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斯科城外的堡垒建得更为坚固;其中又以萨克萨瓦曼古堡最为有名。
〃萨克萨瓦曼〃;在奇楚阿语中是〃山鹰〃的意思。这座无比雄伟的古堡确实象一只矫健的巨鹰兀立在库斯科城以北海拔3700米的高山之巅;远远望去;蔚为壮观。萨克萨瓦曼古堡占地约4平方公里;主体由里外三层围墙组成;围墙全用巨石砌成;高18米;最外面的那道围墙全长达540米。围墙象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在岭坡之间;而且墙身不是平直的;而是呈锯齿状;共有66个突出的锐角形墙垛;墙垛上的士兵可以利用这种阵地交叉投掷标枪射杀敌人。进入古堡的台阶全用整块巨石铺砌而成;全长达800米。古堡内还建有塔楼、房屋、地下走廊与地下水道。总之;萨克萨瓦曼古堡是一座设备
齐全、攻防兼具的军事要塞。
萨克萨瓦曼古堡建筑工程异常浩大;建筑技艺也十分精湛。整个古堡的建筑用了30多万块石料;而且每块都是重量数以吨计的巨石。最大的一块长八米;宽4。2米;厚3。6米;重量超过200吨!石块不仅重;而且加工相当精细。垒成石墙的石块之间未用灰浆粘合;但是缝隙细如发丝;连手指也摸不出来。萨克萨瓦曼古堡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以它那雄姿傲然屹立在安第斯的高山上。195O年库斯科发生强烈地震;许多西班牙时期的建筑遭到毁坏;而印加时期建成的萨克萨瓦曼古堡却安然无恙。由此古堡建筑之坚固可见一斑。
如果置身于这一宏伟的堡垒中;人们不禁会对印第安先人的智慧和能力赞叹不已。那么;这座古堡到底是何时建成的?它是怎么建成的?对此;人们尚未找到确切的答案。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萨克萨瓦曼古堡是印加帝国第九代君主帕查库提(1438—1471年在位)和第十代君主图帕克。印加。尤潘基(1471—1493年在位)时修建的;从1483年动工历时70年到1508年才最后完成;也有的著作认为1400年就开了工;历时108年才竣工。估计常年在工地参加施工的劳动力达30多万。上述两位国君统治时是印加帝国的鼎盛时期。在这以后;帝国内部因兄弟争王而发生长期内战;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终于在16世纪初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
即使在印加帝国鼎盛时代;印第安人也还是处于青铜文化时期;他们没有发明铁器;也没有发明车轮;甚至没有大牲畜。那么他们用什么办法建成了工程如此浩大、技巧如此精湛的萨克萨瓦曼古堡呢?这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因为就是在建筑、运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从几里地之外把几十吨乃至上百吨的巨石运上陡峭的山地;再垒砌成密不透风的石墙;也是极为困难的。
有的专家经过潜心研究指出;建古堡的巨石全是靠滚木、滑板这类最原始的工具运上山坡的;而且开采、打制石坯全靠更坚硬的石块;将石坯磨平磨光则是用砂子;这样的加工石料和搬运垒砌的方法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它不仅需要数十万人投入;而且需要通力合作;说明印加人具有非凡的组织能力。
也有的专家不同意萨克萨瓦曼古堡是印加帝国鼎盛时期建成的这一结论。他们认为;根据古堡的建筑风格和技巧;应当是印加人来到此地之前的某个不知名的民族修建的。至于这个民族的生产技术水平是比印加人更先进还是更原始则未加说明。因此;有人走得更远;他们根本否认萨克萨瓦曼古堡是印第安人建成的;说凭印第安人的技术和力量是无法兴建这么巨大而复杂的工程的;很可能是外星人在这里修建的。此说固然新鲜;然而更加缺乏说服力;把事情弄得更加扑朔迷离。
由于印加帝国没有文字;考古发现的证据也不足;因此萨克萨瓦曼古堡到底是怎样建成的至今还不能解释清楚。
(丁笃本)
阿卡华林卡脚印是谁留下的?
尼加拉瓜西部马那瓜湖以南有一个叫做阿卡华林卡的地方;它从一个被人遗忘的穷乡僻壤变为当今尼加拉瓜的旅游胜地;完全是得益于这里发现的一处古人类足迹遗址。最早发现者是一个名叫厄尔。普利特的美国医生;19
世纪他一直生活在那里。但是;他将重大发现公布于世后没有激起多大反响和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盛顿卡内基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才给普利特的发现以高度的重视;博物馆派出不少专家、考古工作者去那里进行发掘工作。从此;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者络绎不绝;阿卡华林卡变得热闹非凡。后来尼加拉瓜政府把它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前往参观者均须事先征得文化部同意;方可一睹为快。
这处被尼加拉瓜人习惯称之为阿卡华林卡脚印的古人类足迹;经考古学家们鉴定已有6000多年历史。原先脚印并不裸露地面;而是深深埋在地面以下几米的泥土里。经过数千年的大自然变迁和气候变化;尤其是雨水不断浸蚀、冲洗;脚印终于露出地面;沐浴在阳光下。
整个古人类足迹遗址由两个石坑组成;一个为正方形;另一个呈长方形;坑深约2—3米;坑底平整;石头地面;就在这平坦整齐的石头地面上印着一排排大大小小的、深浅不一的脚印。然而不管脚印大小、深浅;均清晰可辨;有的甚至连每个脚趾都可看得清清楚楚;仿佛雨后人们在湿润土地上刚刚走过留下的。在这些人们的脚印中间时而还夹杂着一些动物的足迹。
人们不可理解的是;这些明晰可鉴的脚印是如何留在坚硬的石头上的呢?为什么阿卡华林卡一带地面都是石头路面呢?经过考古学家科学分析和鉴定得出这样结论;即这里的石头原来都是由附近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凝固、硬化而成的;而那些脚印是岩浆尚没有硬化成石头前留下来的。
那么人们又不禁要问;人和动物又怎么能在滚烫的岩浆上行走呢?
考古工作者和科学家们在对阿卡华林卡及其周围地形进行了详尽周密的考察和分析研究后;发现这里正地处尼加拉瓜火山最集中的地区;南面由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火山湖泊就有3个;世界著名的、也是美洲大陆唯一终年保持熔岩液态的火山一马萨亚火山就在阿卡华林卡东北面;那是一片火山洼地;面积54平方公里。马萨亚火山海拔615米;顶峰的圣地亚哥火山口常年沸腾;金色熔岩劈啪作响地翻滚;最高温度达1015℃。马萨亚火山旁边还有一座活火山。因此;几千年来这里的火山喷发几乎一直在进行着。科学家们推断;很可能在哪次火山突然喷发的时候;人们正在睡梦中;或在田野里劳动;没有丝毫防备;也来不及逃避;只得等到火山喷发间歇时找个场所躲避一下;这些脚印正是被惊吓的人们在逃离火山喷发现场时留在硬化过程中的熔岩上的。熔岩的凝结和硬化过程非常快;从滚烫的岩浆化为冷却的岩石仅几小时的功夫。不过人们又看到;当火山喷发出岩浆后还有大量火山灰从火山口喷射出来;火山灰犹如厚厚一层石棉盖在熔岩上;起了隔热的作用;同时又使人能在火山灰上行走时在正在硬化的熔岩上留下清晰的脚印。美国的科学家和考古工作者为了证实这个推断的正确;在1915年加利福尼亚拉森火山爆发的现场作了上述的试验;结果正是如此。此外;从阿卡华林卡周围的地理位置看;当时要逃的话;只能朝北面的马那瓜湖方向;而那些古人类脚印正是朝着波光粼粼的马那瓜湖湖边延伸过去的。
然而;另外一部分专家、学者不同意上述看法;他们提出;当一个人遇到危险;处在发发可危境地时;头脑里第一个闪念就是想方设法尽快脱离虎口;因此这时他一定是使尽解数拼命奔跑。但现在人们看到的足迹是;脚印间距离很短;这是人在慢慢悠悠地行走时留下的足印;而不是遇险奔跑时留下的;何况有的脚印还踩得很深;似乎连脚跟到脚踝都深深陷进了泥土里;这只有在负荷情况下才会这样;难道这些人在逃离时还身驮着许多东西不
成?这实在是不符合常理;也很难使人理解和相信。
阿卡华林卡脚印至今被一层神秘的迷雾笼罩着;人们带着疑团前来参观;但直到离开时仍对这些稀奇的脚印充满了疑惑和不尽的遐想;也许有那么一天;拨开迷雾见真相;也许将永远成为一个不能解开的谜。
(赵长华)
赤道巨足景观因何出现?
基多是赤道之国厄瓜多尔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距离赤道最近的首都。赤道线从基多城北22公里的加拉加利镇贯穿经过。然而;当印度尼西亚、刚果、扎伊尔、亚马逊河口等位于赤道的地带;终年烈日炎炎;气温高达35~40℃;人们躲在树荫下仍然挥汗如雨时;基多却温暖如春;它月平均温度只有摄氏13度上下;午夜降到2~3℃;终年离不开棉被;家家都有壁炉;随时可生火御寒。基多之所以位于赤道却不是一只〃火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