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治安疏(明)海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物,多而积于无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节省间而已(168)。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169),不知其几也(170)。而陛下何不为之?
  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行之(171)。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172)。敦本行(173)以端士习,止上纳(174)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175),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以归四民(176),责府州县兼举富教(177)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178)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179)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180),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181)焉。必世之仁(182),博厚高明悠远之业(183),诸臣必有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剷绝,唐、虞三代之治粲然(184)复兴矣,而陛下何不行之?
  节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劳于陛下也。九卿总其綱,百职分其任,抚按科道(185)纠举肃清之于其间,陛下持大綱、稽治要(186)而责成焉。劳于求贤,逸于任用(187)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六气(188)各得其序,恭己无为(189)之道也。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也。民物熙洽(190),熏为太和(191),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乐矣。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192)。道与天通,命由我立(193),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寿矣。此理之所有者,可旋至(194)而立有效者也。若夫服食不终之药(195),遥望轻举(196),理之所无者也。理之所无,而切切然(197)散爵禄,竦(198)精神,玄修求之,悬思凿想(199),系风捕影,终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200)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201)竭忠,惓惓(202)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203)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204)幸甚,天下幸甚。
  
  注释:
  (1)户部——掌管全国税收财政的机关,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云南清吏司——明朝制度,户部按行政区域人分司,每司的名称,除政区外,都加上“清吏”二字。主事——各部职官中最低一级。但明朝主事的职权相当大,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章。(2)这句是奏疏的事由。(3)这是历代地主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建立起来的一种封建传统观念。(4)宜——适当。(5)这句说:对于民生措置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6)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所以臣子就应当尽量为君主服务。(7)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把臣子应尽的责任交付给他们,让他们尽量表现意见。臣工,有职务的臣子。(8)君道斯称矣——君主的责任才算尽了。(9)容悦——讨人欢喜。(10)阿(ē)谀——献媚。(11)这句说:以前那种专图讨好,曲意逢迎,不让君主听到实际灾祸的人,现在用不着说他们了。(12)过为计者——忧虑太多、危言耸听的人。(13)危明主,忧治世——即使遇到贤明的君主,还以为他可危;即使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还以为时局可忧。(14)夫(符fú)——发语词。(15)无乃——只怕。眩瞀(帽mào)——模糊混乱。(16)这两句说:(这种说法)只怕使人反而弄得模糊混乱,不知道何去何从吗?这不是合理的说法啊!(17)封建士大夫以担任官职、享受俸禄为受国恩。(18)执——遵守。有犯无隐——语出《礼记。檀弓》。意思是宁可直言得罪而不应隐讳。(19)不暇过计——也不计较得失。(20)披沥肝胆——掏出真心,效忠。陛下——对皇帝的敬称。(21)贾谊——西汉初年杰出的政论家,曾屡次上书汉文帝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提出改革政治的具体措施,但由于遭到保守集团的反对,没有得到实施的机会,终于抑郁而死。(22)引文见于贾谊《陈政事疏》,意思是说:那些说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23)非苛责备也——并非对文帝要求过高啊。(24)这句的意思说:汉文帝的品质作风是好的,他虽然有爱民的美德,为人也慈和俭朴,从容谦逊,而且有许多政事没有举办。(25)这句说:假使看不到还有免不了的弊病,一味认为已安已治,这就是愚昧无知。(26)这句说:假使看不到文帝的才能毕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话来歌颂他,这就是阿谀奉承。(27)这句说:你自己觉得比汉文帝怎样呢?(28)睿(锐ruì)——圣明。绝人——超过一般的人。(29)尧、舜——唐尧、虞舜。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帝王。(30)禹、汤、文、武——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唐尧、虞舜和这些人,都是“正统”史家传称的我国古代史上的贤君。(31)汉宣——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厉精——努力认真。指汉宣帝时代注重法治。(32)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大度——指光武帝对于功臣信任不疑。(33)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649年在位)亲身参加各次战役,击败敌对势力集团,统一全中国。(34)唐宪宗李纯(公元806—820年在位)决心巩固中央的权力,先后消平各地藩镇叛乱。(35)《宋史》上奉承宋仁宗赵祯(公元1023—1063年在位),说他是个仁恕之君。(36)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象这些可取的优点,无论哪一项,你都容易办得到。(37)焕然与天下更始——明白宣示,同全国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38)箴(真zhēn)敬一——明世宗作过一篇《敬一箴》。箴,规戒。(39)定冠履——明世宗曾改定一些冠服制度。(40)这是指明世宗下令废除孔子庙里的塑像,只用木主。(41)元世祖忽必烈本是历代帝王庙中所祭的帝王之一,明世宗将他取消。(42)这是说:孔子庙是兼祭孔子的父母。以上几件都是明世宗自鸣得意的事,其实都与民生无关,微不足道。(43)忻忻——与“欣欣”同,高兴欢乐的样子。(44)以大有作为仰之——希望他有一番大的作为。之,指明世宗。(45)这句说:有见识的人都认为:只要有好的臣子帮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这话不错,比汉文帝要强得多。(46)吕祖谦——宋朝金华人,进士身,官国史院编修。著有《十七史详节》。(47)贯朽——指国库里的钱堆得太久,连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表示国库充裕。贯,串钱的绳子。(48)民物康阜——百姓安乐,财物丰足。(49)这句说:汉文帝的时代虽然不能说完全已安治,但是那时财物丰足,百姓安乐,大家公认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贤君。(50)锐精——立志要有作为。(51)妄念牵之而去矣——被杂乱的念头导引到别的地方去了。(52)反刚明而错用之——反而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去了。(53)玄修——修炼。(54)四海——天下。(55)侈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56)视朝——临朝办事。(57)弛(chí)——松懈、败坏。(58)明代定有章程,向政府缴纳多少财物,就可以取得某种官职或荣典。援用这种章程越来越滥,名为推广事例。数行——屡次施行。(59)二王不相见——明世宗听了方士段朝用的话,专门和方士在一起炼丹,不与自己的儿子们相见。(60)薄于父子——缺少父子之情。(61)西苑——现在北京的三海地方。(62)靡时——无时不有。(63)盗贼——对起义的农民的污称。滋炽——象火烧一样,越来越盛。(64)登极——即位。(65)这句说:各级官吏看作榜样,更加剥削百姓。(66)这里的“佛”是指道教。(67)这一成语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意思是说家里空无一物。(68)改元——改年号。臆——心里猜想。(69)这是说:“嘉”字偕音“家”,“靖”字偕音“净”。(70)迩者——近来。(71)严嵩——明世宗所信任的宰相,专权二十年,有人奏他是奸臣,世宗总是不听。后来渐渐失宠,才罢相。(72)世蕃——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父子通同作恶,严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