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易尚氏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注撰读曰算。谓数择之。兹与之同。万物变化。 通于神明。其名虽杂。然系之爻卦各有其序。不相逾越。故 曰杂而不越。凡吉凶悔吝皆所以备忧患。故曰衰世之意。着 盛世则无所谓忧患也。彰往如先甲三日。先庚三日。察来如 履霜坚冰至。至于八月有凶是也。卦名只八耳。而万物皆象 于其中。故曰其称名小。其取类大。肆极也。周语下。薮 泽 肆既。注。肆极也。贰辅也。卦有内外有上下。初为主则四 贰之。二为主则五贰之。三为主则上贰之。其吉凶得失。皆 以此为度。故因贰以济民行。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 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覆。德之本也。恒。 德之园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 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虞氏曰。中古谓庖牺。庖牺始画卦。以前为上古。上古 之人无忧患。九卦者防忧虑患之本。柄本也。所以持物辨别 也。遭困之时。君子不改其常。小人必失其度。以此为别。 井以水养人。取不竭。用不穷。故曰德之地。巽为命令。人 君申命用事。宰制天下。故曰德之制。此陈九卦之德。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 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 所而迁。巽称而隐。
此申九卦之性。以明其重要。履下兑为和。上乾为至。 谦下艮为光朋。为由。故尊而光。复阳虽微。然阳物。坤阴物。阴阳各别。故复小而辨于物。辨别也。恒六爻皆交。故 杂而不厌。挹损人情之所难。故先难。久则人惊而服。故后 易。虞氏以上失位为难。误之远矣。益阳归内。内为贞。贞 为我。设陈也。天施地生。言不必设施为作。自然裕也。困 下坎为通。并所居不移。而泽施于人。故居所能迁。巽为命 令。举国称扬。然民可使由。不可使知。故称而隐。又称者 铨衡之总名。郑注月令云。称锤曰权。由是以推。称乾曰 衡。后儒动谓称即权者非也。谦传云。称物平施。月令云。 分茧称丝计功。是也。上巽下翼。内外平。故曰称。巽伏故 稳。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 远害。益以兴利。国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此言九卦之用。履乾为行。兑悦故行和。凡礼以谦为 主。故以制礼。恒不易方。故一德。损互坤为害。泰初往坤 上。害不能及。故远害。富贵易为人忌。困则无忌者。故寡 怨。风进退。故行权。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 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 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明于忧患与故。 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 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正义云屡迁。谓乾初潜龙。乾二见龙是也。变动不居。 若一阳生为复。二阳为临。无或停息。是也。六虚六位也。 上下无常如二五相上下。泰二得上于中行是也。适往也。如 乾初得九。则往娠也。乾元亨利贞。垢(左女)则天地相遇。卦德迥 不同。故曰不可为虚典要。往外为出。来内为人。往来出 人。皆有一定之度数。不能混淆。如初与四相往来。二与五 相往来。三与上相往来。倘不能相往来。则中必有疾。如鼎 二曰我仇有疾是也。疾则惧矣。惧则知所防矣。故曰明于忧 患与故。率正也。揆度也。方道也。言正其初首之辞。而度 其终未之道。尽有典常。故非文王不能明其道也。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 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 年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 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 彖辞。则思过半矣。
原始如乾初九潜龙勿用。是原始也。上九亢龙有侮。是 要终质本也。物阳物阴物。六爻刚柔相杂。然爻各有其时。 各有其物。时物当则吉。否则凶也。本末初上也。初则事微 故难知。上则事彰故易知。初拟议之。卒终成之。假如噬嗑 初九。善恶在拟议之间。至上九则凶灾彰彻。一成不变也。故曰卒成之终。杂物。言阴阳相杂也。撰数也。撰德者。言 数合阴阳之德。而别其是非也。中爻谓中四爻。二至四互一 卦。三至五互一卦。京氏所谓一卦备四卦之用也。吉凶是 非。初引其端。上考其成。至其详尽。则在中四爻。故曰非 中交不备。中爻之是非既明。则吉凶已着。居处也。处乾吉 则存。处坤凶则亡。故曰居可知。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 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 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 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二四同为坤位。故同功。而二位在内。且居中。故异 位。三五同为乾位。故同功。而五在外。且居中。故异位。 近谓二在内卦。远谓四在外卦。柔之为道不利远。二近故多 誉。四远故多惧。其谓近五故惧者非也。三五皆阳位。故柔 爻居之危。刚爻居之胜。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 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 道也。道有变动故日文。支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 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文不当谓不当位。乾宝云。等群也。爻中之义群物交集 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 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 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此要无咎。此之谓 易之道也。
言易辞忧危虑患。或为文王事纣。囚于羌里时所为。乾 宝何妥等。便指某卦爻辞指周某事。其因皆缘误释此二语。 与虞翻之误解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浪用卦变突变同也。 易平易也。危者使平。如否上先否后喜是也。易者使倾。如 泰上城复于隍是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 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 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AA?者。
居易不忘险。行简知有阻。阻险阻也。知有险阻。然后 可免于患难。能诸虑。。诸下衍侯之二字。AA?王肃云勉也。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详。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详祥音同通用。朕兆也。言吉凶必有先兆也。象事知 器。此言占验之事。如郭璞洞林。遇兑知有铜择(左金)。遇坎知有 铜择(左金)六枚也。唯圣人能尽天地之性。故曰成能。人谋鬼谋。
言易道深至。百姓与能。言其庸近。所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 也。
八卦以象告。支象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 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 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几 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凡万物之象。皆包括于八卦之中。筮得某卦。必有四象。上下卦并上下互是也。至于卦爻辞则明卦情。占者以象 为本。以情为用。如公子完生。筮得观之否。观上风下地。 而坤为国。互艮为山。告之以象矣。观国之光。利用宾于 王。爻则言其情也。变动以利言。如观六四动成乾。风为天 于土上。愈变而利愈明。益动而其情益吉。故曰变动以利 言。吉凶以情迁。攻摩也。爱恶相攻即刚柔相摩也。阳遇阴 阴遇阳则相求相爱。复朋来无咎。革六二征吉是也。阳遇 阳。阴遇阴。则相敌相恶。如颐六二行失类。征凶。鼎九二 慎所之是也。爱则吉。恶则凶。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 相取而悔吝生者。远谓应。近谓比。例如同人六二。远取五 为正应。近又比三。故吝。感六二亦然。故远近不能兼取。 中孚六四曰绝类上。近取也。近取上则不远取初。故曰马匹 亡也。情者阳。伪者阴。阴阳相感。有利有害。绝不相同。 例如益初九感四则利。上九感三。则五为敌而害之矣。下曰 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正申其故也。将叛者其辞堑(下心)。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 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荀爽以易辞为解。虞翻谓指六子。按易之本在乾坤。而 其用在六子。虞氏之说。似为得之。以六子测人之情伪。不 得于此必于彼。无有遁形矣。故于下系终言之。示人以涉世 之方。离正覆兑相反。叛者反也。而中虚。故其辞斩(下心)。坎上 下兑口相背。故疑。坎为中为心。故曰中心疑。水性技溢。 故其辞枝。震为言。震反为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