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作杂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上两难,从当事方面所报导和牢骚,都能归纳于叙述中,对普通读者为鼓励,对当事方面却具建议性和批判性。作者最应受推重的较近作品还是复员期间军调进行时写成的各篇章。
  《烽火十城》和有关华北日人十年经营,国人接收一年即破坏殆尽的《华北工业》。前者写追随马歇尔飞来飞去于华北五省几个大据点上所见到的人物,所接触的人事,把握问题既准确,叙述复生动,可说是数十年来最有生命的一个叙事诗。不仅在当时有教育作用,于明日还有历史作用,文笔活泼而庄严。尤其是作者从叙述中有轻有重,所暗示政治上的失败,给读者的启发亦甚多。后一书的写作方法大不相同,多就各方面所得统计资料、报告,加以综合排比,更就个人眼目接触,来写这些工业单位前前后后如何由“存在”而“停顿”,由“有”而变“无”,在对照上更充分叙述某一方面的无知自私而贪得,形成的接收的失败,如何惨,如何无可补救!一切专门家和有良心的公民,活在这个悲剧环境中,都只有深刻痛苦和手足无措。如果“必读书”的制度还保存,除大学中学生外,还有指派地方官吏、军营将士和军校学生的可能,我想这个应当是本值得推荐的小书。因为让读者明白由于少数人只想从战争找结论,仅仅华北平津一个单位,即毁坏多少建设,影响到这个国家将来严重到什么程度!过去的事虽然已无法补救,未来是否尚可作些安排,凡事都还要看未来。不过这个作品的存在价值,与文学实不相干,虽然作者在文学创作多方面作过尝试,传记,小说,戏剧,电影剧本,都曾有成就,这个作品的好处,可说恰恰是缺少文学性却不失其永久性。虽如一个专题分析,却是用一个叙事方法引领读者进入本题。
  从这四个人的工作表现,检查到新闻叙事的得失时,我们明白,即一个优秀特写作者,广泛的认识与人类的温情,都不能缺少。理想的叙事高手,还必需有一个专门家或学者的知识,以及一个诗人一个思想家的气质,再加上点宗教徒的热情和悲悯,来从事这个工作,十年八年才可望有新而持久的记录。人才如何从学习训练来培育,以我私见,国内大学新闻系的课程,或得重新设计设计了。因为这部门的工作,从报馆主持人来说,目前还看不出比社论见出抽象价值,比广告见出具体价值。但事实上容许寄托一些更新的希望于未来。
  新闻系的主持人若具远见,把“业务管理”与“持笔作文”于第三年分组,使某一组学生给于文史修养,及哲学,美术,心理,社会等等课程分量加重,学习用笔也得作个长期训练应当是值得考虑的试验。若照目前制度和方式,可不大济事,不仅浪费了许多优秀人才,且把这部门工作可寄托的希望,也浪费了。
  这件事现在说来,也许象是痴人说梦,和“现实”不大调和。因为即就特写作者本身言,是乐意用一个普通新闻从业员身分来推进工作,把个人渡入政界?还是打量来用笔作桥梁,渡入思想家领域?正因为此,更让我们对一群在大学学习正在生长的后来者,为增加他们对人类服务的热忱,以及独立人格的培养、文笔有效率的应用,觉得还应当作点准备。不仅学校的课程待补充修正,即我们对于这种优秀记者的优秀成就,也得重新认识,估价,并寄托以较多希望,才是道理!

                             一九四八年二月







谈写游记
  写游记象是件不太费力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小学生,总有机会在作文本子上留下点成绩。至于一个作家呢,只要他肯旅行,就自然有许多可写的事事物物搁在眼前。情形尽管是这样,好游记可不怎么多。编选高级语文教本的人,将更容易深一层体会到,古今游记虽浩如烟海,入选时实费斟酌。
  古典文学游记,《水经注》已得多数人承认,文字清美。同样一条河水,三五十字形容,就留给人一个深刻印象,真可说对山水有情。但是不明白南北朝时代文字风格的读者,在欣赏上不免有隔离。《洛阳伽蓝记》文笔比较富丽,景物人事相配合的叙述法,下笔极有分寸,特别引人入胜,好处也容易领会些。宋人作《洛阳名园记》,时代稍近,文体又平实易懂,记园林花木布置兼有对时人褒贬寓意,可算得一时佳作。叙边远外事如《大唐西域记》、《岭外代答》和《高丽图经》诸书,或直叙旅途见闻,或分门别类介绍地方物产、制度、风俗人情,文笔条理清楚,千年来读者还可从书中学得许多有用知识。从这些各有千秋的作品中,我们还可得到一种重要启示:好游记和好诗歌相似,有分量作品不一定要字数多,不分行写依然是诗。作游记不仅是描写山水灵秀清奇,也容许叙事抒情。读者在习惯上对于游记体裁的要求不苛刻,已给作者用笔以极大方便和鼓励。好游记不多另有原因。“文以载道”,在旧社会是句极有势力的话,把古代一切作家的思想都笼罩住了。诗歌、戏剧、小说虽然从另一角度落笔,突破限制,得到了广大群众。然而大多数作者,还是乐于作卫道文章,容易发财高升。个人文集,也总是把庙堂之文放在最前面。游记文学历来不列入文章正宗,只当成杂著小品看待,在旧文学史中位置并不怎么重要。近三十年很有些好游记,写现代文学史的,也不过聊备一格,有的且根本不提。
  写游记必临水登山,善于使用手中一支笔为山水传神写照,令读者如身莅其境,一心向往,终篇后还有回味余甘,进而得到一种启发和教育,才算是成功作品。这里自然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作者得好好把握住手中那支有色泽、富情感、善体物、会叙事的笔。他不仅仅应当如一个优秀山水画家,还必需兼有一个高明人物画家的长处,而且还要博学多通,对于艺术各部门都略有会心,譬如音乐和戏剧,让主题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存在时,动静之中似乎有些空白处,还可用一种恰如其分的乐声填补空间。这个比方可能说得有点过了头,近乎夸诞玄远。不过理想文学佳作,不问是游记还是短篇小说,实在都应当给读者这么一种有声有色鲜明活泼的印象。如何培养这支笔,是一个得商讨待解决的问题。
  近三十年来,报刊杂志中很有些特写式游记,写国内新人、新事、新景物,文字素朴,内容扎实,充满一种新的泥土生活气息,却比某些性质相同的短篇小说少局限性,比某些分析探讨的论文具说服力。有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因此不必受文学作品严格的要求影响,表现上得到较大的自由。又有些还刚离开大学不久,最多习作机会还不过是学生时代写写情书或家信,就从这个底子上进行写作,由于面对的生活丰富,问题新鲜,作品给读者印象却自然而亲切。我也欢喜另外一种专家学者写成的游记,虽引古证今,可不落俗套,见解既好,文笔又明白畅达,当成史地辅助读物,对读者有实益。好游记种类还多,上二例成就比较显著。另外还有两种游记,比较普通常见:一为报刊上经常可读到的某某出国海外游记,特殊性的也对读者起教育作用,一般性的或系根据导游册子复述,又或虽然目击身经,文字条件较差,只知直接叙事,不善写景写人,缺少文学气氛,自然难给读者深刻印象。另一种是国内游记,作者始终还不脱离写卷子的基本情绪,不拘到什么名胜古迹地方去,凡见到的事物,都无所选择,一一记下。正和你我某一时在北海大石桥边、颐和园排云殿前照相差不多,虽背景壮丽,天气又十分温和,人也穿着得整齐体面,还让那位照相师热情十分的反复指点,直到装成微笑态,得到照相师点头认可,才“巴达”一下,大功告成。可是相片洗出看看,照例主题背景总是呆呆的,彼此相差不多,近于个人纪念性记录,缺少艺术所要求的新鲜。
  本人即或以为逼真,他人看来实在不易感动。这种相成天有人在照,同样游记也随时有人在写,虽和艺术要求有点距离,却依旧有广大读者。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舟车行旅中,经常有大量群众,都需要阅读报刊,这种游记有一定群众基矗还有一种不成功的游记,作者思想感情被理论上几个名辞缚得紧紧的,一动笔老不忘记教育他人;文思既拙滞,却只顾抄引格言名句,盼望人从字里行间发现他的哲理深思,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