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前汉纪(汉)荀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复。何其刑之痛而不得理也。其除肉刑。有以易之。遂改定律。六月。诏除民田租。 

荀悦曰。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也。今汉民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彊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彊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彊也。今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富彊。夫土地者。天下之本也。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占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买卖由己。是自专地也。孝武时。董仲舒尝言宜限民占田。至哀帝时。乃限民占田。不得过三十顷。虽有其制。卒不得施行。然三十顷有不平矣。且夫井田之制。宜于民众之时。地广民稀。勿为可也。然欲废之于寡。立之于众。土地既富。列在豪彊。卒而规之。并有怨心。则生纷乱。制度难行。由是观之。若高帝初定天下。及光武中兴之后。民人稀少。立之易矣。就未悉备。井田之法。宜以口数占田。为立科限。民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民弱。以防兼并。且为制度张本。不亦宜乎。虽古今异制。损益随时。然纪纲大略。其致一也。本志曰。古者建步立亩。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一夫一妇。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交。守望相接。疾病相救。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更之。换易其处。其家众男为余夫。亦以口受田。如此。士工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人也。赋谓供车马兵士徒之役也。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田中不得有树。以妨五谷。力耕数芸。收获如寇盗之至。还庐种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畔。鸡豚狗豕。无失其时。女修蚕织。五十则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万二千五百户。比长位下士。自此已上。稍登一级。至乡为卿矣。于是闾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教。庠以行礼。而视化焉。春令民毕出于野。其诗云。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则冬毕入于邑。其诗云。嗟我父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春则出。民闾首平旦坐于右垄。比长坐于左垄。毕出而后归。夕亦如之。入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斑白不提挈。冬则民既入。妇人同巷。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功。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烛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是月余子。以在序室。八岁入小学。学六家四方五行书计之事。十五入大学。学先王礼乐。而知君臣之礼。其秀异者移乡学。学于庠序之异者移于国学。学乎小学。诸侯岁贡小学之异者。移于天子之学。学于太学。命曰造士。然后爵命焉。孟春之月。群后将散。行人振木铎以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故三年有成。成此功也。故王者三载考绩。三考黜陟。九年耕。余三年之食。进业日升。谓之升平。三升曰泰。二十七年。余九年食。谓之太平。而王业大成。刑措不用。王道兴矣。故语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书曰。天秩有礼。天罚有罪。故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罚而制五刑。建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众。众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故四井为邑。邑四为丘。丘十六井。有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干戈备具。是谓司马之法。一同百里。堤封万井。除山川坑堑城池邑居园囿街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此卿大夫菜地之大者。是谓百乘之家。一封三百六十六里。堤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井。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此诸侯之大者。谓之千乘之国。天子畿方千里。堤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戎马车徒干戈素具。春振旅以搜。夏茇舍以苗。秋治兵以狝。冬大阅以狩。皆于农隙以讲事焉。五国为属。属有长。十国为连。连有率。三十国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牧。牧有连。卒比年简车徒。卒正三年简舆徒。群牧五年大简舆徒。此先王制土定业。班民设教。立武足兵之太法也。上过渭桥。有人在桥下。乘舆马惊。捕之属廷尉。释之讯之。曰。远县人也。闻跸匿桥下久。已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犯跸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即令他马固不伤败我乎。释之奏曰。法者天子之所与。天下共之。今如重之。是法不信于民。廷尉天下之平。今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措其足乎。上曰善。廷尉当如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者。下廷尉。奏当弃市。上大怒曰。此人无道。乃盗先帝器。吾欲置之族矣。释之曰。法如是足矣。而有万一。愚人取长陵一坏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上乃许之。曰廷尉当如是也。释之以议法公平。甚重于朝廷。尝公卿大会。立庭中。有王生者年老矣。善为黄老言。以处士召见顾谓释之曰。为我结□。释之跪而结之。既罢。或以责王生。王生曰。吾老矣。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为名臣。故使结□。欲以重之。 

十四年冬。匈奴老上单于寇边。以十四万骑入萧关。杀北地都尉□邛。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起烽火通甘泉。上遣王将军屯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上亲劳军。勒兵车。令赐吏卒。上欲自征匈奴。群臣谏不听。皇太后固止之。乃止。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出塞。师还时。上辇过郎署。见郎署长冯唐。年七十余矣。问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对曰。臣赵人。上曰。吾居代时。尚食监高祛数谓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吾每啜食。意未尝不在钜鹿下也。父老知之。对曰。齐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臣大父赵时为将卒善廉颇。臣父为代郡将时善李牧。故知其为人也。上曰。嗟乎。吾得廉颇李牧之为将。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之。不能用。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众辱我。独无闲处也。何以言之。吾不能用也。唐谢因对曰。臣闻古之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自阃以内。寡人制之。自阃以外。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卒。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牧乃得展其智力。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疆秦。南距韩魏。当此之时赵几霸。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而杀李牧。是以为秦所灭。今臣闻魏尚为云中守。军市之租尽以给士卒。出私养钱。五月一杀牛。以飨士卒军人。是以匈奴远遁。不敢近云中之塞。虏尝大入。尚率车骑击之。所伤杀甚众。上功幕府。误差六级。文吏以法绳之。陛下下之吏。削爵罚及之。其赏不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由此言之。陛下虽得颇牧。弗能用也。上悦。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车骑士。至景帝时为楚相。卒为名臣。荀悦曰。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之十年不见省用。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岂不惜哉。夫以绛侯之忠。功存社稷。而犹见疑。不亦痛乎。夫知贤之难。用人不易。忠臣自古之难也。虽在明世。且犹若兹。而况乱君闇主者乎。然则屈原赴湘水。子胥鸱夷于江。安足恨哉。周勃质朴忠诚。高祖以为安刘氏者必勃也。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狼狈失据。块然囚执。俛首抚襟。屈于狱吏。岂不愍哉。夫忠臣之于其主。犹孝子之于其亲。尽心焉。尽力焉。进而喜。非贪位。退而忧。非怀宠。结志于心。慕恋不已。进得及时。乐行其道。故仲尼去鲁日迟迟而行。孟轲去齐三宿而后出境。彼诚仁圣之心。夫贾谊过湘水。吊屈原。恻怆恸怀。岂徒忿怨而已哉。与夫苟患失之者。异类殊意矣。及其傅梁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