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尊者阿迦曼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离开太久,我们会非常想念您。我们的心已经破碎

    了。」这就是村民泪汪汪地恳求尊者阿迦曼回来的哭喊

    声。男人、女人和小孩都呐喊着祈求他的哀悯,害怕他

    永远离开了他们。

    他在猜疑的恐惧和不满中来到了他们的村落,却在

    那些曾经指控他和他的同伴是伪装的老虎的人们的心碎

    的眼泪中离开了它。这真不愧是如来的追随者,他的责

    任就是清扫人们心里的污染,为他们自己和别人,把它

    们转变成无价之宝,这是基於慈悲的责任,绝不会由於

    别人的误解、怀疑或恶意而受到干扰。这样的慈悲在任

    何地方,都是痛苦众生的避风港和避难所。

 080懊悔不及

    080懊悔不及

    当听着他的叙述时,他的听众不禁想像着那些可怜

    的村民流泪的情景,他们不让尊者阿迦曼走又无法劝阻

    他,可怜地恳求他回去看他们。这样的人们,单纯而不

    任性,诚挚地受他感化,为了他将乐意地牺牲他们所有

    的一切。就像小孩子,亲切地依恋着他们的母亲或父亲

    ,他们抱着他的腿,拉着他的衣服,扭绞着他们的手,

    都为他迫在眉睫的离别而觉得他们的心好像真的破碎了

    一样。那里有他们为他清理的经行禅思步道和他们所盖

    的茅草屋,这是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对他而言也是最

    好的。

    从那时起就没有再看到他了,但这是因缘变迁的法

    则,它掌管着世间,它以生离死别的形式一再地自行显

    示着。料想得到,它是迟早一定会发生的,没有什麽力

    量可以违抗它的。至於尊者阿迦曼,不用劝阻他,虽然

    他知道自己的离别会引起村民的悲伤。(他已经把他们

    从罪过的思想中救出,并为他们建立了正道。)现在是

    他去完成任务的时候了,去帮助别人,像他们一样,能

    够被救渡的人,这是圣弟子的一个特点,在巴利经文中

    叫做「世间福田」—世间播种功德种子的最好田地。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佛教徒一个宝贵的教训,今日

    发生於佛教的事情,似乎有点像当时发生於尊者阿迦曼

    身上的事情。我们知道,佛教是如何沈默地被认为,比

    如说,被一群人,就像故事里的村民,认为是「一只伪

    装的老虎」,被他们自己的愚痴所误导而牺牲了。这可

    能导致一个公然(就跟暗地的一样)破坏佛法的企图,

    这个情况广泛地发生於佛教,如果整个佛教界宁愿冷淡

    地漠视和保持消极,将来就只有懊悔不及了。

 081给予既深又广的帮助

    081给予既深又广的帮助

    尊者长老阿迦曼的生活模式符合善逝(Sugato中

    译注:佛陀九种功德名号之一)的方式。垂直深入地,

    水平广泛地,他都给予无私的帮助。他在旷野森林隐居

    时,不仅给予山地居民开示,而且也开示那些肉眼所看

    不见的众生,例如鬼、魔、地居、空居天使和叫做婆罗

    门(中译注:梵天)的高级天使。而在城市里,任何他

    所住的地方,则有比丘和在家人,富有的和贫苦的,年

    轻的和年老的,都来亲近他。经过他长年的开示和训练

    ,那些献身实际法义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从他感人的

    开示和调教方式中得到利益,这并未包含无法计算的各

    种看不见的众生。如果说,在现代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

    像他那样,这并不夸张。

    当住在森林或山区时,山地居民就沐浴在午後他的

    开示辐射光中。入夜以後,他就肩负起回答和开示从各

    种识界而来的地居和空居天使的任务。这是如此深奥和

    艰难的任务,因此他的弟子中很少人能够帮得上他的忙

    ,这种开示的方式,完全不像对人类的教导,在教导人

    类方面,很明显的,有些弟子们还帮得上忙。他和这些

    肉眼所看不见的众生的关系,是构成他的协助事迹的一

    个必要部份,在描述他的生平时,这种关系是不可或缺

    和不能省略的。

 082明察秋毫的感化力

    082明察秋毫的感化力

    不久之前,作者去看一个阿迦尊者,他有很高的成

    就,是个远近驰名的禅师,他被几近全国的比丘、沙弥

    和在家弟子所尊敬。当时,他正在寺院里面跟一些比丘

    弟子谈话,作者也被欢迎和允许加入这个非正式的谈话

    ,我们谈了一些实际的话题,直到我们谈到尊者阿迦曼

    住在清迈旷野的一个遥远的村落,从清迈城走路大约二

    、叁天的距离。他的许多记事都非常地惊人和奇特,但

    这里只能记述其中一些。

    根据这个禅师说,无疑地尊者阿迦曼除了已经达到

    绝对的纯净之外,并具有好几项其他独特的能力,让他

    的弟子们立即尊敬、畏惧和感动。跟他住在一起的弟子

    们,除了自律於言语和行为之外,还必须严格地自律於

    思想和心境。

    「任何我所想的,对他都不是秘密,」这个禅师说

    :「我觉得好像日夜都被心意控制所约束着,否则,那

    些思想後来就经常会被我自己和别人所知道。但这是我

    个人的过错,因为我的心意喜欢跷课,你知道心意如何

    飞驰而过吗?它日夜的每一刻都在这样地闪现着,我经

    常心不在焉,那就是我经常被责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有些思想我都已经忘了,但他还能提醒我。」

    「他责备你吗?」作者问。

    「是的,有时候。」禅师回答:「但有时他只是警

    告我,拿我的思想作为开示我自己和别人的话题,我不

    禁感到惭愧。每当有别人在的时候,他就很少提到名字

    ,只是针对思想并解说它们是如何不当。」

    「你认为是什麽事让尊者阿迦曼责备你?」

    「每一件事!这方面我认为凡夫真是个冒失鬼,从

    不耽心自己思想的後果,我的情形就是那些他从不希望

    他的弟子去想的题目。那就是为什麽他要严厉地斥责我。」

    「你很害怕他吗?」

    「岂能不怕?身体看起来平静而不在乎,心里却抖

    着像什麽东西似的。有时,我甚至喘不过气来。那就是

    为什麽我不怀疑他知道每个思想的能力,他就好像在读

    一本书一样。

    「一天晚上,我正想着要到某地去看看不同的地方。第二天早上,当我去侍候尊者阿迦曼的时候,他立刻

    以那个想法做开示的话题,并禁止我到任何地方去,说

    他的开示要比到其他地方去更愉快。他似乎非常关心我

    的心意状况或者耽心它牺牲於罪恶的影响下。

    「他经常警告我和呵斥我,我非常害怕的就是日夜

    我都不能逃出他明察秋毫的眼力,每当我已经平静了我

    的心意时,似乎就好像他已经在监视着我了,好像他从

    来都不睡觉似的,有些晚上,我不敢去睡觉,因为我总

    觉得他正坐在我面前,一直注视着我。

    「你看,身心的每一刻都永远必须在严格的控制下

    ,当跟着他出去托钵时,我们全都不能没有念住,我们

    必须小心,不让心意闯出体外,否则,回到寺里,有时

    就在回程中,我们就会被强烈地指责。在这种律仪之下

    ,我们一定要开发念住,让心意日夜只穿梭於身体里面。但是在许多弟子的聚会里,每天至少会有一个人失控

    一两次,而你可以确定,当我们在集会聆听他的开示时

    ,它就像一个回力棒会回到它的主人那里。在他开示以

    後,我们通常和别人窃窃低语,为了找出那是谁,没多

    久就有人会承认他的错误,坦承刚才被指出的人就是他

    ,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在他的调教下严格地自律。」

 083毫不留情地打击我执

    083毫不留情地打击我执

    第一次,这位禅师到达清迈时,就去住在伽地浪格

    寺,他在那里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