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中文经典译本自1950年9月三联书店出版起;先后有平明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参与重印;加上编入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傅雷译文集》;至1986年已印有59。63万多册。以致不少学者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刊载于1936年《小说月报》部分该书译文及1937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编入〃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的第一册三卷《约翰。克利斯朵关》是最早的节译文和节译本。这一译本1941年相继问世了第二、三、四册;1945年12月至1948年上海骆驼书店又重版此书。它给处在日本侵略者蹂躏岁月里的中国青年;使处在戒严、封锁、屈辱、思想的压迫和精神的钳制中的年轻学子以巨大的鼓舞;他们在主人公艰苦奋斗的经历中;以及在不幸境遇中不屈不挠的斗争勇气里汲取了力量。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在1941年读到此书后写道:〃在我眼前展开了一个清明温暖的世界;我跟随克利斯朵夫去经历壮阔的战斗;同他一起去翻越崎岖的、艰苦的人生的山脉;我把他当做象普洛米修士从天上窃取了善良的火来照耀这个黑暗的世间一样的神明〃。
叶灵风先生在《晚晴杂记》中指出;最早译述此书的是从小在天主教修道院里长大的四川人敬隐渔。可惜仅译出了第一部《黎明》一卷;以《若望。克
利司朵夫》为题刊载于《小说月报》1926年十七卷第1号《罗曼罗兰专号》上。敬译文的序言是罗曼。罗兰写的一封题为《约翰。克利斯朵夫致中国弟兄们的话》的中文译本;他指出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勇毅地趋向光明的人们——一切光明:学问、美;人类底爱;公共的进化〃。敬隐渔也许是专门拜访过罗曼。罗兰最早的中国人之一;在《蕾芒湖畔》一文中他描述了自己1925年见到这位〃伛偻、清瘦、劲道的诗翁〃时的激动。
1990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甘少苏著《宗岱和我》一书中讲道;梁宗岱这位著名的诗人、翻译家18岁在岭南大学附中上学时;就与司徒乔和草野心平在宿舍的顶楼一起读过《詹恩。克里斯多夫》的译本;该书这样写道:当读到〃去死罢;你们应该死的!一个人并非为快乐而活着。他活着是为了完成我的律法。受苦死。但做你所应该做的——一个人〃时;三人的声音都不约而同地悲怆起来;仿佛在倾听着共同的上帝的声音。罗曼。罗兰这部名著对宗岱影响极大;〃做一个人。一个顶天立地一无依傍的好汉;一个要由毕生超人的奋斗和努力去征服他的苦痛;完成他的工作的人〃——这成了宗岱终身的座右铭。如果粱宗岱夫人记载不误的话;由于梁宗岱出生于1903年;那么18岁那年应是1921年;就已有了比敬译本更早的译本;而且题为《詹恩。克里斯多夫》。笔者曾经在许多大图书馆查找;也查遍许多种书目;都未曾见有此书或者书目注录;因此应当有理由把《约翰。克利斯朵夫》最早的中译本究竟出版在何时列为未曾解开的谜之例。
(邹振环)
普希金的《一号日记》哪里去了?
俄国近代诗人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兴盛和发展的开拓者。1820年;普希金根据民间故事和传说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被看作是近代俄国诗歌转变的奠基之作。诗人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文学遗产;诗人生前的大量手稿现在基本上收藏在苏联的〃普希金博物馆〃和〃普希金故居〃里。但令人费解的是;普希金的《一号日记》一直杳无下落;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普希金迷〃们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诗人当年的《一号日记》的踪迹;试图揭开覆盖在《一号日记》上的神秘面纱;使普希金《一号日记》之谜早日大白于天下。
有关诗人普希金《一号日记》之谜首先是由诗人的孙女叶莲娜。亚历山大德罗芙娜。普希金娜引起的。1920年;侨居国外的叶莲娜突然向外界公众宣布:〃她祖父普希金生前留的一部分日记手稿现在正由她收藏着。〃1837年;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不幸身亡之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稿时;发现诗人一部日记的扉页上注明编号为第二号。所以消息一出;研究专家们把叶莲娜收藏的诗人当年的日记称为普希金的《一号日记》。
然而;诗人究竟有没有《一号日记》?普希金《一号日记》的真相如何?
=国内外的普希金研究人士说法不一;孰是孰非;难以当断。
有人断然否定诗人普希金《一号日记》存在的可能性。前苏联一位造诣颇深的普希金学专家莫扎列斯基曾经十分坚决地声称:〃我愿用头颅作保;除了现有的日记之外;根本不存在普希金的其他任何日记手稿。〃叶莲娜的外甥女纳。谢。梅泽卓娃亦赞同地说:〃叶莲娜舅妈根本不可能有普希金的日记资料;因为诗人当年留下的全部文稿都保存在诗人的长子那里;但我多年来从未听说过诗人写的《一号日记》。〃叶莲娜的兄长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则认为:〃叶莲娜凭空臆造出关于普希金《一号日记》一事;其目的
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
但是;另有一些研究人士和学者专家认为肯定存在普希金的《一号日记》。著名普希金专家法因贝格在所撰的《失落的日记》一文中断言:普希金《一号日记》实有其事;而且认定目前正收藏在侨居国外的普希金后代手中。
普希金《一号日记》这份手稿最早曾由诗人的长子亚历山大。普希金掌管;尔后几经辗转又到了他的女儿叶莲娜手里。前苏联另一位著名的普希金学家戈富曼在《再论诗人普希金之死》一文中写道:〃诗人当年写作的《一号日记》将使人们全面了解导致普希金决意参加这场悲剧性生死决斗的所有事委真相;这些未公开的材料远比现在所掌握的史料更为丰富完臻。〃1923年;叶莲娜在给友人信函中还特别申明自己手中还保存着爷爷当年没有发表过的一部分日记以及其他一些手稿;这些资料根据她父亲的嘱咐;在诗人遇害100周年之前不得公开发表;公布于众;因为诗人在《一号日记》中提到及抨击的那些人至今还活在人世。为了使普希金留的珍贵文稿不致流散各地;苏联〃普希金博物馆〃和〃普希金故居〃的工作人员千方百计竭力收找普希金的各种遗稿。但是;由于一直未能找到叶莲娜在国外的确切行踪;寻找普希金《一号日记》的种种努力始终一无所获;每每空手而归。
虽然;普希金《一号日记》的疑案没有令人信服的确切答案;但是时至今日;各界人士及其研究专家为此投下的热情仍有增无减;欲探踪索隐者还大有可为。覆盖在《一号日记》之上的神秘膝陇的面纱至今未能揭开。
(章瑞华)
梅尔维的《白鲸》影射什么?
《白鲸》或《莫比。迪克》是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1819—1891年)的长篇小说;1851年第一次出版。此书是作家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的;但也涉及到鲸类动物学和其他捕鲸者的冒险行为。
《白鲸》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写的。故事叙述者是伊斯梅尔;他有时很像作者本人。伊斯梅尔受雇于一艘破旧捕鲸船《皮库特号》上;船长是阿哈。
阿哈计划捕捉在以前航行中咬掉其一条腿的白鲸;以报仇雪恨。他拖着用鲸鱼下颌骨作成的假腿蹒跚而行。他的身体瘦长;象遭到雷击的枯树一般;他满身的伤痕是如何造成的;他的船员谁也不知道。
梅尔维写的这样一个故事究竟象征什么或寓意如何;长期以来却是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争论的焦点。许多评论家称作品的主人公阿哈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为人类献出自己的生命;并企图揭示善与恶之间的矛盾和奥秘。但阿哈更象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佩斯或李尔王;拥有某种异乎寻常的意志和力量;但有时又十分脱离实际。他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然而他总是不屈不挠;一往直前。作为悲剧的英雄;他也毁灭了他的追随者。《白鲸》的戏剧性的净化作用不仅来自阿哈的英雄行为;而且也来自于最后时刻的自我意识。
但是;还有的文学家认为;《白鲸》所拥有的意义;还要更加广阔和深刻。美国著名文学家评论家理查德。布罗黑德就是坚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人物。他认为;《白鲸》描述的人类的哲学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而不是爱情、野心或贪婪;更象是其他欲望——尤其是关于人类生存于大地的欲望;驾驭人类本身的欲望;不管当时的形势如何;人类坚持不懈地关心世界如何被约束和治理。阿哈是此种欲望的最明显的受害者。但阿哈的毛病是他不能把局
部的经验延伸到宇宙的复杂环境中——未能看到基本力量;未能看到疯狂。
因此;阿哈所感到的欲望是如此不适宜;以致强烈地表现在各种情况下。当然;这完全是由作者构想的。而这种欲望又贯穿于全书之中;由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