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势物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野田中雁,忠诚一片心。
也知怜上客,翘首向君鸣。”
于是未来的女婿答诗道:
“吉野忠诚雁,声声向我鸣。
我心非木石,永远不忘情。”
这男子来到这遥远的乡村里,也不断地逢到这种风流事。

第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旅行到了东国地方,旅途中吟一首诗,寄给京都的朋友,诗曰:
“虽隔云程路,两情永不忘。
愿如天际月,常出自东方。”

第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偷偷地把人家的一个女儿诱拐出来,带着她逃到了武藏野。这男子不能说是真正的盗贼,然而这毕竟是盗贼的行为,因此当地的巡逻者把他抓住了。这男子是在把女子隐藏到草丛中以后自己逃出来才被抓住的。有几个人不知道男子已被抓住,继续到路上来寻找。他们说:“这原野中一定有盗贼躲着。”想把草丛烧着,以便赶他出来。隐在草中的女子听到了,唱出一首诗歌:
“今朝请勿烧枯草,
我与情郎伏草中。”
人们听见了歌声,便把女子抓住,和以前抓住的男子一并拉了回去。

第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流浪到武藏野尽头的男子,写一封信给他从前亲近的一个京都女子,信中写道:“明言难为情,不言不放心。我好苦闷也。”下面署名只是“独身的镫”数字。此后便音信全无了。那京都女子咏了这样一首诗寄给他:
“既将心相许,此外复何求?
无信心悲戚,有书亦惹愁。”
男子看了这诗,觉得痛苦不堪,便咏了如下的诗:
“有信君多语,无书我如仇。
人生当此际,一死便干休。”

第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无端地流浪到遥远的陆奥国地方。这地方有一个女子,大概他认为京都的男子是可贵的吧,一直对他表示恋慕的态度,咏诗曰:
“切莫殉情死,应同蝶舞双。
平生欢聚处,无限好风光。”
这女子不但人品粗俗,连所咏的诗歌也乡气。但这男子大概是可怜她吧,竟来到她家里,和她同衾共枕了。天还没有亮,男子就起身要回去。女子便咏惜别的诗:
“恶鸡啼夜半,催走我情郎。
待到天明后,定将水桶装。”
但这男子不管它,过了若干时,终于回京都去了。临行时写一首诗送给女子:
“青松生草野,不解化人声。
安得同车去,相将赴上京?”
但那女子不懂得诗的意义,高兴得很,常常对人说:“他在想念我。”

第十四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来到奥州,和一个毫不足取的人家的女儿私通了。说也奇怪,这女子完全不像一个乡下姑娘,似乎是有来历的。他就咏诗道:
“何当潜入君心里,
窥见灵台底奥深。”
那女子觉得这男子的人品和诗歌都无限优美。然而此身住在这毫不足道的野蛮地方,无可奈何,谦抑为怀,不敢和诗。

第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叫做纪有常的人,曾经侍奉三代天皇,享受过荣华的日子。但到了晚年,随着时势的推移和权力的变迁,渐渐不遇,零落到了比普通宫廷人员还不如的地位。他的人品优美高尚,爱好风雅,不同凡俗。虽然生活贫困,还是怀着从前荣华时代的心情,不懂得处世之道。因此,和他常年相伴的妻子对他的爱情淡薄起来,终于出家为尼,移居到以前就当尼姑的姐姐那里去了。
这女人的性格如此。所以有常和她表面上虽然至今不曾真心地和睦相处,然而到了她要出家的时候,回想起常年的往昔,不免发生哀愁之感。他想有所表示,但因贫乏,饯别也办不到。考虑的结果,写了一封信给近来亲近的朋友,信中写道:“因此之故,我妻终于出家了。我连表示一点心迹也办不到,就此送她出去,不胜遗憾之至。”末了附一首歌:
“结发共处情长久,
屈指于今四十春。”
朋友看了这封信,觉得可怜,便给他送去许多衣服和被褥,附诗歌一首如下:
“共处长年过四十,
夫人几度感君情?”
有常大喜,咏诗道:
“羽衣应是君家物,
下赐荆妻不敢当。”
他以不胜感激之情,又加咏一首:
“秋来霜露浓如许,
感激涕零袖不干。”

第十六话
有一个长久不曾来访的人,在樱花盛开的时候来看花了。附近人家的女主人咏一首歌送给他:
“樱花自昔易消散,
今朝留待偶来人。”
这来客回答她一首歌道:
“今朝过后飘香雪,
不会消融定是花。”

第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心情有些浮躁的女人,她家附近住着一个男子。这女子设想那男子是好色而善于吟诗的,想试试他的风情看。便折取一枝稍稍开过了的菊花送给他,添附一首歌道:
“白菊原来同白雪,
如今衰退泛红晕。”
这客人和她一首歌道:
“白菊泛红如蒙雪,
折花人袖正如花。”

第十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此人和在宫中任职的某贵妇人家的一个侍女相亲爱。但不久两个人就分别了。然而同在一个地方当差,所以女的每天看到这男子。可是这男子竟莫知莫觉,似乎不知道那女子是在这里的。女子便咏一首歌送给他:
“可怜疏隔云天远,
注目遥看欲语难。”
男子和她一首道:
“去来倏如行云过,
只为山中有暴雨。”
这是表示怀恨。因为这女子原是一个风骚女子,有着许多情郎。

第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看见一个住在大和国里的女子,寄予相思,互相订交,成了夫妇。在同居期间,男的因为是在宫中供职的,不能常住在此,便别却这女子,回京都去了。时在暮春三月,此人在归途中看见柔嫩的枫树叶红而美,便折取一枝,添附在一首歌上,从途中托人送给这大和的女子,歌曰:
“为汝一枝亲手折,
春红凄艳似秋枫。”
此人回到了京都,这女子派使者送他一首和歌:
“何时移变成秋色?
料想君家无有春。”

第二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两人情投意合,世无伦比,一向毫无浮薄之心。但不知怎的,为了秋毫之末似的一点儿感情冲突,那女子感到夫妇生活的痛苦,决心脱离家庭。她临行时在室中某处题了这样的一首歌:
“出走人言心轻率,
闺房隐事有谁知?”
然后出走了。那男子看到了她遗留着的歌,怪她为什么要这样,左思右想,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其理由来。他啼啼哭哭地走到门口,向这边望望,向那边望望,不知道应当到哪里去找她。没有办法,只得回到屋里,咏了这样一首歌,沉入深思中了:
“相望相思空自苦,
莫非怪我早离心?”
接着又咏一首歌道:
“离家是否还思我?
面影长留我眼前。”
此后这女子一直不回家来。但日久以后,大约是忍不住了吧,咏了这样一首歌托人送来:
“久别终当思旧梦,
莫叫忘草植君心。”
那男子就回答她一首歌:
“闻道卿心栽忘草,
浑忘旧怨我心安。”
不久这女子就回来,夫妇之间的感情比以前更加深切了。但那男子咏歌道:
“恐君又将遗忘我,
比昔离居更可悲。”
那女子回答他一首歌,诉说她的苦心。歌曰:
“我欲投身云海外,
销声灭迹免君疑。”
不久,两人各自另外找到了配偶,又疏远了。

第二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女子,并无什么缘故,和男子断绝了关系。然而还是不能忘情,咏一首歌曰:
“人虽可恨终难忘,
一半恩情一半仇。”
她把这首歌折好,放到家里。继而又想:不知男的有否看到这歌,我原是想惩戒他一下的,便再咏一首诗曰:
“不作巫山会,神交自怡悦。
犹如岛旁水,既分终当合。”
这天晚上她就回家去,和男的同衾共枕了。寝后两人交谈过去未来之事,直到天明。男的诚恳地咏一首诗:
“但愿秋宵永,千宵并一宵。
八千宵共度,别恨始全消。”
女的回答他一首歌:
“纵使千宵成一夜,
谈情未了晓鸡鸣。”
男的觉得这女子比以前更加可爱了,便继续和她做夫妻。

第二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在农村耕作度日的人,家里有一个男孩。这男孩和邻家一个女孩为游钓伴侣,常在井户旁边一起玩耍。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男的和女的逐渐疏远,相见时都觉得难为情了。然而男的决心要娶这女子,女的也倾心于这男子,父母们向他们提出别的亲事,他们听也不要听。
有一天,男的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女的:
“当年同汲井,身似井栏高。
久不与君会,井栏及我腰。”
女的和他一首诗道:
“当年初覆额,今日过肩身。
此发倩谁结,除君无别人。”
后来两人终于如意称心地结婚了。
过了若干年月,女子的父母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