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徐光启传(清)查继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测。'115'龙华民:Nicolaus Longobardi,意大利西济利亚人,生于1559年,卒于1654年。1579年来华。译有《地震解》等书。汤若望:Adam Schallvon Bell,日尔曼人。生于1591年,卒于1666年。1622年来华。译有《浑天仪说》、《交食历指》等天文、历法书甚多。'116'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历局所上《历书》,前后五次,总数一百三十七卷。这里写“三十一卷”,是不完全的统计。'117'交食:日、月蚀。太阳和月亮同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某一范围之内,便会发生日、月蚀,故称日、月蚀为交食。'118'计十二目:《农政全书》分十二个部分,就是: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讲木棉和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119'立虚、实二法招徕之:招徕民众垦荒,徐光启建议虚、实二法:虚法是给以爵、禄,爵是虚名,禄是垦者自己耕种的果实,也是虚的;实法则为在科举考试制度中,另立屯额乡试,给以特殊的科名机会,借此来鼓励人口繁密的地方移民屯垦。'120'惟:谋,考虑。'121'漕议:徐光启著《漕河议》(文见《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九十一)',讨论漕河的利害,并建议治黄河的对策。因为漕河的一段夺去了黄河故道。'122'靡:靡费。这句说:国家贫困的原因,就是由于漕运运费太大,西北一地坐在那里靡费了东南大量的财富。'123'滋:灌溉。'124'会通河:即今山东省东平县安山镇到临清市之间的运河。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筑,全长二百五十余里,上连御河(今卫河),下接泗水;引汶水通航。禹河故道:相传夏禹所治河(指黄河)的下游老路,当在山东东平境。“禹河故道”四字原残缺,据《漕河议》补。'125'准望:古代的地理学和测量学名词,就是“方位”。'126'地形:“形”字原残缺,所《漕河议》补。'127'经、权:永久办法和临时措施。《漕河议》说:“定形为经,时变为权。”'128'我可待河:“我”、“河”两字原残缺,据《漕河议》补。'129'而河不能为我难:徐光启的治河主张是:不可以急于求功。但不急则影响到漕运,将使北都发生粮食恐慌。所以要采用“支运”的办法,来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后,那末就形成“我可待河,而河不能为我难”了。'130'支运:漕河分段驳接运输,叫做“支运”;与一船直运叫做“长运”的相对而言。'131'节次:调度。'132'志:《罪惟录》的一部分是“志”,有《天文志》、《历志》、《屯田志》、《漕志》、《兵志》等。这句说:徐光启的各种奏议,杂见于各“志”中。'133'宦邸:官邸。萧然:寂寞得很。'134'敝衣:破旧的衣服。袭:套。'135'手草居:即起居。约啬(涩sè):简朴。'136'姬媵(应yìng):侍妾。'137'厅事:厅堂。旋马:转过马来。这是形容厅堂的狭小。'138'毋(吴wú)空期明日:不要放松今天,而空推托到明天。'139'夙:向来。主退:主张退让。就是前面所说的“此先予‘勇退’遗教”。'140'作解:作有解说。这篇文章现在不存。'141'这句是徐光启的预言。意思说:到了他的孙子一辈,便免不了要做亡国奴了。'142'审:果真。这句是作者查继佐的感慨。意思说:(徐光启不幸而言中,后来明朝亡于清了。)难道这果真是天意吗?'143'疏(庶shù):我国古书的一种体裁。它的意义是疏通或说明。《甘藷疏》就是“甘藷浅说”的意思。

  查继佐,字伊璜,浙江海宁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卒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崇祯六年(1633)举人。南明鲁王授以职方主事。明亡后,不再出仕。晚年辟敬修堂于杭州的铁冶岭,著书其中,学者称敬修先生。
  查继佐在北都倾覆(崇祯甲申,即1644年)以后,就立志编写明朝一代的历史,经历二十九年,至康熙十一年(1672)完成,名为《罪惟录》,全书分纪、志、传三体,共一百零二卷。在撰著期中,于康熙元年(1662)遭庄氏(廷鑨)史狱,牵连被捕,后由广东提督吴六奇营救出狱,仍不舍前志,写成全书。但鉴于史祸,不敢传布。原稿历经秘密保存,幸未散佚,至1936年才由涵芬楼影印行世。清代官修的《明史》,由于撰写时趋避忌讳,史料价值很受影响。《罪惟录》虽是私人所撰国史,但是多存遗文逸事,足以订补《明史》的地方极多。
  查继佐所作《徐光启传》,在《罪惟录》卷十一下《经济诸臣列传》中,叙事及概括徐光启的政治与学术成就,远远超过《明史》卷二百五十一的本传。徐光启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在明末东疆危急的时代,曾迭筹练兵抵御外患。可是《明史》因为这些触犯忌讳,只是草草表过。查继佐在撰写《罪惟录》时,系故国之思,故特别着眼于徐光启的战略思想和高尚风格,而能以生动的笔触,栩栩如绘地把它描写出来。
  这篇传记中有少数的纪年错误,又《罪惟录》原稿因保存年久,遭虫鼠啮伤,间有缺字。现在考查有关的材料,加以订补,均在注文中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