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纷纷摇头,没有一个人听说过其中的细节。

风先生略微稳定了自己的情绪,脸上增添了一抹愁容,缓缓说道:“那些酒便唤作‘女儿酒’,又名女儿红,每坛都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最香醇的两坛分别叫做‘夷光’、‘郑旦’。吴王饮了美酒之后问起酒名的来历,随后才有了西施赴吴!”

众人都心中一沉,知道随后而来的必将是西施的故事,于是无不屏住呼吸听他讲述。

风先生似乎喝得多了些,面上的愁容被酒色掩盖,渐渐变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地说道:“那一日,苎箩村东头施家的女儿夷光提着重重的竹篮,走到若耶溪边浣纱。

苎箩村以盛产苎麻而闻名,从山上采下的苎麻,先打散纤维纺成麻纱,村里的女孩子们,每天要提着十余斤重的粗麻纱到若耶溪边淙洗干净后,才能织成麻布作衣服。

苎麻又粗又硬,淙纱的女孩子们,经常会被扎伤手,一不小心就是一道血痕。秋天的若耶溪水一日寒似一日,冷得刺骨,洗得半晌,似乎手都麻得不似自己的了。

夷光她自小体弱,更有一种心口疼的毛病。因此她浣纱总比别人慢些。

傍晚,她终于洗完最后一团纱,刚刚站起身来,忽然一阵熟悉的痛感传来,她习惯性地捂住心口下方,抬头看着天上的云彩。

天边一片晚霞,红得耀眼,映得她的脸也一片红艳。

若耶溪边,晚霞映着她那轻颦的丽容,早已经落入有心人的眼中了。

一个身着锦衣的青年男子上前一步,扶住了她:‘姑娘小心。’这边已经帮着她提起了竹篮。

夷光回头,不禁脸一红,眼前的青年男子这样的衣着,这样的容貌举止,她一个生于小山村的姑娘,何曾见过这样的人物,不禁吓得低下了头。

锦衣男子的眼光停在她的面上:‘姑娘,你好美,你叫什么名字?’

夷光红着脸退了一步:‘我姓施,名夷光,住在村西头,所以大家都叫我西施。’

锦衣人眼睛一亮:‘西施——果然名不虚传,绝代佳人,倾国倾城。’

夷光看着对方,感到面前这人的眼睛里有一种令她害怕的东西:‘你是什么人?’

锦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越国大夫范蠡。’

夷光顿觉耳边轰地一声,眼前的男子,身上顿时散发出一层层的光环来。范蠡大夫,越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自楚国的奇男子,聪明绝顶的人,随越王入吴为奴三年,成功地使越王自吴国脱险回来,重建宗庙。想不到这个传奇人物竟站在自己的面前,想不到他竟是如此的年轻英俊,温文尔雅。

一个浣纱女的命运,自此改变。

西施随后被送到京城,在越王宫中学习各种宫廷的礼仪和服侍君王的方法,三年之后被送往吴国。送行的便是大夫范蠡。

此时的西施再非先前溪边浣纱时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

她本来就极美,此时更是光彩照人、明艳不可方物,一颦一笑都有着莫大的魔力。

那种美丽可以说是千年难见的惊艳,令人神魂颠倒,食不甘味。

连阅历极丰的范蠡也看得痴了,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爱上了她,好生后悔三年前将她举荐给越王勾践。

西施也一直没有忘怀初次见到范蠡的情景。她也同样对聪慧贤明的范蠡十分钦慕。

从越国到姑苏,每走一天,两人的心都更加贴近一分。短短的半月行程很快结束了,两人虽然没有山盟海誓,却已是心心相印。

眼看就要到吴国都城。范蠡牵着西施的手又痛又恨,又怜又惜,依依难舍,伤心欲绝:‘罢了,阿施,跟我逃走吧。’

西施眼泪汪汪,然而神态却很坚决:‘越国百姓日子好苦,我不能走。先生之情,但愿来世再报!’

随后她便入了馆娃宫……一入宫门深入海,从此范郎是故人……”

说到这里,风先生语声断续,连呼吸也变得极为艰难起来。

叶昊天和兰儿早已知道风先生就是范蠡,虽然没有觉得十分奇怪,但也为美丽的故事吸引住了。

王爷、王妃和殷东平都听得迷迷糊糊,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前说话之人就是范蠡本人。

兰儿见风先生停了下来,连忙在旁边提醒道:“后来呢?西施是怎么逃出来的?范蠡又是何时开始修仙的?”

风先生也清楚叶昊天和兰儿知道自己的来历。因此他没有刻意隐瞒,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接着说道:“范蠡一向自诩为大丈夫,一直到三十岁时都没有把儿女之情放在心上。西施赴吴的那一年他三十一岁,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终于明白什么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宝贵。

一想起西施进入馆娃宫前凄婉的笑容,范蠡就觉得仿佛有一根针刺在心里,可是他只是个文弱书生,虽然有奇计在身也无法再见到西施一面。

那时他无比灰心、万分沮丧,百无良策,只能竭尽全力协助越王勾践,希望早日打败吴国,好将西施救出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直到有一天,他听说越国山阴南林有一位仙子,‘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却酷爱击剑,剑法独具一格,连当世闻名的剑客袁公都甘拜下风。于是他费尽心机、不辞劳苦终于找到了那位仙子,诚恳地邀其出山。

仙子果然到了越国,向越国兵将传授了二十四式越女剑法,还将一本练气击剑的小册子交给了范蠡。范蠡一见之下叹为观止,书上分明写着:‘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从那以后范蠡便对修仙养气、习武击剑着了迷。他遍访名山,广求名师,功力进境一日千里。

又过了五年,越国大举反攻,吴国节节败退。

范蠡趁乱之际闯入馆娃宫去寻西施,然而令他无比痛苦的是:西施刚刚被逼服下断肠草、鹤顶红、墨蛛汁、孔雀胆、碧蚕丝等九种剧毒之品!她只剩下最后一口气,说了一句话之后便昏迷不醒:‘相公,我终于等到你了……”

范蠡心痛之极,急忙一面护住西施的心脉,一面抱着她飞速去找当世神医扁三鹊。

扁神医就住在太湖中的石公山,距离馆娃宫不过三、四十里。

等到范蠡飞快地赶到石公山的时候,扁三鹊只瞄了一眼便道:‘人都死过了,你还来干啥?’

范蠡听了如闻晴天霹雳,低头看时,果然西施已经没有气了。

那时也是夕阳无语、霞光漫天的时候,他木木地抱着西施站在石公山上,眼前尽是一片血红,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什么都感觉不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身后有人道:‘唉!看你如此深情,我就帮你一把,全当是画饼充饥吧!’

回头看时却见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取下身上的一个葫芦,以手指天,口中念念有词,时候不大,但见一缕彩霞从天边飘来,在西施身上绕了一圈之后,缓缓进入葫芦之中。

老者将葫芦盖紧,然后递在范蠡手中,说道:‘我教你几句口诀,你以后每日念诵,可保她的灵魂长存不散。每年的正月十五日,还可以唤出来说一会儿话。唉,我也不知这样帮你到底是对还是不对,逆天而为,画饼充饥,这其实不亚于沉重的枷锁,今后你别想有一分安宁了。’

范蠡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对着老者感激涕零。

老者临行之前还断断续续地说了一些话:‘如果……能收齐灵药,同时借得九天坤鼎……或许还有转机……难如登天啊!’

范蠡听得糊里糊涂,还想再问时,那老者已经去远了。”

说到这里,风先生悄悄停下来,神态迷惘,似乎还在回忆当时的情景。

众人都听得如痴如醉,完全被故事迷住了。

王爷和王妃很想问他:“你是如何知道得那么详细的?你是谁?”

殷东平已经大体猜出风先生的来历了,所以他只是惊异地看着对方,感到简直难以置信。

兰儿如在梦中,犹自问道:“后来呢?不是说范蠡到了齐国,又到了陶吗?”

风先生接着答道:“那时范蠡神功未成,不得不四处飘零,希望能找到升仙的方法,同时能找人问一问什么是九天坤鼎。无奈走过了很多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他在齐国和陶呆的时间较长,是因为听说那里仙迹甚多的缘故。

他不但自己寻找隐士奇人,还请人帮忙寻找。求人不能无礼,于是他买卖货物赚点小钱,结果却无心插柳成了富商。

功夫不费有心人。二十年后,他终于找到了帝喾之师赤松子修仙的地方。百年之后,他到了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