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王崩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思诚双手捧了盏子。“谢先生。”还是轻轻啜一口,慢慢品了品。茶汤入口凝实厚重,回味带甘,有些芝麻香气。又将盏内茶汤看看,见汤色暗红,叶片厚实,不似普通茶叶形状,却是没有见过。
  华五道:“此茶叶片似人掌。名‘春手’。”
  柳思诚方才在门外已知华五之能,不敢有欺瞒之心,以免弄巧成拙。轻轻放下茶盏。“本王对茶并无品鉴之力,这春手可有与众不同之处?”
  柳思诚如此谦逊,华五心中甚喜“若说此茶如何妙趣,老朽倒是不敢苟同。济王谦虚坦荡,也不枉我这珍藏多年的春手。以茶论,春手只不过中上之品,茶名春手却是名副其实,确有妙手回春之功。”
  柳思诚心中一惊。“春手原来是药。”想自己是封三州的济王,负有防御白国的重任,白国难免对自己有所图谋。若老者意欲伤人,此番怕是已经着了他的道。
  “济王听老朽如此说道,担心老朽是白国奸细,欲害济王性命?”
  柳思诚进来时已有结交招揽华五的意思,故而对华五十分客气,倒是华五处处以山野之人自居,全然没有草民见王爷的礼数。柳思诚就更认定华五是隐居的高人。现在的局面是柳思诚没有想到的,暗暗后悔自己太过大意。
  与华五在一起,自己的心思华五似乎都能看透。柳思诚也不隐瞒“本王负有军国重任,恐有负朝廷重托。”
  华五点点头。“鲁莽了些。济王率直,今后行事要瞻前顾后才好。”说完话华五便闭目养神。
  柳思诚见状,知是给自己时间调息运功,也就端坐不动,将抱残功法运行一周。待华五睁开眼睛,柳思诚也正好行功完毕,华五笑着道:“济王可放心?”
  柳思诚行功一周未见异状,心中释然。“先生说笑。”
  华五指着茶盏“春手对济王有益,请饮此杯。”
  柳思诚仰头将茶喝完。
  “今夜就寝,请济王着白色中衣,明晨可见分晓。”
  柳思诚也不多问,只是点点头。华五站起身来,柳思诚知是送客,站了起来,双手一礼“谢先生茶,适才门外本王言语轻狂,还请先生恕罪。”复又一礼。
  华五捻着花白的胡须道:“济王礼贤下士,老朽愧不敢当。明日回府莫要仓皇,吉人自有天相。”
  ……
  辞别华五,柳思诚一行便回驻地,沿途虽然山川秀丽,柳思诚骑在马上也无心观赏。
  柳思诚想到朝廷中有三弟泮王争**,封地又与白国的对峙中,可谓是内忧外患乱人心智。
  华五一山野村夫,只是猜中了自己射的三箭而已。以王爷的身份。自己竟不惜降尊纡贵刻意结交,好端端的喝了盏药茶。想到这里竟有些悔意。
  一路无话回到驻地,是夜就寝前想到华五的言语将信将疑,还是换了套白色的中衣。翌日晨起并无异样,看看自己的白色中衣也没什么不同,不禁莞尔。自己年轻,看来这世上故弄玄虚之辈不乏其人。
  伺候穿衣的下人忽然道:“王爷,这衣裳背后似有墨迹。”
  柳思诚脱下一看,果然在中衣的背后有三个铜钱大的黑迹,成品字形。从位置看正好在自己修习抱残功法“蓄残”的地方,柳思诚衣也不着,赤了上身在榻上盘膝而坐,修习抱残功法时,原来蓄残的穴位并无窒碍,不由大喜。
  安国尚武,宫中藏有许多武林中视为至宝的功法秘笈。皇族子弟修习的只是抱残功法。几百年来此功法都是家传,外人不得参与。功法分为剑法和心法,心法名“抱残”文字无存,只是口授。
  与之一脉的剑法为“破釜”,“沉舟”,和“守缺”三套。剑法藏有剑谱。安国皇族子弟习武,俱是修习抱残功法。只是修习之初有严格的遴选,不愿习武的另当别论。
  愿习武的子弟,也不是人人得准习练。安国虽然尚武,皇族子弟也非人人习武,一是习武最讲天资,二来继承大统者并不要求一定习练武功。以至于皇族子弟习武的并不多,乾泰皇帝就不曾习武。
  抱残功法犀利无匹,只有心法达到一定层次才可以习练剑法。内功达到三层可以习练“破釜”剑法。“沉舟”就要到内功练到五层才可习练,要想修习“守缺”剑法,则需要将抱残心法练到第九层。
  安国有史以来的皇族高手,没有人修习“守缺”剑法。当年泮王柳实剑创刺客时年方十五,抱残心法不过三层修为,破釜剑法也只是习练一年,骤然一击,纵是天下闻名的高手,亦被其所伤,可见抱残功法的高绝。
  抱残心法习练中,其真气运行途径与其他门派的功法大相径庭,真气在三条经脉中循环游走,并不贯通一体,修习者在背部会有三个气滞之点,名曰“蓄残”。功力愈是深厚,蓄残的气滞就愈是明显。此功法名“抱残”确是恰如其分。
  现今安国皇族子弟习练抱残功法,修为没有超过第七层的。功法的最后四句口诀形同虚设,无人能练。师傅传授时说及此处多是摇头叹息。
  至于守缺剑法,需心法修至九层方可习练,有史以来皇族子弟没有人达到这个层次。守缺剑法也就从来没有人练习过。高手翻看剑谱,因功力不够无法习练,也看不出守缺剑法的玄奥。在他们看来,守缺剑法剑招怪异,破绽百出。习练抱残功法的皇族弟子,多是天资过人之辈,心知不是剑法有误,定是自己修为不够。
  柳思诚习练沉舟剑法多年,已臻大成。心法已是七层修为,只是蓄残之处气滞明显,欲在心**力再上层楼倍感力不从心。今日解了蓄残之困,怎不欣喜!
  梳洗毕用了早膳,柳思诚吩咐下人“请张将军。”张将军名望,原安国宫中侍卫副统领。宫中侍卫统领陈坎,是张望的同门师兄,二人武功在伯仲之间。安国宫中的两位高手陈坎、张望,师出安国第一大门派大阳宗。大阳宗与安国朝廷颇有渊源,二十年前,二人在同辈中是一时之翘楚,宗中长辈将两人选送进宫。
  大阳宗虽是安国第一大派,其宗派传承的大阳心法和武功却未见得是武林第一。进宫后张望师兄弟怕堕了师门威名,练功刻苦,办差得力,是侍卫中有限的几个可以研习宫中所藏武功秘笈的人。
  两人得以博采众家之长,加之天资过人,五年前作为宫中的顶尖高手。被官家授了一等带刀侍卫,侍卫统领和副统领之职,同是官居二品。
  抱残功法只有心法和剑法,柳思诚的拳掌功夫皆由张望传授。柳思诚与张望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二人关系密切。
  柳思诚封济王主政北三州后,向朝廷请旨,将张望调任外放,张望本是二品,又得济王看重,况与白国时有战事,正是用人之际,被委以三州军马总督之职。
  这次狩猎张望在列。住在营中的另外一顶帐篷里。张望到来时,柳思诚正伏在书案上写奏折。张望四十来岁,留着五缕长髯,着二品武职官服,面态从容。见了济王双手抱拳。“末将参见济王。”
  “张将军请坐,待本王写完这几个字。”
  说话时柳思诚头也没抬。柳思诚生在官家聪明干练,虽然年轻但驾驭下属手法老到,对张望尊重但不随意,即使是两人独处也不假辞色。
  放下笔,柳思诚道:“本王正写折子,北三州自将军任总督后,军中气象更新,军容整肃,军纪严明,一年来三次与白国交锋皆得不败,本王拟请朝廷褒奖,如得恩准张将军便可官居一品。”
  折子有讲究,与白国三次交锋各有死伤属平分秋色,然自传到乾泰朝安国日渐衰落,以往征战屡遭败绩,今能战个平手便是功勋。况柳思诚是有望继承大统的大皇子,不能虚报战功以防后来者效仿。乾泰对济王十分了解,他若说是不败,在皇帝柳周看来必是小胜。
  张望一听心中感激,仕途中人谁不看重前程?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又一抱拳“末将谢济王爷。”
  “张将军坐,本王习练抱残功法多年,想必将军也知道这三个蓄残处的厉害,昨日我在西北距此五里处茅舍,遇见一老翁,在那老翁家中喝了一盏茶,老翁说茶名‘春手’,有回春之效,并嘱我着白色中衣而眠,今晨起视那绸衣上有三个铜钱大的黑迹。”说到此柳思诚一摆手,下人用一漆盘将那绸衣捧与张望。
  张望昨日围猎在东边,与柳思诚不在一处。柳思诚才将事情仔细说与他知。
  张望听了也有些意外,道一声:“恕罪。”将绸衣拿起一看,果然背后有三个黑迹,张望面有喜色“济王爷,抱残功法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