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牛逼闪闪的日子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势对我方简直太有利了,我喊了一声,打,狠狠的打!沉甸甸的黄泥球,瞬间从玉米地里飞出来,打的玉米叶子刷刷作响。 

那几个高中生显然有点发蒙,还没清醒过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已经身中数弹。 

刚开战,朱小欢和朱小乐从玉米地深处钻出来,要求加入了战斗。原来,他俩一直埋伏在马路边的庄稼里。朱小欢仗义的讲,你们预谋打架的时候,杜晓东就通知了我们,大院就是一个整体,你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朱小欢不住的点头,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其实,我原本是想叫他俩的,可想到朱小欢鼻梁上的刀疤,往事历历在目,迟疑之后,我放弃了当初叫他们参战的想法。 

其中的一个高中生好像被打破了头,我估计是小伟他们干的,我甚至敢肯定,小伟一定在黄泥球中间加了石头。 

没等我分析出黄泥球还有什么成分的时候,又有一个高中生大叫着,低头捂着腿,呻吟不止。 

这时,我发现,小伟和杜晓东及朱小欢朱小乐,手里都拿着弹弓,一个个弓着腰,眯着一只眼睛,一边瞄准一边打呢。 

显然,他们并没有听我的话。 

和黄泥球相比,弹弓的威力还是巨大。小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斗。几个高中生没敢贸然进攻,冲着庄稼地里,喊了几句“好汉不吃眼前亏”之类的话,匆匆的骑车跑掉了。 

二战如果不是在广岛和长崎丢下两颗原子弹,小日本是不会投降的。在打扫战场时,小伟和我如此解释。小伟还说,之所以用弹弓,是怕敌强我弱,打不赢的仗,还不如不打。这一仗的胜利,也算是升入初中后,给哥哥姐姐的见面礼。 

那一刻,我盯着小伟看了好久。他小时候淘气的模样,瞬间在眼前出现。说真的,我一下子感觉小伟长大了许多,并不是因为感激他帮我打的这一仗。 

两个小偷在陶林二的额头上,留下了一个缝了八针的伤疤。那个倒霉的高中生,在脑袋上平了陶林二的纪录。 

那小子住院的消息,当天晚上就传到我们耳朵里。陶叔叔和阿姨带着陶林红去了医院,给人家好顿陪不是。那家的父母在知道儿子和他同学的真相后,也狠狠的批评了自己的孩子,事情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陶林二得来的英雄称号,因为这次打架打了很大的折扣。 

那天晚上,我和陶林二都没敢回家。在家属院的地震棚附近,我和他斜坐在一块草地上,回想过去,憧憬未来。 

我问陶林二,哥们,后悔不?陶林二很坚决,后悔?不后悔。再说,你也是为了我姐才打的架,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我说我更不后悔,他们以后再也不敢欺负你姐了。 

边说话,边清楚的看着夜空,渐渐的,目光有点晶莹。突然发现,我们坐的地方,就是那天我和陶林红站的位置,更巧的是,这一天的月亮也很圆,大概也是个农历十五吧。 

历史真是惊人的巧合,我嘟囔一句。 

陶林二说,你说什么? 

我才醒过味来,打岔说,咱们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你想怎么办,是继续上学,还是当兵? 

和陶林红一年的林大牙,因为学习不好,没等初中毕业,就提前当兵走了。走的时候,把家里十几个蛐蛐罐恋恋不舍的给了我们,全然不知道,那年他的挚爱“红头金翅”是被我们用敌敌畏毒死的。如果他知道内情,我想说什么也不会这样做。 

陶林二很坚决的说,上学!我姐姐告诉我,多学点知识,将来到哪里都有用。 

我刚要说话,陶林二低声说,有人来了。果然,不远处,轻微的脚步声。我问了一句,谁? 

咳咳,来的人咳嗽起来,紧说别开枪啊,是我,是我!听着咳嗽声熟悉,原来,是小伟摸着黑找过来。一边走,一边顿挫有力的念念有词“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 

看到我和陶林二,小伟嘿嘿一笑,我就知道二哥和我哥在这呢,给! 

陶林二问,什么? 

馒头!没有糖的馒头,快点趁热吃吧,好不容易从家里偷出来两个。小伟看了我一眼,说,咱妈知道你打架的事了,到处找你,你还是等风声小了点,再回家吧。 

你呢?我问小伟,你没事么? 

小伟说,我没承认有我,嘿。 

陶林二接过馒头,问我,哎,管那么多干什么,你不吃馒头?我说我不饿。陶林二没再继续让我,一个人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19 

我那个年龄,就肯为女孩去打架,只能证明这样一个道理:男人保护女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是天经地义的。男人在女人面前爱显摆,无论年龄大小,都是理所当然的。 

邓伯伯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我借用邓伯伯的话,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什么教育?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一怒为红颜,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付出的代价是,被爸爸关了一上午的禁闭,家里的小仓库临时充当了禁闭室。小伟依旧逃过一劫,不过,这次他没有挑最重的兵器,让妈妈来打我。在小伟看来,亲兄弟以后还是要共患难的。这是小伟的进步,我私下里想。 

为打仗的事,陶林红表面上一直说我们做的不对。当我能感觉到,她心里是高兴的。陶林红高兴,我也就高兴,就这么简单。 

初三那年春节,妈妈因为姥姥身体不好,由爸爸陪着去了北方更北的姥姥家。因为我要考高中,被拒绝一同前往,留在家里学习。小伟成了我的伴读,我看出来,他打心眼里愿意。为啥?自由了,可以不用担惊受怕的胡作非为了。 

那年,老杜和爸爸先后调了正营。作为搭档,爸妈不在家,老杜对我们弟兄两个颇为照顾。在我看来,这是其次,重要的是,老杜的确是从心里喜欢小伟。从几次叫我们去他家里吃饭,就可以看的出来。爸妈一走,老杜和小伟讲,你哥俩不要自己做饭吃,就来我们家,有什么吃什么。 

头一顿饭是在杜晓东家吃的,王阿姨正在给小伟织一件毛背心,吃饭的时候,在小伟背后比来比去。这让很有虚荣心的我,多少有点不自在。 

我开始妄想,如果去陶林红家,她妈妈也会给我织件毛衣。其实,我知道是白想。陶林红的妈妈也是军人,平时大大咧咧惯了。除了会做简单的饭菜以外,其他的诸如女红之类的什么也不会。不要说织毛衣的针,就是缝衣服的针也拿不稳。家里的活陶叔叔干的多,厨房里活动的身影,也大多是陶叔叔高大的身躯。 

真是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不爱红妆爱武装”,陶林红的妈妈,在比武场上却不让须眉,手枪打的贼准。一次军区副司令员来基层连队视察,听说陶妈妈的事迹,非要上靶场亲眼见识一番不可。好一个陶妈妈,袖子一撸,左右开弓,乒乒乓乓的,枪枪击中红心,好不威风。给副司令员高兴的直击掌叫好,连称女中豪杰。中午吃饭,当着陶叔叔的面,副司令员同志敬了一大碗白酒给陶妈妈,陶妈妈眉头没皱,干了!副司令员对陶叔叔说,老陶啊,我看家务活啊,你就多干点吧。 

陶林二不是摆弄茶叶,就是摆弄红茶菌,这一点,很象陶叔叔。陶叔叔并不介意别人这样认为,他说,有一个不象我的就可以了。这一个不象,说的是陶林红。 

陶林红告诉陶林二,让我和弟弟过去吃饭,我没去。 

小伟乐不得的一天三顿,都在别人家吃。我更喜欢自由一点,总感觉在人家吃饭别扭。看我一再坚持,小伟跟我回了家。 

回到家,我和小伟算是撒欢了,不会蒸馒头,那就炒饭吃。炒饭通通放鸡蛋,而且不是一个,后来干脆就直接炒鸡蛋吃。几天里,我和弟弟快乐的过着“奢侈”的生活。 

爸妈走的时候嘱咐,有只芦花鸡不下蛋了,可以杀了改善一下生活。 

小伟和我说,杀鸡比较麻烦,而且不一定会杀到好处。我说那怎么办,小伟说可以把鸡卖掉,然后用换来的钱买只烧鸡吃。 

卖鸡?我有点犹豫,谁卖啊,我问。 

你是大哥当然你卖啊,小伟恭维的说。 

得,免谈!我张不开这个口,你少在这个时候叫我大哥。我看小伟的时候,小伟正眯着眼睛,不怀好意的笑着。 

卖鸡的事还没讨论出个子丑卯酉,杜晓蕾又过来找,说晚上她爸妈让我们俩去她家吃饭。听说要卖鸡,杜晓蕾很兴奋,感觉这件事很有挑战性,脖子一扬,走,我陪你们俩去。 

我和小伟杜晓蕾讲,去是去啊,到时候你俩吆喝。小伟和杜晓蕾答应的干脆,一连说了十来个好。 

在去农贸市场的路上,芦花鸡在自行车后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