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现在所见的是非善恶靠不住,我们往往把善的当作恶的,把恶的当作善的,颠倒是非。为什么?完全凭我们自己意识、凭我们自己观念,来判断一切事情的善恶。佛给我们讲,不到阿罗汉的地步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你自己的意思靠不住,为什么?你是迷而不觉。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这佛在「遗教三经」里就说得很清楚,经文里头就有,阿罗汉是正觉,佛说这个时候你可以相信你自己意思,也就是说相信你自己判断的能力。没有到阿罗汉我执没有破,烦恼障没有破;换句话说,一切见解都带著感情,感情用事,他怎么不造罪业?特别是在今天,今天这个时代修正法的人要遭毁谤,如果正法有人赞叹,不毁谤,正法兴;邪法接受赞叹,所以一切外道真是发展迅速。你所看它的一片兴盛的气象,为什么?赞叹的人太多了。正法简直是不能够相容,这是正法毁灭,正法毁灭邪法兴,众生苦就来了,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应当特别提高警觉。核子战争一打起来,地球上专家估计最低限度死一半人,可能到三分之二。谁制造的?给诸位说,不是美苏他们制造的,是人心制造的,你能够看出这点你才会觉悟。你说他们那些制造的,那些杀人魔王那错了,那你是怨天尤人,你就是不晓得这个道理。人心在变!所以你心清净,身就清净,境界就清净。三次大战核子战争爆发,菩萨眼睛看到是不生不灭,佛的眼睛看到是清净寂灭,我们凡夫眼睛看到天下大乱。
  同样是一个境界,为什么各人感受不一样?境随心转。主宰你自己的就是你自己的心,除了你自己心之外,什么也不能主宰你。所以修行就是修自己的心,而不是在境界上去修,境界上修没用处的。为什么?你心随境转,那有什么用处?你在心上修,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这叫真修行。去年年底石居士往生,这是台中莲社我们很多人都认识他的,我早年跟他在一起听经,在一块学佛,预知时至这是我们的榜样。人家为什么能往生?他就是心得清净,初步的清净心是功夫成片。如果我们三业扭转不过来,功夫成片做不到,如何叫我们自己达到功夫成片,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一桩大事。你要功夫成片了大的灾难来,你就不害怕,你心清净,看得清清楚楚,自己往哪里去自己明白,看到那些众生到哪里去,你也看得很清楚、也很明白,自己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清楚楚。可是决定没有分别,镜子照外面的境界它有分别吗?没有分别。一切的现象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的现象,没有不合理的,没有不如法的。所以诸位入这个境界之后,就像智者大师所谓的「百界千如」,百界千如是寂灭相。那个寂灭相不是说一切都不动,一切都静止,不是的。万物都在运行,众生一切活动都正常、都照常,没有任何改变。而佛眼睛里看到是清净寂灭相,这就是所谓的心净则土净。接著说明:
  接著这说明药王是表智;妙音是表行,权行;观音是表悲,特别是修观音的法门,观音是大慈大悲。前一点钟给诸位说过,我们有没有慈悲?没有慈悲。你怎么样流露的慈悲,叫爱缘慈悲,不是真正慈悲,为什么说没有真正的慈悲?我们的心不清净。真正的慈悲是从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我们这个心用的是妄心,哪有慈悲?妄心里头只有好恶,我们所谓叫喜欢、讨厌,千万不要把喜欢当作慈悲那错了。喜欢就是慈悲,那佛就用喜欢就好了,何必用慈悲两个字?可见得喜欢不是慈悲。为什么?慈悲这个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喜欢这个心不清净、不平等,不一样!所以慈悲心是清净心、平等心里面生出来的。排列也是观音排在药王、妙音之后,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智行哪来慈悲?慈悲是智行里面显现流露出来的,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所以今天学佛,多少人把佛法里面误会、曲解,自以为是,这是不能成就的因素。这下面几行我念一念不必讲解:
  【然智行虽兼利自他。正利在自。】
  就是药王、妙音所表现的,虽然是自利利他,但是偏重在自利上。自利就是利他,因为你自利的时候就给别人做榜样、做模范。
  【慈悲亦自他兼利。】
  但是什么?
  【正利在他。】
  偏重在利益众生上,这个意思我们要晓得。所以利他这个意思在饶益众生,叫众生得到最丰饶的利益,这个最丰饶的利益包括的范围很大。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令众生觉悟,这是最大的利益。其余的,譬如像我们凡夫所认为的,精神、物质上的享受,生活水准的提高,这些是鸡毛蒜皮,是不是应该忽略?也不应该忽略,为什么?凡夫之所好,你要是忽略了,你接引这一类的众生就不行。因此菩萨法里面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又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可见得菩萨法对於一切众生的喜爱并不疏忽,也要满足他,满足他里面提醒他觉悟,这是菩萨法。满足他这个生活需要,而不能够唤醒他的觉悟,那这不是佛法,佛法与外道法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下面说:
  【惟此意根。具摄六根功德。故获如来二种殊胜。】
  这是「普门品」里面很有名的一段经文: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就是这两句,这两句说明观世音菩萨的修法,与一切诸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都能够感应道交。底下说的:
  【同慈力故。三十二应。十九说法。同悲仰故。七难。二求。十四无畏。】
  这是「普门品」里面重要经文,也就是观音菩萨与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无时无处不同在,无时无处不同体,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但是在这品经里面,它的旨趣就是在讲慈悲。观音有三经,我们图书馆像三经合刊成一册,便利大家。三经宗旨各别,《楞严经》的「圆通章」,是学观音菩萨自学的、自受用的这部分,偏重在「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以《楞严》里头教的是这个。「普门品」是说观世音菩萨的他受用,就是利益众生,自行化他!所以《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是自行,自己修成观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讲的观世音菩萨利他行,利他大慈大悲,自利返闻闻自性;《华严》里面的「观自在章」,自行化他都有。这品经里头偏重在化他,换句话说,就是要激发我们的慈悲心。
  【慈则说法与乐。悲则寻声救苦。】
  一切众生有苦难帮助他解决,这是悲心;给予众生最殊胜的乐,这就是慈的意思。但是这品品名里面称之为普门,什么叫普门?普是广大无边际的意思,也就是平等的意思。如果你的心里面有分别,就不普了;於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是以一个平等心来对待,你这个慈悲才能称得上普。佛法里面常说的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就是普门的总纲领,无缘,缘是条件,没有条件一律平等的慈悲。对善人慈悲,对恶人就要差一等,这种慈悲叫爱缘慈悲,不是真正慈悲;真正的慈悲,对善人慈悲,对恶人那个慈悲是决定没有两样。所以我常常劝同修们,你们真修行唯一真心,待人接物就用一个真心,别人欺骗我们、侮辱我们、毁谤我们不要紧,替我们消业障。我们自己无始劫来,无量无边的业障没有地方消除,我们讲忏悔怎么能忏得尽?真正的忏悔就是别人毁谤、侮辱、讥笑、讽刺,这就是对我们消业障。我们自己听了之后,如饮甘露,我们对他感激,业障消除。如果你听了之后再怀恨於心,再要求报复那就不得了,这个业障就转盛,就更加了,所谓冤冤相报永远没完。
  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修行的原则,有几句话说得很好,我也特别提出来告诉大家,「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真修行;「若见他人非,自非即相左」,自己见别人过失是自己的过失。为什么?境缘无好丑哪里有过!好丑生於心,过是你自己心里头生的,这才能修观音普门法门。由此可知,我们称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这里面所含的意思对自己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对他人是上合下仰,『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就是像诸佛果地上的大慈大悲,普覆一切众生。这就是修观音法门,这个一句观世音菩萨就没有白念,你念这一句「观世音菩萨」,你自己就能成无上道。一天到晚口里念的「南无观世音菩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