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锦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继光深凹的眼中尽是冷光,收敛心神,拢了深色长袍,快步消失在公主府的花木深处。
  柳蘅等人回了府,先是去拜见了白太夫人,大夫人将宴席上的诸事捡重要的说了,白太夫人便让孙媳妇和小娘子们都告退了,只留下两个儿媳说话。
  白太夫人这才一改孙女们面前普通老奶奶的形象,看向大夫人杨氏道:“听说金城公主也去了杨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和只和九娘说话?”
  大夫人点头,一脸凝重,“母亲,儿也担心这是咸池殿的意思。本来河北动乱使得王妃甄选的事宜推到了明年,然朝中依旧不平静。咱们家出了淑妃殿下,自是站在五殿下秦国公这边的。本来若是晋阳站在咱们这边,便算是有了丁太妃的支持。可如今人人都知咱们家和晋阳的关系,都知晋阳同咸池殿韦贵妃、楚玉殿朱昭媛走得近。而若九娘被咸池殿瞧中了,那可真是一团乱麻了。”
  白太夫人也觉得事情有些瞧不分明,倒是二夫人小白氏,撇嘴道:“阿嫂也说得太严重了些。只看三弟并不多见九娘便知他对这个嫡长女的态度了。再则,金城今日的举动说不定就是故意的误导咱们呢?韦贵妃便是有意替赵王择妃,也不会是九娘呀。听说韦贵妃最看好的乃是柴家的小娘子呢,柴家的那老祖宗德阳大长公主还在,还有一位靖边侯,比起三弟来,他可是手握西陲重军,又是皇后娘娘的外家。咸池殿便是瞧中了九娘,最多也就是个有封号的夫人罢了。”
  近来小白氏的心情很不好,不是因为柳宽新得了两个美人。她不高兴的是九娘一回府,杨氏就处处高看一眼,倒是将她的六娘和八娘都压了一筹、小白氏没有太多的心眼,却是个疼爱孩子的母亲,耳边听了几次杨氏对柳蘅的宽厚,心底就有些不忿。
  白太夫人虽不太喜欢柳蘅,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女,是自己的血脉。听了侄女这话很不高兴,冷声道:“九娘做了侧室你这个伯娘的颜面就好看了?你阿嫂方才的话竟然还没有懂,真是没有脑子!”
  小白氏脸色一红,只是她深知自己这婆母兼姑母的性子,平时一副旬寻常老人的样子,但是动怒起来却是半点情面也没有的,便垂首认错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杨氏虽不喜小白氏的掐尖要强,但她知道若没有小白氏的无能,也衬不出她这个嫡长媳的长处来。便出声劝道:“母亲,二弟妹的话虽糙了些却也在理。儿今日听我娘家阿娘话中露出的意思,宗室里格外高看一眼德阳大长公主的。柴家的女儿归了谁家,宗室便不会像如今这般没有偏颇了。”
  白太夫人在长安城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父亲、丈夫、儿子都是为官之人,对朝中这些事情也不像普通妇人那般一直半解的。她只一想,就清楚了,问大夫人道:“今日吴国公可是去了杨家?金城话里还露出将九娘和吴国公一起说的意思?”
  大夫人一点就透,惊讶道:“母亲的意思,即便咸池殿里有意拉拢三弟,也不过是故意糊弄咱们的?九娘若是归于吴国公,即便咱们家和三弟不重视九娘,行事起来还有有些顾忌的。咸池殿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小白氏却不太明白,她看向太夫人又看了看大夫人,不是说韦贵妃想给赵王聘哪家的小娘子为王妃吗?怎么就扯到了吴国公的身上?
  白太夫人也从没有指望过次媳聪明起来,放松下来靠在美人靠上,“咸池殿必是这样的意图。所以咱们家到底如何待九娘的,老三如何待九娘的,让府中的奴仆们闭紧了嘴巴,便是有人来打听,只说她是府中娘子们中最得咱们喜欢的就是了。便让咸池殿自去打算,咱们稳稳当当的便不会有事的。倒是宫里头淑妃那儿,你后日进宫去和淑妃说透了,不必担心家里。”
  杨氏知道柳淑妃是个比太夫人还要有成算的,多余的话说出来反倒不美了,她忙应了。一边的小白氏却是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母亲,难道看着韦贵妃和赵王去谋划?若是真娶了柴家的小娘子可就坏了呀。还不如咱们家的小娘子嫁去呢……”
  白太夫人横了一眼小白氏,见她闭嘴了也不多说什么,摆手让她和大夫人去下去了,才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老仆妇何媪道:“若是当初晓得这么多事,怎么也不能答应雨娘让她嫁与尚是越王的圣人……”
  何媪伺候了白太夫人一辈子,算得上是世上最了解太夫人心思的人,低声劝道:“当初谁能想到皇后不但没有一病而去,还拖了这么多年呢?咱们家殿下当初嫁给越王为夫人,可是柴家同意的。谁知他们家转眼就背盟弃约,韦家女也进了王府。这么多年了,受委屈的可是咱们家的殿下呢。太夫人就不心疼么?”
  白太夫人老眼中闪过锐利的光来,“正是心疼雨娘,我才由着大郎去折腾,才让三郎娶了晋阳。却不想皇帝这般冷心冷清,而晋阳又如此无用。幸好三郎还算争气,不然他若是废了,我就真没有面目去见夫君了。九娘长得像她的生母,三郎不耐烦见她,我也不耐烦见她,你一会儿去同阿方说说,让九娘没事别往我这边走动。”
  何媪想起了当年的三夫人王氏,这么多年了她也不曾见过有女子比王氏更美更耀眼了,可惜了却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她暗叹息了一声,但对柳蘅却是没有半分通融,不但将太夫人的意思说了,还特地叮嘱方媪拘紧些柳蘅。
  柳蘅对这些事儿自然是不太清楚的,她深觉自己对长安的社交界所知太少了,便让阿桃多多和柳芙等人的婢女多打听一些。其余日子里,多是和姐妹们一道跟着夫子或是学半日的诗书、或是学琴、学画等,再半日则是说说话赏赏花,做做针线等,倒也悠闲。唯一让她不满的是,她不被允许去探望寄住在杜家的舅母和王映华,只得让阿杏收拾了几样好的药材和东西送了过去。她没有想到,隔日里舅母杜氏竟亲自过来了柳家。
作者有话要说:  抱头,这是补昨天夜间的更新,昨天下班依旧很晚,幸好今天放假,我一会儿继续码下面的一章。
  PS:看到有妹子留言说柳家人欺负女主,公主也欺负女主,其实不是的。柳家上下都没有将柳蘅放在眼里,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多了个吃饭的人罢了,算不了什么。至于金城公主,算是晋阳长公主黑化的诱因,也是前世今生推动女主命运的大推手之一。
  再再PS:本章的名字来自唐代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运命唯所遇

  杜氏娘家父亲已经不在了,如今当家的乃是同胞兄长杜引,他此时任着六品的吏部书令史,虽则官位不高,但因在吏部当差,故而在中低级官吏之中算得上显贵了,加之出身京兆杜氏,并非一般寒门士子出身,故而杜家在长安城西的宅子位于崇化坊,这里离西市以及延平门不远,宅子还不小差不多四进半了,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里算是很不错的宅子了。
  对于胞妹带着外甥与外甥女来投靠,杜引自是没有二话的,还亲口对着妻儿都嘱咐不可怠慢了妹妹母子三人,故而杜引的妻子秦氏对杜氏和王卓母子三人还算殷勤相待。
  今日里因王映华脸上的伤疤日渐变浅,扑了粉后更是看不出来,王映华如今虽不及变故前的活泼开朗,却也不是整个人丢了魂一样。而杜引又替王卓寻了极为有学问的先生教导王卓读书,儿女都不用操心了,杜氏便想起柳蘅来,当日进了长安城时,并不曾去柳家拜访,又听嫂子秦氏说起了杨府金城公主一事,她有些担心,便往柳府送了帖子,第二日就上门来了。
  因为王家遭了祸,故而杜氏虽是上门做客,但衣着打扮颇为素淡。先是去白太夫人那里问了安,只得了两句淡淡的劝慰。
  大夫人领着杜氏出了鹤龄院,带着歉意道:“太夫人这几年念经诵佛,已不多见客了,且年岁渐长听不得惨烈之事,亲家太夫人委实去得可惜了。”
  杜氏心知白太夫人不过是不耐烦应酬自己罢了,面上却是明白之色,“太夫人的慈心我是明白的,倒是我扰了太夫人的清静有些过意不去呢。”
  “自家亲戚,何须说得这般外道?倒是九娘这孩子,被你们家太夫人教导得不错,如今府里上上下下都赞说她同府里长大的小娘子没有什么两样了呢。”大夫人客客气气地说着,她早在儿子柳钧口中听出了王家的一些不妥之事来,心里自是鄙夷的,如今虽面上不露,但是对杨氏却着实多了一份轻忽来。
  杜氏也是人精,哪里看不出大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