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以致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Week)记者路易斯 卢奇瑟(Louis Rochester)再度推荐娇生是值得投资的股票时,当时他的股价比1993年时每股再跌7美元,股价为37美元。
    事实上,其每股股价下跌7美元并不会让笔者担心,因为最近一期的季报上又显示,娇生公司的销售和盈余都越来越好,这是一个极佳逢低买进的机会。
    笔者在1994年中再度公开推荐娇生,那时股价已弹升到每股44美元,但与其盈余相比,仍然很便宜;而到1995年1月,股价在l8个月内,已经超过80美元。























第五章 企业的兴衰

    故事是这样发展的:有人突发奇想发明了一项产品,这个人不一定是个重要人物(VIP),或是个博士,甚至不一定是个大学毕业生,他可能只是个在中学或大学中途辍学的学生。苹果电脑就是由两个大学中途辍学的人所创立的。
刚出生的公司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许多大型企业是从厨房或车库里发迹的。“美体小铺”(Body Shop)就是从安尼塔 罗迪克(Anita Riddick)家的车库开始的。她是个英国家庭主妇,在先生出差时想找些事情做,就自己做了些乳液来卖,结果却开创了一个在世界各地有九百多家分店的养颜美容王国。
    第一台惠普(Hewlett…Packard)电脑是从大卫 派克(David Packard)的车库出来的;而第一台苹果电脑则是从史蒂夫 乔伯斯(Steve Jobs)父母的车库里产生的。从这些经验看来,为了激励更多的创新发明,好像应该多盖几座车库才是。
    让我们更进一步来了解苹果电脑的发展史。苹果电脑创立于1976年,现有11;300员工,每年在世界各地销售价值50亿美元的电脑。然而如果1976年时,没有美国加州两个年轻小伙子敏锐的眼光,世界上将没有“苹果电脑”这个品牌。
    苹果电脑的创办人一个是乔伯斯,另一个是他的好友史蒂夫 瓦奈克(Steve Wozniak)。乔伯斯当时21岁,瓦奈克26岁,他们就像创立“邦和杰瑞”(Ben & Jerry)冰淇淋的邦国宏(Ben Cohen)一样,都是在大学中途辍学的学生,他们三个都很早就离开学校、白手起家,在35岁前就成为百万富翁。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叫你要中途辍学,期待什么
奇迹发生。他们三个人都已知道读书、写字及算术,而其中的两个史蒂夫早就很懂电脑了,他们辍学并不是为能晚点起床或到外面鬼混,而是在联接器、线路及电路板中度过一天的。
    瓦奈克是最早的“暴走族”(Hacker)之一,他是一位能用组装设备突破安全保护,而侵入政府或公司资料库中、制造一场大灾难的电脑高手。他最初的构想是希望能设计一种简单的电脑,可以让所有对电脑一无所知的人,能轻易地使用它。在当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懂电脑。
    所以,瓦奈克和乔伯斯就在乔伯斯家的车库中成立一个工作室,他们将一般的电脑零件组装在一个塑胶盒子里,称之为“苹果一号”(Apple Ⅰ)。他们两个对这项产品很感兴趣,决定卖掉他们仅有的一辆老旧厢型车和两个计算机来创业。
    他们总共筹到1300美元,1976年时这笔钱可以让他们制造50多台的苹果电脑。他们再把这些电脑卖掉,所赚的钱用来改良旧机型,然后再卖出几百台电脑。
    创业初期,他们是用自己荷包的钱来支持这个理念。当钱用完时,他们就典当珠宝、卖掉二手车,或用房子向银付抵押贷款,无论如何要使计划继续进行下去。冒着丢掉房子、所有有偿物品和毕生积蓄的风险,为的就是要创立一个企业,就像早期的拓荒者,这些人凭着自己的胆识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闯荡,他们要的不是安稳的薪水,而是那种成就事业的刺激感。为此,他们光投入所有的积蓄还不够,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工作。
寻找贵人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遭到特别的横逆或太早把钱用光,公司规模的逐渐发展使他们需要设定生产模式,并请顾问帮忙写发展计划。这时就进入下一个需要用更多钱的阶段,得找到一个“贵人”才行。这个贵人可能是一个富有的叔叔、伯伯、远房表兄,或是一个有钱且愿意长期投资的朋友。他们多半是为该计划的成功展望说服而来投资的,而且通常要求占有相当比例的股份来作为投资回报。
    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个提出创意的人如果要成功,不太可能自私地拥有百分之百的股权,而不需要别人帮助,随着计划推进到样品或生产阶段后,必须号召更多的投资人投入更多的钱,这些投资人即称为风险资本家(Venture Capitalist)。
    风险资本家通常是到该产品已经在生产,或销售人员已经就绪时,才开始投资。他们会等到这家新公司已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才投入,以降低投资风险。参与过程中他们会敏锐地观察每一个细节,看看是否有什么缺点;他们也会注意这家公司的管理阶层是否内行,以及当公司规模由小而大时是否有能力继续经营下去。
    最重要的是,风险资本家也会要求拥有股权。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成立不久的公司已有三组所有人:一是原先投入资金的草创者,二是所谓的“贵人”,第三就是那些风险资本家。这个时候,原先的草创者可能只拥有不到一半的股权,因为公司越大,插手的人也就越多。
    再回头看看苹果电脑公司两个史蒂夫的后续发展。当时两人觉得手上的产品已受到欢迎,遂展示给一个专擅行销的退休工程师麦克,马库拉(Mike Mark Kula)看。马库拉曾在两家电脑业巨人—英代尔和费尔查得(Fairchild)公司做过事,以他的年纪几乎可以当这两位草创者的父亲。
    马库拉大可把这两个业余者打发掉,但当他看过产品后,便知道那是一件好东西。因此,他不仅同意替他们写企划案,也用25万美元买了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这使他成为苹果电脑公司的第一个贵人。
    擅长于发明东西的人并不一定擅长行销、广告、财务,或人事管理,但其书的任何一项都深深影响一个正在起步的公司。马库拉理解两个史蒂夫需要的不只是他的帮助,所以找了个有经验的企业经理人麦克 史卡特(Mike Scott)来当苹果电脑公司的总裁。随后又从数一数二的广告公司中找了个老练的广告文宣设计者瑞其斯 麦可坎那(Regis McKenna),苹果电脑公司的商标就是他所设计的。有了这些人来处理有关行销与广告,两个史蒂夫才开始有余力专注于改良新产品。
    苹果公司是第一家推出彩色绘图个人电脑,及第一家可以用电视当电脑画面的公司,瓦奈克也运用硬式磁碟机来取代当时通用的磁碟片储存资料。到1977年6月,他们已经卖出价值1万美元的苹果电脑;到了1978年年底,他们又再接再厉地推出苹果二号(Apple Ⅱ),使苹果电脑公司成为当时美国增长最快速的公司之一。
    随着销售业绩的不断攀升,两个史蒂夫也在苹果电脑公司的实验室忙碌于发展断的苹果电脑。在1979年,他们又募集更多钱;瓦奈克卖掉一部分持股给资本家费兹 沙罗飞(Fayez Surefire)另一个由罗福罗斯查得公司(L F Rothschild)所带领的风险资本家们也投资了720万美元。
    到1980年1月,苹果股票上市时已生产到第四代电脑。像苹果电脑公司这样等到证明实力后再上市的情形,是最典型的例子。
公司上市扬帆待发
    到了上市阶段,股票市场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公司已经整顿好而且准备全面扩展业务,或者是原先只是开一家商店,当这家店成功之后,该公司就计划第二家、第三家店接连开下去。这种富有野心的行动,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援,已经不再是那些贵人与风险资本家所能完全供应,这时最好取得资金的方法,就是从你我身上下手。
    决定公司上市就好比一个人决定竞选公职一般,是个很重要的决定。一旦决定,就得开放自己让新闻媒体挖掘消息,并且接受政府机关的关注。当公司决定从私人企业转变为上市公司时,就好像一个政治人物的生活,已不再是属于自己而是公众的了。
    为什么公司要采取这个步骤而忍受像是活在透明鱼缸的痛苦呢?因为成为上市公司是其募集足够资金以发挥最大潜力的最好选择。
    一个公司有两个重要的生日:一个是创立之日,一个就是上市日期,这个神圣的大事被称为新股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每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