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王崩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名相年少,但有学问。做知府却是勉强,只是无芒要在独州营造新气象,须一个这样的人。”
  “大将军,如何营造新气象?”黑太岁有些不解。
  “在西部宣扬修仙者的无所不能,神话厉无芒大将军。使百姓心中向往独州。有归附修仙者的意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将军,这件事交与达红。”达红主动请缨。
  “好。此一事不能太过,过了头反而没有人信了。”
  “达红知道了。”
  厉无芒道:“百姓要看的见的好处。易名相来后,由他颁布减轻税赋的文告。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裁撤无用官员,严惩贪官污吏。易名相自然声名鹊起。况我与名相都不过十四、五岁。自然被西部百姓赋予许多传奇。并将其归于天意,到时众望所归,何愁西部不尽归于我。”
  先前六位将军还认为厉无芒不过是重用二弟,听了这番话才知修仙者果然是雄才大略,佩服的五体投地。
  ……
  过了几日,易名相竟带着易福安来了独州。厉无芒见了两人满心欢喜。
  易名相道:“名相这几日与福安在红叶镇住,听了大哥召唤,福安要来独州看大哥,就与我一道来了。”
  厉无芒道:“来了正好。”把让易名相任知府的事说了。
  易名相无所畏惧道:“行,反正到时听大哥的,名相也不怕做不了。”
  厉无芒又道:“三弟本分也识字,钱粮就交与福安管。这个得用自己人。”
  福安害怕了。“大哥二哥。这个福安管不了,独州七百余万人口呢?”
  厉无芒笑着道:“你大哥是大将军,你二哥是知府大人,只有人怕你,岂有你怕人的道理?通判大人。”
  新知府的文告一颁布,独州百姓笑逐颜开。都知道大将军厉无芒,知府易名相,通判易福安都不过十四、五岁。一时间各种传闻层出不穷。
  达红安排了戏班子、说书唱曲、童谣传言等不一而足,推波助澜。厉无芒十分满意。
  天顺得知贺敢基阵亡,围剿失败的消息,心情沉重。朝廷要对北三州用兵,一时也无暇顾及西部。听了一些大臣的提议,派了钦差前来招安。厉无芒只是要拖延时间,一直让钦差住在知府衙门里,只是不见。
  易名相对钦差道:“钦差大人,大将军是修仙者,岂能向凡人下跪,你看如何是好?”
  “皇恩浩荡,跪接圣旨是朝廷的法度,本官也不敢做主。”钦差十分为难。
  “钦差大人先回去,奏明皇上,若能法外开恩,再来不迟。”易名相给出了主意。
  钦差无可奈何,只有回京城去了。
  易名相不负众望,在各县惩治贪官污吏,一些官吏害怕,多有逃回京城去的。易名相从当地读书人中选了些清贫正直的补充了官职。
  敢做独州的伪官之人,都是有些胆气的。一时独州官员面目一新,风清气正。新官上任嫉恶如仇,对豪强恶霸,地痞混混等,但有作奸犯科者,严惩不贷。百姓拍手称快。
  一些乡绅富户,怕朝廷用兵独州,竟出资组建民团乡勇,欲为大将军出力。
  厉无芒得了民心,无后顾之忧。领两万人马,选了一个弱些的州围了,指名道姓要总督出来答话。总督在城墙头道:“大将军,本州不敢对抗大将军。但若开了城门,朝廷怪罪下来,下官担待不起。”
  厉无芒白马银枪,在城门前耀武扬威。“开了城门,本大将军不伤一人,明日开城门,我杀总督一人,后人开城门,我杀总督与知府,后日我来攻城,城破之时,朝廷官员无一得活,尔等尽力守住了。”
  总督身边官员将佐闻此言都注目总督。总督见了只好道:“大将军,容我等商量片刻。”一些人就在城头商议,将佐都说修仙者势大,破城在所难免。总督无奈,开了城门降了。
  厉无芒领军进城,城中百姓箪食壶浆迎六寨军进城。六寨军秋毫无犯,进驻州城。厉无芒在总督府召集原天顺的官员将佐,一会人就到齐了。
  厉无芒坐在虎皮交椅上道:“此州已归于本大将军,操守端正的愿留的可以留下,所有人不愿留下的都可以走。”
  这些人也有留的,也有走的。
  “走的人明日午时前须出城,带些盘川衣物也就是了,本大将军以为,清官也没有许多财物。”
  众人都说是,倒也井然有序。
  与独州一样,有厉名相颁布文告,选派官员。黑太岁等人收编兵马。不出十日,州府各县整饬毕。
  接下来的一个月,不用厉无芒出马。六将军帅人马去取附近的州城,多是自己开门降的。
  偶有一州总督不降,被手下将领杀了开了城门。西部九个州,一月之间都为六寨军所有。最后只留下高州,厉无芒没有动它。
  ……
  天顺的钦差来回奔波,到了独州知府衙门见易名相。易名相在大堂案前端坐了,钦差见了不知如何开口。
  易名相脸一沉“尔来有何事?”大人二字都略去了。
  “本钦差奉朝廷之命,来独州宣读圣旨。”
  “一路而来。可见着西部各州弃职回京的官员?”易名相冷言问到。
  “见着了。”
  易名相忽然笑了。“天顺皇帝一错再错,先是不该攻打独州,与大将军为敌。后又无招安诚意,居然要大将军跪了接旨。西部各州大员看不过眼,竞相恳请大将军接收其所辖州府。大将军无奈,只有收了。”
  那钦差语塞,无言以对。
  易名相道:“高州与理国对垒,几十万人马大将军负担不起,你回去禀告朝廷,他们的粮饷还是由天顺皇帝承担。大将军不要高州。”
  “易大人,皇上已恩准大将军不必跪接圣旨,朝廷敕封厉无芒为靖西王,所部俱有封赏。请易大人代为转达。”
  “好吧,你等我回话。”易名相点点头说。
  易名相把钦差的话告诉厉无芒。厉无芒道:“我也没有时间与天顺纠缠,过些日子我在西部称帝,把六位将军封侯的事办了,好云游四方去。”
  “大哥,你走了天顺起兵来犯如何是好?”
  “二弟,天顺皇帝最害怕北三州济王得势,那有兵力西进?只要你悉心勤政,三年后定是国势强盛,何惧之有。”
  过了几日,高州的知府与几名将军,也没有带卫队,到独州拜见厉无芒,主动请降。
  厉无芒在独州总督府设宴款待。席间厉无芒问:“高州四、五十万人马,怎么要降本大将军?”
  “大将军明鉴,如今西部高州已是一坐孤城,面对理国已是不堪负重,朝廷的粮饷也进不了高州,况大将军是修仙者,众望所归,故高州愿归顺大将军。”知府回答说。
  “诸位虽是主动来降,但本将军也是按规矩办,操守端正者愿留可以留下,所有人愿走愿留悉听尊便。”
  众人都说:“我等都知道大将军规矩。”
  “知道就好。”
  高州官员十分配合,几天时间就按以往的做法安置完。要离开高州的也都走了。
  ……
  易名相招钦差来见。对钦差道:“我家大将军念天顺皇帝辛劳,这两日勉强把高州也收了,不过粮饷还是要天顺朝廷帮衬。否则理国来犯,必不敢与大将军为敌,大将军将借道与理国,使其可以直达肖江,他过不过江就不是大将军要操心的了”。
  肖江自北向南穿过安国,将安国西部分隔开了。
  钦差气得面红耳赤,道:“不知大将军意欲何为?”
  易名相一笑。“大将军得上天垂青,不过是顺应民意,登基称帝而已。你可奏明天顺皇帝,让朝廷派使者来贺。如若不来,两国日后将难以和睦相处。”
  钦差到此时才明白,只好回去了。
  一段时间,易名相与易林,易侍郎等人,忙于筹备厉无芒登基,六位将军也是不得空闲。
  择了良辰吉日厉无芒称帝。国号独,年号大同,称大同皇帝。定都高州。
  ……
  皇宫是高州总督府,厉无芒坐在龙椅上道:“朕登基,要根除繁文缛节,礼仪简化,无须跪拜。独国尚清贫自守,恶骄奢淫逸。”
  当即册封了六将军,易名相、易福安为王,册封易林父子为候,其余有功者封侯十余人。
  厉无芒道:“独国九州八千万人口,夹在理国与安国间,只有百姓拥戴才能持久。王封地一县,侯封地五千户。封地人口税赋不能超过国家税赋。爵位退减承恩,不过三代。好让子孙自立。官员俸禄比照安国一半。”
  众人点头称是。
  厉无芒又道:“独州团练乡勇办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