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寄生前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明将已经染过色的“Eve1”从烧瓶中取出,用离心机清洗干净。等到缓冲液出现悬浊之后,利明又拿着它重新回到公用实验室,打开了流式细胞仪的电源。不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开始画面。利明输入了测定参数。

流式细胞仪是一种测定细胞荧光强度的机器。把装有细胞悬浊液的吸管安放到机器下突起的管口处,细胞就会被吸入机器,并送往激光照射部。因为这一部分由极细的管子制成,所以细胞只能一个一个地从管中通过,依次接受激光的照射。被激光照射到的细胞会发出荧光。荧光的强度取决于荧光试剂的染色程度。也就是说,测定的指标可以反映出细胞中线粒体的多少。这种设备与显微镜不同,它的特点是能够定量地测定每一个细胞的染色程度,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利明安装好吸管,点击了一下画画上的“GO”键。转眼之间,无数个反映细胞大小的小点便目不暇接地呈现在监控器上。利明注视着打侧的柱状图。显示荧光强度的柱状图快速地闪动着。

“这……”

荧光强度达到了最大值!这就意味着,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之多,按常理是无法想象的。这一点与先前通过显微镜得到的分析结果联系起来,说明“Eve1”单个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不仅在增加,而且在形态上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显然,抑制线粒体机能的机制已经出现了异常,在某种错误的诱导下,线粒体的数量急剧增多。利明还从未看到过有报告称发现了被诱导得这么厉害的线粒体。只能用“恐怖”二字来形容!从细胞自身具有如此的增殖能力这点来看,极有可能是DNA结合蛋白产生了突变,而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细胞内的线粒体。

利明顿时感到了一种无以言表的兴奋。

圣美的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利明拿着刚打印出来的分析结果,一路小跑地回到了研究室。浅仓正在自己的实验桌前做着提取DNA的工作。

“浅仓,你来一下。”

利明不由分说地把浅仓拉进培养室,给她看了保存在恒温箱中的装着“Eve1”的烧瓶。浅仓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你帮我把这种细胞的信使RNA提取出来。”利明把烧瓶放到显微镜下,要浅仓观察细胞,“我想使用吸印转移法来检查β氧化酶的诱导情况。”

“……这个,是什么细胞?”

浅仓把眼睛从镜片上移开,这样问道。她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感到不解。然而,利明对细胞的来历却是含糊其词,只说是另一所大学送来的。浅仓的样子好像还有些疑问,不过她也没有再往下问,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天夜里,利明好长时间以来第一次梦到了圣美以外的事情。

梦中的利明是小学时候的样子,穿着短裤和T恤衫,坐在榻榻米上玩着塑料模型。电风扇摇晃着脑袋,每隔一段时间就把—降温热的风送到利明的背上。隐约中传来了风铃轻微的声响。他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想起来了!对了,那年夏天很热。

利明小时候是个比较安静的孩子。与到外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相比,他更喜欢在家里读书,做手工。杂志里的怪兽图解和恐龙的图片是利明最爱看的。另外,参观动物园和博物馆也是他的一大爱好。

暑假就要结束的一天,爸爸带利明去参观科学博物馆。在展厅里,利明见到了一种奇妙的塑料模型。那是个螃蟹的模型。研究螃蟹在水里的行走动作的生物学家制造出了一个酷似螃蟹的简单机器人,利用遥控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它的活动。这种塑料模型已经作为商品在进行销售了。利明对它非常着迷,就让爸爸买了下来。一回到家,他就马上开始动手制作起来。

由于零部件不多,螃蟹一会儿就做好了——大大的钳子和蟹腿全都安装完毕,只需摁下遥控器的按钮,蟹壳里的电动机就开始工作,并带动螃蟹的关节做出挥舞蟹足的动作,确实像“招潮”的样子。利明高兴极了,又摁了另外的按钮。只见螃蟹交替地移动着腿脚,横着运动起来,走路的模样和水族馆水箱里的真螃蟹简直是一模一样。利明迷上了这只螃蟹,让它在自己家里散起步来。

这时,利明忽然觉得有些惊讶:这么几个简单的零件,稍稍拼凑一下就可以活动;小小的—个电动机驱动的模型竟能模仿出真正的螃蟹的动作。生物真的是非常简单吗?

不,不可能。利明想起了自己几年前饲养蝌蚪的情景。那时,利明几乎每天都可以兴奋地观察到一些奇妙的事情。比如,蝌蚪长出后腿啦,长出前腿啦,尾巴不见啦。这些变化机器人是根本无法模仿的。

生物这东西真是神奇。

自己身上也没装什么电动机,怎么就能活动呢?利明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去年暑假做的走马灯还躺在房间的一角。那是利明暑期手工劳动的作业。制作材料是一些从文具店里买来的木工用层板和玻璃纸之类的东西。夜里,利明把走马灯拿到阳台上,放进蜡烛点亮之后,安装在上部的纸制叶轮就慢悠悠地转动起来,并带动起玻璃纸筒一同旋转。在微微有些泛紫的夜幕下,花花绿绿的哥拉斯的影子在灯面上缓缓移动……

不久,进入初中、高中以后,利明渐渐知道生物都受一种叫DNA的物质控制。DNA的构造实在是完美无缺,这一点让利明惊叹又己。为什么牛命能设计出如此巧妙的遗传密码?为什么形形色色的生命变化竞能用如此简单的结构来表达?太不可思议了!突然,梦境换了一个场面,利明发觉自己来到了研究室里。然而这里却是灰蒙蒙的一片,有些破旧的感觉。仔细—瞧,既没有多肽合成仪,也没有基因扩增仪。利明终于想起来了,这是过去的第二研究室。当时利明还是大四的学生,刚进到讲座里来。

“我希望你把线粒体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那时年纪轻轻、意气风发的石原教授把利明找来,对他说了这番话。石原教授是在利明进入生理机能药学讲座的前一年才来到这里的。当时,教授正在探索新的课题。

“目前的研究全都局限在细胞核基因这一领域里,然而不久的将来,仅凭这些是无法妄谈生命的本质的。细胞内部也有个小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即便是一处很小的地方出了问题,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秩序。我觉得有必要更全面地考察这一问题。怎么样,永岛?你做不做这个课题?我希望你能够不断创新!”

利明马上投入到了线粒体的研究之中。线粒体的DNA构成与细胞核完全不同,利明感到一切都很新鲜。这是个未知的世界,远远超出了以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化学和基因的有关知识。利明的胸中激荡起强烈的冲动:这一崭新的领域将由我来开拓!

就像转个不停的走马灯一样,线粒体总是在静悄悄地回旋着。线粒体之间彼此缠绕,形成巨大的集合块,不断旋转。它们就像是马格里特画里飘浮在空中的石头,慢慢地、缓缓地、不停地旋转着,同时把黑色的影子投向地面。利明在梦中仰望着这一团黑影。它们如同夜幕一般遮盖了太阳的光辉。利明觉得双脚已经离开了地面,自己就快要被这一片黑暗所吞噬。他一边忍受着这一切,一边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如墨的苍穹。

对“Eve1”的分析进展很顺利。

不知不觉,日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八月了。炎热的天气一直在持续。校舍周围树木的叶子像一面面反光镜,将强烈的阳光反射过来。光线透过研究室的玻璃窗照进屋里,把房间烘得闷热难耐。由于药学系的空凋不起作用,所有讲座的研究一下子都陷入了停滞状态。再加上大四的学生又忙着复习考研,他们不来,各项研究就更是停顿不前了。利明所属的讲座也突然闲散下来,往常的紧迫感在一天天地消失。研究室里就只剩下利明和浅仓。不过,这一切跟利明毫无关系。热气腾腾的研究室里,利明仍专心致志地指导着浅仓分析“Eve1”。

使用吸印转移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Eve1”的β氧化酶受到了显著的诱导。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实际操作实验的浅仓把数据交给利明的时候,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就算加入了安妥明也不可能产生如此严重的诱导。一开始就出现了这么大一团,这种细胞究竟是怎么了?”

浅仓拿来的照片上显示出一大块黑斑。这说明β氧化酶的信使RNA正在增加。

“安妥明……”利明看着浅仓的脸,口中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