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0409水浒传 与水浒戏-刘荫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解气,一会儿他又化装成家人,混入白衙内府中,把白衙内和郭念儿都杀了。然后把他交给梁山叫“双献功”。这个剧在元杂剧中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这是高文秀写的。还有一个就是叫康进之,也有的《录鬼簿》中写叫他康退之。他写得是《李逵负荆请罪》,这个后来在京剧中老演,就是李逵到了王林的酒店,看到王林的女儿满堂娇被人家说是,实际上不是宋江和鲁智深,是一个叫做宋刚和鲁智恩的,把她给骗走了。所以他就大闹忠义堂,最后发现是假的,最后把这两人逮捕了,把他们捉住了,然后把这两人杀死了,把王林的女儿满堂娇救回来了。这个京剧中有时候也叫《丁甲山》,也叫《杏花村》,好像袁世海常演这个。有一段“真宋江假宋江,真假的宋江叫我李逵遭殃”。有一段道白,他写李逵的形象就很正直。他下山的时候就有唱词:梁山泊风景真漂亮,有人说梁山泊风景不漂亮,我都不能饶过他。但是一听说他最器重的大哥竟然做出这种事情,他大怒,就砍倒杏黄旗,大闹忠义堂。最后等到闹清楚了,因为赌的是人头,他又不愿意死。于是他就说东说西的,说瞎话,李逵编瞎话漏洞百出,但是又很幽默。他把李逵的形象写得很生动,这是元杂剧中存在的一个。就是康进之的这个,这是元杂剧中。 

  明代出现杂剧还有传奇,有两种。明代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把水浒英雄人物都纳入了忠义道德天理这个规范。明代的作家都是士大夫阶层,都是在明朝政府当官的。所以他不能让梁山好汉,草寇习惯太多了,所以他要把他纳入这里,才能歌颂他。你要不纳入这里,那不就歌颂草寇了嘛,明代最丰富的就是传奇,第一,我要提的就是李开先,李中麓,这人当过官,太常寺少卿。是明朝的官吏,真正的士大夫。他的《宝剑记》主要写林冲,他笔下的林冲就不是《水浒传》中的林冲,而是真正的士大夫林冲,特别浓。首先林冲是因为看不惯高俅童贯这些人的卑劣行径,他上书弹劾人家,主动出击弹劾人家,所以高俅才报复他。这就跟《水浒传》中不一样了,把林冲的思想更符合封建正统了,因为他敢于向权臣进行斗争,才遭到打击的。那高俅当然不会饶过他,马上就报复他。听说他有一个宝剑,就给他引入白虎节堂,然后想杀死他。但是后来刺配沧州了,在刺配沧州的途中,他把高俅的儿子喜欢林冲的妻子搁在后头。是林冲的妻子贞娘到庙里烧香,希望神佛能保佑他丈夫,被高俅的儿子看上,要把她得到手。这才派陆谦到那里杀林冲,并且把林冲的母亲逼死。那么林冲的妻子贞娘在王婆的帮助下,逃出京城。他又把史进改上了,《水浒传》中有史进,教头史进。他让史进拿着林冲家的宝剑去追杀贞娘,史进把宝剑给她了,然后跟她说你赶快逃跑,史进自己也逃跑了。于是林冲的妻子就在一个尼庵暂时出家了。那么林冲到了沧州以后,那伙人又去杀他,林冲忍无可忍才杀了那些人,风雪草料场。杀完那些人的时候,他决定投奔柴大官人。柴大官人说,我认识梁山上的王伦,你去梁山吧。他就去梁山,这时候东京派徐宁来追捕他,这跟《水浒传》中不一样。他在山神庙里,因为神佛保佑,说他是天上的文曲星,结果徐宁没找到他。那么我们看林冲在奔梁山的时候,有一段词,写得很精彩。“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奔水浒,回首望往天朝”。不甘心,成草寇了,他不甘心这个。他说“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而且他有一段诗,后来我们常说。“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伤心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他急急忙忙跑了,所以《林冲夜奔》这个常常上演,尤其在昆曲里边。昆曲里边唱,那个唱词很好,明代剧本文学水平特别高。它提到林冲想到自己,本来可以做万里封侯的班超,却做了背国的红巾,叛主的黄巢。心里不甘心,他希望能有出现像孔子那样诛杀少正卯,希望像皋陶那样的清官来平雪他的冤狱。此一去要博得斗转天回,须叫它海沸山摇。他充满了怒气去走,想到自己的老母妻子都没有依靠,自己生死难料,在这种情况下逃跑。在逃跑中听到声声振山林的虎啸和绕溪间哀哀的猿叫。而且在百忙中,他慌慌张张走不出山前的古庙。把林冲那个逃走的心情和自己不甘于成草寇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李开先的《宝剑记》写得很好。那么林冲到了梁山以后,后来梁山去打大宋朝,打到汴京,那么宋朝赦林冲无罪,把高俅父子送到军前。结果林冲把他们杀了,归顺朝廷了。归顺朝廷后,有一天他去散步的时候,走到一个尼庵。忽然发现他家传的那口宝剑了,一进去和他妻子团圆了,所以就叫《宝剑记》。 

  明代第二个《水浒传》中有名的传奇,就沈璟的,这个叫《义侠记》。取《水浒传》中23回到32回这十回之间内容写的,主要是武松,那么他这笔下的武松跟《水浒传》中的武松也不一样。这个武松一直想封侯当官,就是说士大夫那个劲头比较浓,草莽英雄的劲头倒稍微差一点。那么因为他佩服宋江,就去找宋江,路过景阳冈,阳谷县的景阳冈,结果打虎当了都头。他当都头的时候他还说“今日当都头,他日列封侯”。还想这个。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西门庆的介入,他哥哥被杀了。所以这样的话,武松要报仇,武松有一段他谈到过。他说兄和弟,恩义两无亏。为什么叫《义侠记》呢?它突出恩怨两报,恩绝对要报,怨也绝对要报。这就叫义侠,它一开头就有这段。那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恩义两无亏,一定得杀死西门庆,那么他杀死了西门庆潘金莲,被刺配。在路途中路过梁山,人劝他上梁山,他不去。那么到那儿以后,因为施恩对他好,他就报答施恩,打了蒋门神。最后那伙人陷害他,在飞云浦,他断锁掰枷,杀了几个解差。但是之后呢,他本来可以一走了之。这个作者要突出忠义两字,武松又一想,就像那些人活在世上,总要害人,天理不容,所以他又返回头去,为了维护天理正义,把另外那几个人全杀了。杀完以后,在上头写了这样几个字,“杀人者武松也”。金圣叹先生在品评的时候说“他以打虎之力写下这几个字,掷地作金石声”。他特别赞美,杀完人以后写上“杀人者武松也”。后来武松因为这之后呢,那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后来就到梁山了。那么这个《义侠记》后来被周祥钰编到《忠义璇图》里,就是清代宫廷大戏,把它收录进去了,全部收录进去了。 

  另外明代的剧本,它都改编了《水浒传》。但是改编中就存在一个问题,一部经典著作,不是轻易能改编的。它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的结果,每一步每一点都很合乎情理的。如果你一旦要改了一部分,就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可能毁坏它整个的结构。比如像沈自昌的《水浒记》中,他写到晁盖劫了生辰纲以后,他觉得白胜让人逮捕了,有点叛徒行径。结果他就改为晁盖让白胜去自首,说这事是我们几个干的,然后他又做好了逃跑的准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宋江得到消息通知他,这个紧张气氛就没有了。实际人家全都做好准备了,宋江不通知,人家也不会遇难。像《水浒传》中冒着那样的关系去救他们,这个气氛没有了。所以一改动的话,往往不是那么好改动。包括很多人现在改动《三国演义》,这些改动方法最后结果都不是很好。一部伟大的名著,它能够被人承认是一部经典性的著作,它不是偶然的,它一定每个环节都是很连贯的。所以我们发现明代人在改编时候,结果都不是很好,不如忠实于人家原著。 

  那么到清代就开始出现京剧了,下面简单谈一下京剧。京剧起于1790年,就是乾隆五十五年。高朗亭,也有人说他后到的,带了三庆班子,徽班入京,唱的是二簧调。之后四喜、春台、和春这样三个班子也进京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叫四大徽班入京。那么在道光初年,李六、王洪贵带了楚调汉剧入北京。他们唱的是西皮调,西皮调和二簧调融为一体才是皮簧,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京剧。那么京剧它大量地改编了水浒戏,把水浒故事改编成京剧。比如说有名的像《野猪林》,当年黄润甫侯喜瑞师徒都演这个,京剧中常演的,是比较有名的一出戏。再有就是《丁甲山》,另外像水浒戏中,后来比较常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