找到转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老公司开始摇摇欲坠时,可能得花上儿十年的时间去重新回归正常运作,当然,忍耐是美德,但当你持有夕阳产业的股票,你的任何忍耐是不会有回报的。
公司间的联姻与离婚
    大大小小的公司之间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状况,如果仔细观看这些不停上演的事件,就像看一出很棒的连续剧般精彩。许多公司间不是“联姻”(即合并,(merger),就是“离婚”(通常指废除公司某一事业体,或裁撤某一部门),而在这些活动中最盛行的就是“并购”(takeover)。所谓并购,也就是一个公司吞并另一个公司,而这个被并购的公司并没有任何反抗,称之为“善意并购”;但当这个公司拒绝被并购,并试着用相对反并购等方式对坑,则通常称为“恶意并购”。。
    其实真实状况并不像听起来这么恶劣,因为这种公司间的并购在金融界早已相当普遍。当一个公司已公开对外发行后,他很难完全掌控公司真正的股东,因此他需要竭尽所能地保护自己以免被别家公司吞并,然而没有任何人能保证永远不被并购;而由于每家公司都有权力去并购别家公司,因而当自己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时,其管理阶层也不能太愤恨,因为他其实也有权去并购他想并购的公司。
    不管是善意或恶意并购,被并购的公司都已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而是附属于并购他的公司的一个部门。卡夫(Kraft)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曾是一个独立公司,有自己的股票,且股票也被许多投资人、共同基金和退休基金所持有。接下来即是卡夫公司被菲利浦 摩里斯公司并购的经过。
    并购的念头来自菲利浦 摩里斯的总裁,他决定将公司的业务由单纯的香烟扩展到多种不同领域,因此该公司很早就开始收购不同行业的公司,其中有米乐啤酒(Miller Brewing pany)威斯康辛面纸(Wisconsin Tissue)、七喜汽水,和通用食品(General Foods)。在1年他们买下安德曼公司(Entenmann’s)正式进入甜甜圈事业,并在1988年收购了卡夫起司公司。
    并购的过程是,菲利浦 摩里斯公司用高于市价的价钱,从数千位卡夫公司股东手中买下其所拥有的股票,一旦菲利浦 摩里斯掌握了卡夫公司51%的股权,并购即告完成,而同时菲利浦 摩里斯也掌握卡夫的经营权。这时候,菲利浦 摩里斯很容易就能说服股东把手中剩下的49%持股卖出。以便取得绝对的主导权。
    善意并购的过程既短又没有冲突。因为如果有一个公司本身经营不好,他的股东会很希望透过善意并购改变公司的管理阶层,此时,通常股东会愿意卖出持股,因为并购公司一般会出比市价更高的价格收购他要并购的对象;而随着并购消息的公开,被并购公司股价常会在一夜之间飙涨二到三倍。
    相反的,如果是一个同时有二或三家公司一起争夺一个公司的恶意并购案,这时并购公司可能并购失败,演变为对簿公堂或一场股价大战,通常这样的战争可能持续数月之久。虽然曾经有过小公司恶意并购大企业的例子,但通常恶意收购的案子,总是发生在财力较大的大企业并购小公司。
    当一个大企业有多余资金存放在银行,却不知如何利用时,公司通常可以把这些资金当作特殊股利发放给股东;但一般经营阶层则认为与其把这些钱寄给股东,不如去寻找一个并购计划得刺激,而且不论他们想并购的公司是什么行业,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经营能力比现任经营阶层高明,也有自信可为目标公司带来更多利润。所以,并购本身不仅是金钱和财富的较劲,事实上,还攸关经营者的自我意识。
企业整合与企业结盟
    最成功的收购,是这个收购案所涉及的各公司是在相同的行业或至少有某些程度的类似;在爱情上,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伴”,而在商业上,一般则称这种因经过整合并购使企业产生更好利润的方式为“企业整合”(synergy)。
    太平洋乔治亚(Georgia Pacific)公司是伐木业的巨人,它藉由并购普吉圣纸浆木业公司(Puget Sound Pulp & Timber Co.)和哈森纸浆纸业公司(Hudson Pulp & Paper)来扩张他的事业,这是个典型的企业整合案例。因为这三家公司都同样经营木业,因此他们的合并将因为经营成本降低,而使彼此获利增加。
    另外一个具代表性的整合例子发生在1960年,由贺喜巧克力糖公司与H.B.瑞诗花生酱糖果公司(H.B.Reese Candies)两家知名企业所进行的策略联盟;在策略联盟之下,两家公司合作愉快,且也达到提高彼此产能的目的。
    百事可乐在其多角化并购上做得非常好,该公司的并购企业包括肯德基炸鸡、塔克钟(Taco Fell)和必胜客,它在这些并购的速食店餐厅里卖出相当多的百事可乐,这就是标准的由炸鸡到饮料的企业整合做法。
    就菲利浦 摩里斯而言,一旦你了解到其所并购的企业全部是消费者非常熟悉的消费品牌,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能从香烟、起司、啤酒、甜甜圈到面纸等,整合这么多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却又很赚钱。
    这里有一个很讽刺的企业整合例子。汉斯并购了星骑士(Star Kist)鲔鱼、欧伊达(Ore…Ida)洋芋和体重控制者(weight Watchers),这个整合让汉斯公司一边卖食品杂货,一边又卖减肥食品。一般人对体重控制者充满不屑,但汉斯公司却建立起该产品品牌来,而且在其行销通路上大卖,汉斯的成功由此可见一斑。
    曾经以莎莉厨房而闻名的莎莉(Sara lee)公司,在其收购豪华电器(Electrolux)而进入吸尘器行业以前,也曾疯狂收购过许多企业,它旗下有布斯渔业(Booth Fisheries)、牛津化学(Oxford Chemical),以及富乐刷子(Fuller Brush),在那时,他一面卖蛋糕,一面卖扫蛋糕屑的吸尘器。但莎莉真正眼光独到的做法是并购了汉氏企业,汉氏“蕾丝丝袜”(L’eggs)风靡美国一半的女性,且从那时候起,莎莉企业开始真正成为成功的大企业。
    当一个公司收购一连串与这个企业完全不同业别的公司后,一般称之为企业结盟(conglomerate)。企业结盟在三、四十年前很流行,但由于经理人普遍认为去管理别入的企业并不容易,以致这种企业结合的方式并不如预期成功,现在已经不再受欢迎。
    美国应算是全世界企业结盟最多也最闻名的国家,各行各业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购事件发生。西方高尔夫(Gulf & Western)公司的察尔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