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道:“瞎扯淡!你说什么是佛?人言人殊,这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叶昊天见现场的形势几乎失控,探手将地藏三宝之一的佛磬取了出来,轻轻一叩,顿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声音虽然不大,却能直透众人心底,台下的人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叶昊天声音宏亮地自问自答:“什么是佛?佛就是‘已经觉悟的人’。明白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彻证寂然不动、光明遍照的觉性,能够远离烦恼,朗然大觉,就称为佛。”说完这几句话,他再次叩击两下佛磬。

磬声入耳,台下近乎一半人陷入了沉思,不过还有一半人在大呼小叫:“这道理谁不懂?可是谁又能真的成佛?我看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根本无法炼成。”

叶昊天不理众人的发难,接着道:“佛的本质是一颗佛心,修佛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了那颗恒久至上的佛心。佛法最主要的内容,在于教导人们息下生灭妄心,体悟本来不生不灭、无实无虚、无忧无虑的真心——常住真心。换句话说,是要人们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也就是明心见性!”

他一边说一边在台上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敲击佛磬一下,没多久台下的听众逐渐安静下来,还在吵嚷的人越来越少。那些人大概魔性较深,极难一下子静下心来。

叶昊天努力回忆在九华净土所得到的关于佛家的记忆,同时回味自己读过的所有佛教经典,毫不停留地接着说道:“佛心究竟是什么东西?佛心是佛家修行的果子,它包括戒、定、慧三层境界。这是修习佛法的总则,一切佛法都不离戒、定、慧。清净无染就是戒;寂然不动就是定;观照无碍就是慧。

如果将佛比作一棵树,戒便是树根,定是树干,慧就是树上开的花儿。

如果将修佛比作祛除心魔,戒就如防贼,定如缚贼,慧则如杀贼。

所以说要想修佛,第一步必须打好‘戒’的根基。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就是戒!”

这时台下有人在指指点点大声讥讽:“看看!支那人不知变通,佛经上说什么就是什么?连一点自己的体悟也没有!”

叶昊天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微笑着将监天神尺取了出来,运起功力迎风抖了两下。

那些台下站着吵嚷不停的人顿时矮了一截,仿佛小孩子说谎被父母忽然揭破一般,心里顿时有些慌乱。

台上另一边坐着的老僧却觉得心中一阵悸动,整个人都变得惶惶不安起来。

叶昊天拍着监天尺沉声问道:“大家知道我手里是什么东西?这是一把戒尺,是来此途中经由普陀山时一位高僧给我的戒律之尺。它提醒我时刻警戒内心的妄念。

什么是戒?戒是‘正顺的解脱之本’,也是‘无上菩提本’。

戒如大地,如房之基,房子建得牢不牢,就看地基挖得够不够深。

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昔年世尊入灭前弟子问:‘您老走后我们依靠谁?’

吾佛慈悲教示:‘以戒为师’!”

直到这时,台下众人才逐渐安定下来,叶昊天的讲经也变得相对容易了很多,只听他从容阐述道:“持戒能使我们散乱的心获得安定。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戒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佛家看来,人在世间,其地位之高下,不在于他的种族是否尊贵,色相是否庄严,更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于他有无崇高的德行,有无修持的佛心。一个没有戒、定、慧的人,纵使他富可敌国,外表端严,在佛看来,与禽兽相差无几!相反的,一个能够严守净戒,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算他地位卑微,没什么见闻,依旧可尊为人间胜士,值得每个人敬重!”

听到这里,忽有一人从台后远远的地方站起身来,大声反驳道:“持戒是对人性的束缚。佛教的戒条那么多!碍手碍脚!好好的‘自由人’不做,偏偏找来戒绳,把自己绑得死死的,这种事我们大和民族做不来!也不屑做!”

叶昊天定睛一看,发现说话的竟然是手下败将木谷虚,看来他前日输棋所受的重创已经无碍了,只不过觉得没有面子,所以才坐得那么远。

叶昊天左手拿着佛磬,右手握着监天尺,以尺轻击佛磬,发现随着节奏的高低起伏,竟能自成曲调,俨然是一首《大悲咒》。

他心中高兴,口中说道:“木谷先生所言乍听似乎有理,然而实情并非如此。先生以为戒律是一种束缚,用一种烦恼的心来对待佛的戒律,这种心态首先是不正确的。

受戒有很多好处。戒律其实是佛对我们无明众生一种最好的保护。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佛陀曾经说过:‘有戒的地方就有光明,有戒的地方就等于有我在。’随着大家的修持,渐渐地一路行来,才能体会出守戒的庄严与神圣,感觉到守戒的清凉与自在,才知道佛当时制戒的苦心!”

说完这段话,他将监天尺在佛磬上用力敲击了两下,作为乐曲的结束。悠扬的磬音远远地传开去,引得树林中成群的鸟雀振羽欢呼。

这段经文虽然长,却有美妙的佛曲贯穿始终,因此台下坐着的人大都听得很舒服,仿佛从又闷又热的黄梅雨季来到了凉爽的中秋,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处不爽快。就连木谷虚也没有继续反驳,而是若有所思缓缓坐了下去。

台上的老僧却如受重创,手足筋肉不由自主地跳个不停,又痛又麻的感觉始终压抑着他,令他几乎想跳下高台赶紧逃走。

叶昊天奏完一曲,又接着演奏了一曲《晨钟暮鼓》,同时接着讲经:“戒如明月,月亮代表了清凉、幽静,同时也代表了光明与智慧。明月在暗夜中放出皎洁的清辉,指引夜归人一条明路。戒也是如此,一个持戒严谨的人,绝对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事,不会去伤害他人,造成别人的不便。谨守净戒的行者身上必散发出一股庄严、清凉的芳香!”

这时,台下一直傲然端坐的足利义满忽然发难:“你说了这么多,不过是说加强修持,做个好人而已。要做谦谦君子,贵国的儒家似乎比佛教还好,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信封佛教?我关心的不是做什么君子,而是如何才能提高功力!作为武士,没有功力一切都是扯淡!”

听了这些话,台下本已安静的众人再次躁动起来。

叶昊天加强了功力催动监天神尺,将尺中凝结的上百亿的佛心和儒家的浩然正气散发出去,把整个下鸭神社都笼罩其中,同时朗声答道:“修佛与修儒并不一样。修佛讲究的是佛心;修儒则追求儒功。戒和世间的善行也有很多差别,平常的善行你只有去做了才有功德,不做就没有。而你得到戒体之后,只要不犯戒,即便吃饭、睡觉也一样在增长佛心,因为持戒本身就是佛果之一,是戒、定、慧三佛果中层次较低的部分。

佛心能够转化为功力!和尚不练武而功力高强,菩萨个个法力无边,就在于他们拥有无上的佛心!所以即使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功力,也应该走戒定慧的正道!”

听了这番话,台下的很多人都呆住了,不少人甚至叫起好来:“说得不错,可惜听到太晚了!”

不知何时,附近的林间梢头渐渐聚集了一些飞鸟,全都目注叶昊天频频点头,似乎听懂了他的话语,一副深有感触的样子。

叶昊天再次举起监天尺,略加了几分力量,一下又一下单调地敲击着佛磬,同时加重了语气道:“贵国崇尚天性自然,这本身并不是坏事。然而身为佛子就不能将戒律抛在一边。据我所知,唐代僧人鉴真曾在贵国确立了严格的戒律,但随着时间推移,戒律之正法渐被忽略,目前已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僧人聚集在寺院的戒坛周围闲逛。他们对大小戒律一无所知,饮酒、娶妻、淫乱、做生意、置财产,同世俗民众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

说到这里他再度提高了声音,用近乎于喝斥的声音厉声道:“贵国有些所谓的佛众只知道念诵‘阿弥陀佛’。他们说‘玩乐、置产并不违背佛经教义;私通和吃荤也并非往生净土的障碍;末世持戒是市中之虎,应该为人所恐惧,为人所僧恶。’

‘如果一个吃鱼的人可以往生净土,那么一只猴子就肯定可以往生净土。一个人吃不吃鱼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念阿弥陀佛的人是注定要往生净土的。’于是他们杀人如草芥,淫荡不知耻。这些人哪里是佛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