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5慎大览第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慎大览第三
    书名: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

 
    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
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
主於安思危,於达思穷,於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
言慎事也。
    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
干辛任威,凌轹诸侯,以及兆民。贤良郁怨,杀彼龙逢,以服群凶。众庶泯泯,
皆有远志,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大臣同患,弗周而畔。桀愈自贤,矜过善非,
主道重塞,国人大崩。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
汤由亲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亳,曰:“桀迷惑於末嬉,好彼琬琰,
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
汤谓伊尹曰:“若告我旷夏尽如诗。”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
旷夏,听於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
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
令师从东方出於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不可正谏,虽后悔之,将可柰何?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说,如得慈亲,朝不易位,
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郼如夏。此之谓至公,此之谓至安,此之谓至信。尽
行伊尹之盟,不避旱殃,祖伊尹世世享商。
    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轝,命封黄帝之后於铸,封帝尧之后於黎,封帝舜之
后於陈。下轝,命封夏后之后於杞,立成汤之后於宋,以奉桑林。武王乃恐惧,
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又问众之所说,民之所欲。殷
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武王於是复盘庚之政,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
钱,以示民无私。出拘救罪,分财弃责,以振穷困。封比干之墓,靖箕子之宫,
表商容之闾,士过者趋,车过者下。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
以书社,庶士施政去赋。然后於济河,西归报於庙。乃税马於华山,税牛於桃林,
马弗复乘,牛弗复服。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此武王之德也。故
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武王胜殷,得二虏而
问焉,曰:“若国有妖乎?”一虏对曰:“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
之妖也。”一虏对曰:“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
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
贵其言也。故《易》曰:“诉诉履虎尾,终吉。”
    赵襄子攻翟,胜老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
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江河之
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於积,一朝而两
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
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荆
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
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
以术强弱。
    ○权勋
    二曰: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
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圣人去小取大。
    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於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叱曰:“訾,退!酒也。”竖阳谷对曰:“非酒也。”
子反曰:“亟退却也!”竖阳谷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
也嗜酒,甘而不能绝於口,以醉。战既罢,龚王欲复战而谋,使召司马子反,子
反辞以心疾。龚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
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忘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不谷无与
复战矣。”於是罢师去之,斩司马子反以为戮。故竖阳谷之进酒也,非以醉子反
也,其心以忠也,而适足以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於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
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
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柰何?”荀息曰:“不然。彼
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
之内皂而著之外皂也。君奚患焉?”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
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於虞而伐虢。虞公滥於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
“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
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
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柰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
荀息伐虢,克之。还反伐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
是也,马齿亦薄长矣。”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
    中山之国有仇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
厹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诗》云:‘唯则定国。’
我胡则以得是於智伯?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
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
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
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仇繇亡。欲钟之心胜也。
欲钟之心胜,则安仇繇之说塞矣。凡听说所胜不可不审也。故太上先胜。
    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於济上。齐王欲战,
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刬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
败,於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
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馀卒以军於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於齐王。
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
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於美唐甚多。此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下贤
    三曰: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
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
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
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
食而不忧慑。狠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
与阴阳化也,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
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
假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
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
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
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
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
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於穷巷之中,瓮牖
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
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
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