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贵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他不在京中无法自辩,想个法子定了他的罪再说。

晚间罗承固从宫中当值出来,径自去了徐次辅家中,至天黑回来后向忧心忡忡的沈夫人道:“母亲不必惊惧,咱们家行得正坐得端,不怕那些跳梁小丑上蹿下跳的,只要父亲接到鞑靼的使团,回程的路上应当就无事了。”

沈夫人点了点头,只要罗文简离了边关,皇帝还有什么好忌讳的呢,只是边关那十几万视罗文简如父的将士终究是要失望了。

罗承固安抚了沈夫人又送阿林回*园,然后才回了自己的院子。如今父亲与弟弟皆孤身在外,且不说皇帝会不会一时发昏要治罪,只要有心人在皇帝的默许下来一次暗杀说不定就万事皆休。罗承固回去时元哥儿已经睡下,黄氏还在等下做针线等着他,罗承固照旧安抚了黄氏,转回前院与一众幕僚商议去了。

天边微亮,罗承固骑马去了罗府老宅见伯父罗文彦,确保了大房不会在背后捅刀子,罗承固多少放松了一点。如今是靖国公府最艰难的时候,多少功臣最后冤死于皇帝的一时疑心之下,历朝历代皆不能免,若是罗文简能够活着回来为自己辩解,最后靖国公府无事的可能性更大。

总而言之,如今靖国公府的命运寄托在皇帝的一念之间,更寄托在罗文简身上,若是他死在外面,不消说靖国公府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全家流放都是轻的,若是他能回来,凭着那几年与皇帝在一起出生入死,再将手中军权全部交出去,十成里有九成不会有事。

虽说军权是靖国公府发家的倚仗,但是如今却成了催命符,不扔也得扔了。好在京中不缺无实权的勋贵,不过是混日子罢了,总比丢了性命好。

罗承固照旧去宫中当值,他的一众兄弟也并没有对他敬而远之,有了什么消息反而偷偷的告诉他,帮助不小。

虽然靖国公府愈发安静,阿林的生意却是照做,但是本打算开的罗记分店终究是暂时推后了。在阿林的心里,父兄都是无所不能的人物,这一点挫折自然可以度过。

靖国公府危如累卵,双卿照着府里众人的身量悄悄的准备了几件粗布衣裳,又缝了些散碎银子和银票在里面,若是真的有官兵上门抓人,说不定还有机会逃走。其实双卿不止一次的想过,那时皇帝劝罗文简接府中女眷回京便是为了留个人质,如果罗家二房都在边关,俨然裂土封王,还怕谁来?

时值初秋,阿林的悦然庄办了第一次的针对会员新品发布会,因为会员的门槛较高,人数便少得可怜,除了意料之中的小郡主和不能亲自来的单珍珠外,只有两个出身皇商之家的姑娘财大气粗,一举成为了会员。

不过这第一次的发布会办完,估计以后的会员会越来越多,要知道多少人绞尽脑汁与皇亲拉关系,只要买衣裳就能与小郡主一起聚会,多么便宜的事!小郡主只顾着挑选新衣,还不知阿林已经将她当做了摇钱树。

这天晚间下起了蒙蒙细雨,翌日起床时雨势越来越大。阿林照旧去了丰乐堂陪着沈夫人,省得她左思右想的生了病。午饭时黄氏和双卿都带了孩子来丰乐堂用饭,外院突然传进来一封急信,说是不知谁送来的。

沈夫人放下筷子将信拆开,只看得一眼就浑身一震,失声叫道:“快!快命人叫大少爷回来!”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零六回 有惊无险

下午未到申时,靖国公府余下的一百多家将都乔装打扮了,有的像管事,有的像商人,三三两两骑马出了城门,纵然夜间雨势未减,也都丝毫没有停歇,一路朝着边关疾驰而去。

二更时分,阿林去小佛堂劝沈夫人回房歇息,好说歹说才劝得她从蒲团上起来。小佛堂设在丰乐堂后院,是独立的三间房,阿林扶着沈夫人从回廊经过,细雨斜斜飘落在回廊上,沾湿了裙角。

即便阿林对罗文简信心百倍,可此时也说不出什么安慰沈夫人的话来,只因那封沈灏送来的密信内容着实令人心悸:“靖国公将于飞度谷被围,速救!”

飞度谷位于大周朝国界线上,是此次迎接鞑靼使团的必经之路,算着日子罗文简差不多就是这两日经过飞度谷,前往边界迎接鞑靼使团。因飞度谷位于群山之中,地理位置险要,便聚集了一帮强盗,专靠打劫过路商人为生,但是之前被罗文简带兵围剿过几次,已是安分得多了,却不知这次到底是什么情况。

沈夫人在源州生活了二十多年,自然知道飞度谷的地形,纵然是千军万马,若是在飞度谷被人包围,也是十死一生,更何况罗文简只带了二百家将?因此等罗承固交代好了事情,沈夫人便默默的去了小佛堂,以往罗文简父子出征,她便是每日都在佛堂消耗时日,如今忧心忡忡,便把家事交予黄氏,自己从早到晚在小佛堂念经,全府上下也都吃起了斋。

过了十几日,仍旧没有一个人回来送信,京里却突然开始疯传靖国公罗文简过飞度谷时被强盗杀害,连次子罗承屿也没有幸免的消息。据说这消息是西边来的客商带到京城的,说得有鼻子有眼,把罗文简与那帮强盗的宿仇说得头头是道,言下之意罗文简这是被强盗寻仇埋伏了。

沈夫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反而镇定了下来。面对上门来明着是安慰,实则看笑话的大太太秦氏也毫不客气,三言两语便赶出了二门。

本来罗承固的脸一日黑似一日,听说了罗文简和罗承屿的“死讯”后也意外的淡定了许多。十几日过去,若是罗文简已死,靖国公府早就从家将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了,后派出去的一百多家将早有准备,绝不会牺牲得一个不剩。如今家将们一点消息也无,定然是跟在罗文简身边,听从他的号令。况且罗文简即便战死。得知消息的客商只怕还走在半路上呢。只有六百里加急才会有这么快的效率罢。

这突然冒出来的消息显然是针对沈夫人等人的。若是没能暗算罗文简成功,说不定这些妇孺之辈猛然间听闻“死讯”会乱了阵脚,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这天皇帝在晚膳后急召严首辅几人进宫。大发雷霆,指责他们未经自己同意就召集人手埋伏罗文简,结果埋伏也不成功,现在彻底失去了罗文简的踪迹。

显然,皇帝生气的并非严首辅指使人埋伏罗文简,而是埋伏不成功也便罢了,如今还失去了罗文简的踪迹。边关的十几万将士殷殷期盼着罗家人的回归,甚至连当年与鞑靼的结盟也是罗文简父子亲身涉险,去往草原深处求得鞑靼援兵。

严首辅派人去飞度谷埋伏罗文简之事是皇帝默许了的。可他现在却变作了现成的替罪羊。如果罗文简发现端倪,然后活着回到京城要求皇帝给个交代,那么严首辅几人很难说还能不能保住项上人头。不过皇帝的反应自然早就在严首辅的预料之中,战战兢兢的等皇帝发完火,严首辅道:“皇上息怒。为今之计只有将靖国公的家眷接进宫来,防着她们私自逃出京城,到时候才是真的放虎归山。”

皇帝闻言皱眉沉思,将靖国公的家眷接进宫里听上去是个万无一失的好主意。罗文简将他的家人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如果听说他的妻女孙辈都在宫里做人质,绝不会再有半分反叛之意……

若是徐次辅此时在场,定会当场反驳,向皇帝说明这主意糟得不能再糟了。如今情势未明,贸然将靖国公的家眷接进宫当做人质,必定会引起罗文简及罗家一派武将的不满——别的不说,京郊大营可还有好几个罗文简的参将在领兵,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视。且此举相当于撕破了脸,以后再想与罗文简修好就难上加难了。

误导皇帝做出错误的决定正是严首辅一派的目的,掌握一支十几万人的军队将会有多大的权力,相应的又会带来多大的利益。这么大的权力和利益只有罗家一派的武将才能分一杯羹,旁的有心人自然是看了眼红的。

罗文简活了大半辈子,也懂得这些,只是他绝不会从将士们身上谋取私利,自然更不许旁人插一只手进来,将他的军队搞乱,而这也正是罗家军为什么是姓罗的原因。

正在皇帝犹豫之时,睿王陆昀突然求见。皇帝正是心烦意乱之时,哪里有空见他,便挥手叫太监打发他走。

过得一时大殿外喧嚷起来,陆昀手中拿着一大片污迹斑斑的布,强行闯了进来,快步走到皇帝面前行了一礼,道:“这是靖国公自边关送回的血书,请陛下过目!”

严首辅闻言一惊,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