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恋曲十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次比赛,我总是悄悄的去看,看她的长发甩呀甩,看她象火一样的冲到这里,蹦到那里。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威慑力还是有一些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我们当初那个班存在严重的“阴盛阳衰”,其实这也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个弊端。看看从小学到高中,除了体育教师,还有几个男教师? 
班主任、班委几乎清一色都是女的,也许是男同胞太调皮不受欢迎,或是男性的生理、心理成熟度晚于女性的缘故。
男同胞们长期受到压抑,得不到锻炼,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显得温柔有余而阳刚不足。这点在我们初中的班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说是典型也不为过。
无论在体育还是学习方面,男同胞都干不过班里那些女强人们。所以我们班那顶“阴盛阳衰”的帽子直到初三毕业,才随着班级的瓦解而不复存在。
不知不觉又说开去了。还是回到这场“空前疯狂”的圣诞节晚会上来。晚会开始显得还是非常有秩序的,男、女主持人也表现地非常出采。那些准备了节目的同学也按照节目单依次进行着表演。游戏项目也进行的非常的热烈。
一个女生谈到了班里的同学之间的人情、亲情和感情,说到动情之处竟然落下了眼泪。这一来就像放倒了多米诺骨牌,产生了连锁效应。不知为什么,到了后来气氛就有些压抑了,甚至连空气都凝结了。 
很多女生都纷纷发言,崔老师和谢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加入,谈了一些他们的感受。弄得现场都快成一个追悼会了,很多人的眼圈都红红地。
还好这并不是晚会的高潮,吃菜的那会儿才叫带劲。别人的菜是否很出色,我已忘记,反正我的“鱼香肉丝”非常受欢迎,谢老师还“贪婪”地吃了好几口,弄得我自己反倒一口没吃着。
相比之下,“炒青菜”就大受冷落,最后为了不带剩菜回家,我只好自行解决了这份冰凉的“炒青菜”。
大家带来的礼物都集中在一起,然后每个人抽签决定礼物的归属。我竟然和男主持海互换了礼物。这是不是又为将来事情的进展预示了什么呢?
整个晚会的高潮在结尾,大家大概都已经忘却了先前的不快,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开始是不少人把一些水果残渣互相投掷,最后竟然演变成一场全班参与的混战。以至于班级教室的天花板上都留下了“战斗”的痕迹。
这“痕迹”知道我初三毕业还保留着,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哪天有空去南中,我一定要在去瞻仰一下当年的“古迹”。

第十三章
终于回来了,这回可以继续我的写作,是不是有很多朋友都“等得花儿也谢了”?先自我臭美一把。
俗话说“光阴似箭”(这个单词在我们当初写的学期小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转眼初一的上半学年就过去了。经过严冬后,万物复苏,四月的上海,春意盎然。
现在每逢4月1日,我们中很多人要做的一件事恐怕就是“骗人”,因为这一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1991年的4月1日,西方这个“愚人节”传入中国还不久,对我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毛头小子来说,“愚人节”这个词可谓是“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
凡事总有第一次,1991年的4月1日就是我和“愚人节”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一次,我第一次结结实实地做了一回“愚人”。也是从那天开始了我的另一件人生大事——写日记。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每到放假,母亲总是强迫我写日记,认为这有利于写作文,可以积累一些素材。可基本上每次我都是“三天热度”,一过那劲就不写了。曾经以为人生就这样了,从此以后拒绝再写日记;斩了千次的日记却断不了,百转千折它将我围绕。。。。(一不小心又来了一把情歌,不好意思:)
但是也不知道是哪个神经搭错了(可能是那天受的刺激太大了),那天开始写日记并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养成了一种习惯,觉得写日记和每天的吃喝拉撒一样,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
所以你们不要奇怪为什么我的记忆力“那么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它帮助我回忆过去,记性不好也不行啊。^_^
情况是这样,还记得班上的那个她吧,读初中的时候,我觉得她是那么精力旺盛,仿佛头脑休息一下都会让她觉得憋闷一样。遇到“愚人节”这种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她当然更不会轻易“放过”。
上午的课间休息,我正和同桌聊天,忽然她从教室外一路小跑进来,煞有其事地向大家宣布:“学校有通知,明天教育局的一位老师要来给我们上一堂课,考察一下我们的语文水平。时间是明天的语文课,所以明天的语文课cancel了”。
说完,还在黑板的右下脚(那是专门用来写通知的地方)写了个通知。那个认真劲,真是不忍叫人不相信。
有句话叫“鬼迷心窍”,我当时就对此深信不疑,由于那天是“愚人节”,大凡知道的这一节日的同学都不说实话,甚至当我向班长再次确认的时候,得到的答复也是相同的。于是,我就这样“上钩”了。
这里有两件事需要说明一下。一是谈谈书包的问题,当初我们上学,还是在教育部没有提出“减负”的时候,如果把所有科目的书本都放到书包里,恐怕我真的是无法承受其重量。所以,当初很多人采用的方法就是按照第二天的课表,按需带书,凡是第二天课表上没有的课程,相应的教科书就不放在书包里了。
这样做法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书包的重量最轻化,而最大的坏处就是一旦忘记整理书包,就有可能因没有课本而受到上课老师的责罚。好在我们一个年级有6个班级,所以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到别的班级寻求一下“援助”。
还有一件事就是语文课雷打不动的“练口”活动,1991年4月2日的语文课正好轮到本人。唉!往事不堪回首啊。
上面说到我被这小丫头骗子“骗进”,其实这并不是她的初衷,她本意是想骗骗谢老师,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谢老师这条大鱼没有被骗进,我这只癞蛤蟆倒自投罗网了。
也怪我大意,一听明天没语文课,自己就可以不练口了,那叫兴奋(本人比较讨厌练口,觉得没意思,所以不仅没有好好准备,而且基本上就在蒙混过关。三年里面自己的练口基本没有什么创意和特色,在这里要检讨一下,如果谢老师看到这里,会不会气得晕过去?)。
第二天不仅没有带语文书,而且练口的题目根本没有准备,把用来准备练口的时间全部花在看电视上了。
当第二天谢老师出现在语文课上的时候,我简直就认为自己还在梦里,在狠狠掐了自己一下后才发觉这是事实。结果就是我硬着头皮上台,把被骗的理由向所有同学澄清,那时候具体说了些什么已经无从回忆,反正胡乱说了一通就下台了。
虽然第一次做了“愚人”,但是收获颇丰:
1、 终于知道原来还有“愚人节”这样一个节日;
2、 从此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原本是打算用来记下这个屈辱的日子,好“后世不忘,前世之师”的,结果。。。现在才发现好处多多啊!);
3、 这次练口又“混“了过去,在下次轮到我“练口”之前,可以休息上一阵了。

第十四章
由于前几天没有更新,已经有很多朋友通过MSN来催我,居然我老婆也在催我,才写了1/4章,就要我传给她看,弄得我头都大了。所以今天一下就写了两章,让一些朋友过过瘾,否则本人实在无法承受了。
虽然文章的题目叫“恋曲十年”,但是本人觉得还是要把那时我的一些经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因为我觉得它们值。所以,虽然老婆一直在身边叫嚣着要多写一些关于她的事情,而且一再威胁说如果不把她写得好一些就#%&*,但我依然冒着生命危险把我认为值得一写的东西写出来,希望有人喜欢。
前面已说过,南中是上海的市重点中学,所以教学比较有特色,一些科目在普通的中学里根本没有。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民防课。
首先来说说什么叫“民防课”,所谓“民防课”就是一堂普及公民自我防护意识的课,当时还发了薄薄的一本书,里面有自我救护,如何应对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有如何在应对核弹等等。
本人认为这倒是一门颇有当年“深挖洞、广积粮”的影子。说实话,这门课还真是对我们有一些帮助的,不知道现在中学里还有没有这门课。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为了提上课的内容,主要还是要说到这门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