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 究竟是一部什么书 作者: 吴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造反集团,必须有一种“粘合剂”,把许多人团结起来。在今天,革命者有理想
社会,有奋斗目标;在六百年前,造反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改朝换代”。哪怕我来
做皇帝还不如你。
  但是皇帝只有一个,造反者不能人人当皇帝。能把造反者凝聚成一个集团的力量,除
了造反成功能够当开国元勋、封妻荫子、享受荣华富贵的目标之外,主要是“义气”二字。
只有在“义气”的感召下,才能捧出一个像宋江这种“文不服众、武不压众”但是却“最
讲义气”的人来做领袖。
  施耐庵将近四十岁才考中进士,只在杭州做了两年官,就“终身不再仕、立志著书”
了。一个刚刚金榜题名、仅仅做官两年的人,为什么“急流勇退”?而且退下来以后是做
这样一件既无名可得又无利可图的勾当?这其中肯定经受过痛心的打击和认真的抉择的。
只是今天没有材料可查了。

四、关于《水浒传》的一些评论

  (一)《水浒传》是不是写农民起义

  有一段时间,某些文学评论家运用阶级斗争的学说,把水浒英雄们划到了“农民起义”
的范畴中去,一方面在水浒英雄们的

  ① 见2002年8月8日《南方周末》A4时政版的一个小标题。

  头上戴上了“革命”的桂冠,一方面又谴责宋江等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错误立
场。
  今天看来,这是一种误导。
  如果我们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衡量一下一百单八个水浒英雄的阶级出身和社会地
位,究竟哪几个是真正的“农民”呢?除了解珍、解宝是安份守己的猎户、阮氏三雄是地
地道道的渔民之外,其余的人物,大都是军官、地主、吏役、商人(包括店主)、土匪、游
民。就是被认为“革命性”最强的李逵,虽然出身农村,但是打死人之后逃亡在外,当了
狱卒,已经不是农民,而是个强索硬要的无赖、不分青红皂白只知道“抡起板斧排头价砍
去”的嗜杀的浑人了。这里面还有像卢俊义这种根本不想造反而是被吴用设计搞得他家破
人亡、走投无路“逼”得他不得不上山的“被裹胁者”。因此,尽管林冲和卢俊义都是被
“逼上梁山”的,但是他们两人在本质上绝对不同。
  任何一个政治集团,其成员的出身、成分,大都很复杂。要求农民军中个个都是农民,
就好像要求共产党员个个都是工人一样不现实。评价一个人、一个集团是积极的、消极的
还是进步的、反动的,要看他或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历史地看待、分析历史,
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菁华。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绝不能离开当时历史
这个大环境、大前提。一切以今天的观点去要求古人、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标准去衡
量农民起义军的做法,固然是错误的,把一切造反者都冠以“革命派”,同样是错误的,
甚至会导致笑话。
  质言之,农民起义由于阶级本身的认识局限性,起义也就是造反的目的,无非是“打
倒旧皇朝,建立新皇朝”,因此“彻底的革命性”根本就不存在,成功的可能也是极小的。
偶然的成功,造反者成为新的统治者,最后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从农民变成封建主,不
再代表农民利益了。甚至像李自成进北京、洪秀全进南京那样,其所作所为,比前朝更坏
更恶,老百姓的生活,也比前朝更苦更可怜。
  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去看历代的造反者,只要他敢反抗,不论他反的是
贪官还是皇帝,就应该承认他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尽管这种积极性有量和质的不同。
  不论在任何一个时代,贪官总是被老百姓痛恨并咒骂的。尽管清官不可能从根本上改
变封建王朝的统治,但是我们总不能说清官比贪官更坏。就是在今天,老百姓也还是痛恨
贪官,拥护清官。因此,从任何一个角度说,反贪官,总比不反好。
  同样道理,对待欺凌和压迫,只要敢于反抗,就是好样儿的。这里不存在阶级观点。
我们不能说:农民反抗地主剥削是积极行动,工人反抗资本家压榨是积极行动,属于革命
范畴;而地主、资本家、小官吏反抗皇帝的欺压就不是积极行动,就只能算是狗咬狗。这
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争斗不能同日而语。只要这个观点能够成立,那么部分水浒
英雄的抗争和反贪官,尽管他们不一定就是农民起义,但就其积极性来说,也应该得到肯
定或部分肯定。
  正因为以宋江为首的水浒一百单八将“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对皇帝还抱有希望和
幻想,因此才会导致后来的受招安,导致后来的全军覆没。《水浒传》的作者没有无限拔
高这些英雄们,而是按照历史的客观规律如实地描写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应该认为这样
的写法是现实的、成功的。是在暗示造反必须彻底,不能半途而废。反之,如果人人都像
李逵那样大喊“反进京城去,夺了鸟(音diǎo)位,让晁盖哥哥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做
小宋皇帝”,不但不符合这批人的思想境界,退一步说,即便他们真的造反成功,也不过
在中国历史上多一个封建皇朝、多一代封建皇帝罢了。
  只有运用这样的观点来读《水浒传》,才不会把这些英雄人物无限拔高或无限贬低;
才能够正确地揭示中国封建社会中各路起义军的发生、发展及其失败过程的真实本质和社
会意义。

  (二)《水浒》作者是否鼓动农民起义

  前面已经说过:从本质上说,农民起义是不存在真正的“胜利”的。何况中国历史上
有许多次农民起义的领导权根本就没掌握在农民的手里,而是掌握在“游民”甚至地主、
官僚的手里。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里不能不简单地说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史。
  学过《社会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社会制度的发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变,社会制度就不可能改变。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原始社会,人们聚族而居,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个人财产,过的是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由于部落战争的失败,一部分人从战俘沦落为奴隶,开始发展农业劳动,于是在人与人之
间出现了剥削和压迫,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敌对的阶级。由于奴隶对自身地位、待遇
的不满,出现怠工、破坏甚至武力反抗,于是人类历史中出现了阶级斗争。但是奴隶的反
抗因为力量的悬殊及认识的局限(不知道打倒奴隶主之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胜利(即便成功,也是换了个人当奴隶主,敌对的阶级并没有消灭
或变化)。只有在生产力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奴隶主认识到如果给予农奴更多的自由,可
以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于是一部分开明奴隶主率先解放农奴,让他们成为佃农,除了
交出一定数量的地租之外,剩余部分,全部归佃农所有。生产关系的改变,导致生产力有
所提高,使社会发展到封建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阶级斗争依旧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农民起义历朝历代不断发生,但是
因为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和生产力的无法解放,农民起义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功。所谓的
“造反成功”,无非是改朝换代。也就是“把你打下去,我来做皇帝”。有的时候,改朝
换代以后的新皇帝,比原来的旧皇帝更坏。为什么呢?因为在皇宫中长大的皇帝,他所能
够倒出来的“坏水儿”,无非是吃喝玩乐、宠爱美妃、偏听偏信、任用小人、不理朝政等
等,而一个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杀出来痞子、流氓,一旦做了皇帝,他所能释放出来的坏
能量,可就不是一个“宫廷娃娃”所能够比拟的了。
  在封建社会中,如果生产力不发展到一定程度,哪怕发生一千次农民起义,其结果只
能是改朝换代。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农民起义的结果,也不是打倒皇帝
的结果。因为农民头脑中没有资本主义思想,不懂得资本主义工商业。只有地主阶级本身
认识到从佃农手中一升一斗收取地租不如经营工商业更发财,只有地主阶级因为改变了生
产关系、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把自身变为资产阶级之后,才有可能通过武力或非武力把证
券夺到手里,把社会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像日本和英国,至今仍有皇帝,但是由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