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状元辣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世道,怎么忽然就变得这么艰难了?

“大小姐,村里全是吃苦长大的农户,只要有抵饱的,就行,别花那些冤枉钱买那些贵的离谱的大米。”

村长想想还是不好意思的提醒这个大小姐一声。

“呵呵,哪行啊?让村里干活,还不给他们吃好,我也不过意的!我们家的大豆就麻烦村里了,吃的喝的,这些天,我们会张罗好,村长不要替我省了!”

谢文婧自然也一直关注城里米面的价格,米面价格在太子来之前是高的离谱,太子来了之后,瞬间跌落谷底,没几天,倒闭不少米铺。老百姓不去买米,都去领府衙的种粮了。

结果这几天,竟然又有米铺瞬间抬高前些天跌落谷底的米价,卖到三十文钱一斤,面粉一样这个价,看的谢文婧云里雾里。

这几个少有的米铺,虽然开张,但看起来有些随意,随便有没有人前来买,反正就这个价的意思。其中那个唐家农铺就是其中开张的一个。

还好,自己在米价瞬间跌落的时候,也瞬间买了许多储备起来的,就是知道后来几年这江南的米价高的离谱。

储备足了,自然不会让自家人真的跟村民一样,吃些野草充饥。爹的身体可架不住呢!

这一次请村民帮着收割自家一百亩大豆,自然要让他们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不过,谢文婧却是不会傻的跟村长说,自己原先买了很多米面存着的。

一时间,李家祠热热闹闹的开始了收割大豆了。惹的其他村的村民心里止不住的发酸,当时的他们要是跟李家祠一样,这时候不也可以收获硕果累累的大豆了?

大豆虽然是马饲料,但总比草根强多了啊!原来蠢的不是他们,而是自己啊!

而全村人,不分男女老少,能下地的都下地了,特别是收割的第一天吃上谢家准备的香喷喷白米饭,村里人个个都精神百倍,抡起胳膊,卖起力气,好好干活,大豆丰收了啊!

“文宝,不想读书的话,也可以去跟村里人收割大豆,村里不少跟你一样的男孩都下地帮着收割豆子呢!”

谢文婧看着文宝发呆时间长了,便出声打断文宝的发呆。

“村里也有不少跟你一样大的女孩下田了,你怎么没去?”谢文宝回了谢文婧一句。

谢文婧无语,弟弟这话也对,自己确实也可以下田干活,但,自己脑海里根本就没想到这个,想到的就是怎么雇佣农户。

看来自己骨子里还是世家的千金大小姐,吃不得下地干活的苦啊!

“那行,我也下地看看他们收割大豆去,你要不要跟着一起去?我们这个时候正好给他们送下午的点心?”

谢文婧觉得村里人实在淳朴,虽然给他们吃了大米,但他们这些天过的也很辛苦,便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吃的饱饱的。

每天早上供应全村大米粥加两个馒头,中午供应两碗米饭,晚上也是两碗米饭,不过他们干的是体力活,下午时间长,还是应该加一两个馒头比较好。

“我不去,我才不做农夫呢!你要做村妇你自己做去!我要读书,还要考状元!”

谢文宝故意气气这个姐姐,谁叫她喜欢盯着自己,管束自己的?爹娘都没她这么狠心管自己!哼!

有志气!臭小子!你要是真这么想,我也不着急了!

行,只要你肯读书,肯上进,我就是做村妇也认了!

“秦宇,好好陪着小少爷读书,督促他别偷懒,他可是将来的状元呢!”

谢文婧也就着弟弟的话刺激了弟弟一句。

秦宇呆愣愣的看看大小姐,再看看小少爷,有些犯傻。少爷真的会是状元?

谢文婧看过弟弟之后,带着杜妈,知画,梅兰,吴嬷嬷,杜月,他们一起带着刚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还有李叔挑着一担前面凉好的开水,一起向正在轮着隔壁收割大豆的村民走去。

“李村长,李大爷,李大叔,你们都歇一会,吃完点心再干活!”

谢文婧满是笑意的叫喊着这些质朴的村里人。

前世过从没体会过这般快乐,有种被人从心底信服的自豪。他们看着自己的眼神里,没有贪婪,没有算计,唯有信服。

“哇!爹,娘,是大白馒头啊!”隔壁李叔家的孩子欢快的不得了,这白白胖胖的大馒头,真让人流口水啊!

“爷爷,我也看到了!是大馒头!爷爷,我们吃馒头喽!”李大爷的孙女也欢快的叫了起来。

村里的孩子都不要大人说的,丢下手里正在摘的豆子,一起跑了起来,惹的村民们不好意思的朝着谢文婧这边笑笑。

“不要跑,跌倒了!”谢文婧听到大人们的声音里,透出欢快,心里不由自主的跟着飞扬起来。

村里的村民,分成了三部分,少女老妇人,都在村里采摘被挑回来的大豆。此时的大豆还在豆杆上。

而村里身强力壮的汉子,则是负责挑运在田里捆好的豆杆。

另外一部分村民,则是弯着腰,连着大豆的根部,一起拽起来,捆好。原本村民是打算用镰刀割断豆杆的,后来谁说了一句,这么割断留着大豆的根,会不会影响栽种水稻?

保险起见,村里人决定,还是连根拔起的好。虽然更加费力,但值得这么做。

村里的大豆,全部收割完毕,很多村民感动极了,在这个艰难的日子里,能有大豆当粮食,真心满足了。

谢文婧的一百亩大豆,足足收获了八万斤大豆。

其他村民也都获得了不少的大豆,几乎每亩达到八百斤,是村民们谁也没想到的。

村民在有了大豆之后,种粮得以节约下来。

接下来便是牛耕地,下秧苗,准备栽下半年的水稻了。

好在李家祠的村民,存了部分种粮,差的一些种粮,谢文婧跟法净寺用大豆换了一些,补足了村里的种粮。

这让李家祠的村民更加信服谢文婧这个谢家大小姐了。

此时谢文婧的外祖父也雇佣了村民,将租种的法净寺的水田,栽种下半年的水稻。

法净寺四周好几个村的村民,能得到谢文婧家,杜家的雇佣,也算是有点活路,比其他地方的农户好一些。

而江南整片地区,因为府衙发放的种粮过头,导致真正耕种的时候,缺乏种粮,也因为不少佃户不敢再租种更多田地,宁愿流浪,宁愿做工,也不敢租种田地。

导致江南更多的耕地荒废了。

“皇上,江南如此富硕的地方,却因为太子的一道口谕,用尽府衙储备的种粮,眼睁睁陷入这样的境地,那么多良田荒废,而前方将士却不能果腹,这全是太子处理不当造成的!”

司马易将军,四十岁,虽然没参与夺嫡之争,但对于前方将士的疾苦还是耿耿于怀的。

当时江南雪灾严重,十几年前也不是没有遇到过,但那时候,先皇派的如今的皇上前去赈灾,便是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跟富商募集善款,也象征性的开仓放粮,安抚民心,虽然不够,导致江南饿死了近万人,但却没有影响下一年的生计,也没有影响正在抵抗敌国的将士粮饷。

而这一次同样是江南地区颗粒无收,但前去赈灾的太子,却命令各地府衙打开库存所有储备种粮,导致如今到了耕种的时候,却无官方种粮发放。要是这么下去,今年江南饿死的人只怕是几万几十万啊!

这不是太子的失职吗?而且是严重失职!

“老臣不同意司马将军的看法!江南百姓,在大灾来临之时,唯有寄希望于朝廷。

如果朝廷不管不问,则民心不稳,民心不稳,则容易出乱子。

太子虽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但不得不做,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我大周朝便是得民心得的天下。

尽管这个时候江南百姓荒废了不少田地,但江南的百姓却个个都对我们大周皇室铭记于心。

太子这么做的缘故也是因为要所有大周的子民,信任,忠心大周皇朝。

再说了,太子也不是对此事不再放手不管,而是在发放所有种粮之后,积极联系各地,寻找可以替代的种粮,让江南百姓度过难关。”

内阁大学士,次辅,任佑明,站出来,力挺太子。任佑明的嫡长女,任琳琳如今正是内定太子妃,还未完婚。

“正是,父皇,儿臣仅仅在江南停留十天,便看到了不少百姓饿死的惨烈景象。

我大周朝建朝五十年,皇爷爷从一介布衣开始,揭竿而起,根本的原因,便是饥饿。

百姓没了吃的,没了朝廷的关心,便没了对朝廷的忠心。为了吃饱饭,饥民随时会变成暴民。

如今江南虽然是严重受灾,但灾民们都眼巴巴的看着我们朝廷,也都清楚知道,各地府衙里面存了很多粮食。

儿臣别无选择,儿臣也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严重,所以在如此处置之后,急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