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7三国战略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高祖的战略,只有像汉高祖一样的君主才能做到。 
  三国中的君主,从来没有人像曹操一样经历过这么多惨败,大部分的君主一败就一蹶不振,从此销声匿迹。唯有曹操,一次次坚强的站了起来,反省错误,勇敢面对。 
  勇气和冷静就是君主的魅力。            
3.1.1.政治战略     
  〃挟天子令诸侯〃向来被称为曹操重要的政治战略。 
  〃挟天子〃的事情,董卓作过,李催做过,可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招致天下诸侯的攻击。凭什么汉献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诸侯〃了? 
  曹操为了〃挟〃这个天子,背了一世的骂名,孙权、刘备口口声声就是〃汉贼〃如何如何。可笑的是,曹操临死也没有篡位,倒是孙权和刘备迫不及待地称帝。 
  也不知道这中原军阀割据,豺狼猛虎横行,究竟是谁高举汉旗平定的。 
  孙权靠了父兄的基业,一个荆州是和刘备争得头破血流才夺回来。而刘备自命汉室正统,在中原混了几十年,每战必败,大大小小的诸侯几乎都投奔过了,最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连哄带骗的弄到了益州,荆州还不小心搞丢了。这些就是他们自以为能够称帝的丰功伟绩。 
  也不知道孙权、刘备对汉室做过什么贡献?对结束中原军阀割据做过什么努力?更有什么资格指责曹操? 
  这〃不挟天子〃的政治优势,他们倒是利用了个充分十足。 
  曹操曾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果不其然,曹操死后,刘备、孙权如释重负,先后称帝。 
  看看曹操是怎么做的。 
  当董卓专权之时,〃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觽各数万,推绍为盟主。〃浩浩荡荡几十万兵马,好不威风。 
  董卓闻起兵,〃徙天子都长安。留屯洛阳,焚宫室。〃 
  其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有这么强大的军力,可是他们各怀私心,不愿损兵折将,这些自命忠心耿耿诸侯们的表现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这个时候,曹操挺身而出,认为〃举义兵以诛暴乱,大觽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在这个时候,天下间谁在担当起拯救汉室的重任?只有曹操。 
  曹操见诸侯们没有反应,竟独自率领自己的几千兵力追击董卓,结果被董卓部将徐荣所败。 
  好不容易逃了条性命回来,见到〃联军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怒道:〃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觽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曹操终于看透这些诸侯的用心,走上了靠自己、靠实力的道路。曹操清楚的明白,要号令诸侯,凭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没有实力的威胁,没有利益的诱惑,就算是天子的名义,也不可能指挥任何一个诸侯。 
  曹操对迎汉献帝有过疑虑,后来在荀彧的建议下才决定的。荀彧是正统的兵家,虽然后人对曹操的迎汉献帝的目的多有猜测,但是对荀彧的评论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至少认定荀彧对汉室、汉献帝保持了相当的尊重,甚至后来为了曹操加封魏公一事触怒曹操,试问荀彧怎么可能提出不利于汉献帝的计策呢?曹操疑惑迎汉献帝,荀彧对汉室衷心有加,这算计汉献帝,图谋〃挟天子令诸侯〃又从何谈起? 
  对汉献帝来说,从李催手上逃出来,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可是汉献帝并不会因此满足,他需要的是权力。 
  然而天下有哪个诸侯会将兵权还给汉献帝?就算是刘备,将汉献帝迎了回来,能把政权和兵权全部交给汉献帝指挥?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汉献帝缺乏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再说刘备手下能听汉献帝的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汉献帝最忌讳的并不是强敌,而是朝中的权臣。想想就算曹操将汉献帝送给刘备,刘备也不敢笑纳呢。 
  在曹操、刘备、孙权的战略中,都有胸怀天下的抱负。汉献帝的立场不同,他才不会管人民死活,不去考虑怎样攻克强敌,他需要的只是权力在握。 
  这个天子不好〃挟〃。汉献帝很不简单,他写衣带诏,就是要致曹操于死地。从而引出吉平设计下毒,马腾反叛,汉五大臣的纵火谋叛等一系列暗算事件。后院起火,曹操也是应接不暇,这样的君臣猜忌,乃至献帝心怀对曹操杀之而后快的念头。想必也令曹操很困扰吧。 
  曹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坐以待毙,加强防卫,限制汉献帝的行为,根本就是理所当然。 
  话又说回来,假设曹操被汉献帝杀了,天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曹操的部下会联手为曹操报仇,然后因为权力问题走向分裂,强大的曹氏政权开始瓦解,南方各诸侯势必会抓住这个机会入侵中原,这样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稳定局势将被破坏,中国又将陷入长期的战乱困扰之中。 
  这些,只怕是汉献帝和那些痛骂曹操的人都没有想过吧。 
  即算如此,汉献帝一样也得不到任何好处,纵然他能够逃过一死,也避免不了成为傀儡的命运。 
  这个天子,不〃挟〃也罢。            
3.1.2.人才战略     
  得天下的战略就是使用人才的战略,说穿了不过〃知人善任〃四字。 
  曹操实在是个性上的爱才,这一点上的意气用事,已经超出了为人才而战略的范畴,然而这也正是曹操吸引人才的魅力所在。 
  曹操对关羽真算是照顾有加。明知关羽走了之后势必成为心腹大患(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骇得曹操打算迁都避让),却还十分礼让,这份器量已经完全是人格的魅力了。 
  真正的君王,对人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的拉拢,即算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决不能让强敌得到,这是起码的原则。可曹操不然,曹操为了人才,从来是满不在乎。 
  三国志中一段记载令人感慨。 
  〃(曹操)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曹)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曹)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曹)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魏种一直受到曹操的重用,委任为河内太守。当时是曹操刚占领兖州,因为父亲的事情杀往徐州报仇,结果被吕布和陈宫乘机偷袭后方,几乎无家可归。当时曹操还比较得意地说:〃魏种不会抛下我的〃,结果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魏种叛变的消息,曹操气得发誓赌咒,要抓住魏种。等到抓住了魏种,曹操完全忘了自己说过的话,马上替魏种松绑,并且还继续重用。 
  〃唯其才也〃,竟然可以做成这样。 
  曹操的长子曹昂,爱将典韦,都是死在张绣、贾诩之手,如果不是曹操运气好,只怕自己都难逃一劫。可是当张绣、贾诩投降时候,曹操一样重用。这种重用不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后来张绣、贾诩都没有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贾诩甚至一直进入到了魏国的决策层,以曹操曾经死敌身份,有过杀子之仇的事实,而身居太尉的职位,(太尉相当于大司马的职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远胜那些追随曹操多年的文臣武将。 
  难以想象,曹操竟可以这样宽容、信任和重用贾诩。 
  当然,曹操不仅仅是只招纳人才。 
  吕布的偷袭兖州、张绣投降复而反叛,都是曹操自身失误造成的,曹操在宽容人才的同时,也反省了自身的错误,调整了战略,这才是关键的地方。否则曹操这些惊世骇俗的举动也不过是哗众取宠,与宋襄公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