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教育手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星期过去了,全班大多数学生都陆续交来了自己的捐款。我一一清点着由一分、两分、一毛、两毛汇集而成的捐款,心中无比欣慰。

不知怎么的,在清点捐款的过程中,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丝怀疑:这些钱都是学生卖废品所得吗?虽然每个学生在交钱的时候,都说是“卖废品换来的”,但凭我对学生们的了解,我估计可能有少数学生并没有卖废品。想到这里,我隐隐感到不安:怎样才使这一笔献给先烈的捐款真正纯洁无暇呢?

      我当然不好为我这个想法而在班上搞“清查”,但我想至少应通过什么方式提醒或教育一下学生们才好。怎么办呢?

      正好,何静红、龚驰群、王薇三个同学来交钱了。我收下钱,照例问道:“卖的是什么废品啊?”

      没有回答。

      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班长何静红,她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们,没有去拾废品。”“那么,这钱是向家里要的喽?”“不是,这是我们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几个人的声音很小,充满了惭愧。

      我踌躇了:收不收呢?她们这样做,显然不符合“必须交卖废品所得的钱”的要求,似乎该受批评。;然而,他们没有撒谎,这却是很可贵的。再说,这钱并非向家里要的,而是她们节约下来的,仍然能代表她们的心。

      于是,我表扬了她们:“你们很诚实!”

      上午最后一堂课快下课前,我在班上讲了何静红几位同学的捐款的事:“她们没有拾废品,当然不对;但她们有一颗诚实的心!让祖国的新一代具备诚实纯正的品格,正是先烈们的希望。我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在捐款时撒了谎,这难道仅仅是欺骗了老师吗?不!这是欺骗了先烈。我们不希望这笔捐给先烈的钱里包含有哪怕是一颗不诚实的心。”

      放学后,又有几位学生来交钱,他们都如实地说明这笔钱是自己节省的零花钱。

      中午,我到教室去,许艳同学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李老师,那天我交的七角二分钱,并不是卖废铁得来的,而是妈妈给我吃早点的钱,可我在交钱时,却说是……”

      “别说了,你今天做得对。你仍然是诚实的孩子!”我拍了拍她的肩膀。

      不一会,刘春华、文丽、陈建等同学也来向我承认自己交钱时说了谎。下午上课前,我又在班上表扬了许艳等同学:“能主动用诚实行动来改正不诚实缺点的同学,仍然无愧于先烈!”

      课后,又有两个学生来到我跟前。

      “李老师,我昨天交的六角二分钱里,只有六分钱是卖牙膏皮得来的……”

      陈晓梅低着头说。

      “李老师,那天我交的两角四分钱里,只有一角七分钱是卖废品的钱……”张帆红着脸说。

……   ……

      凝集着学生们对先烈真诚敬仰之情的捐款寄出去了。在填写汇款单时,我在寄款人姓名一栏里写的是——

     “献给先烈的五十三颗爱心和童心”    

    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

                                      ??“后进学生”的转化

 

    ⊙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与个性!

                         ??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 

      不客气地说,离开了对“后进学生”的研究与关注,“素质教育”不但是虚假的,而且是虚伪的。

      理由很简单:“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柳斌)而对多数学校的多数班级来说,“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学生”。或者换句话说,只要有哪怕极少数的“后进学生”在我们教育者的视野之外,那么,我们所标榜的任何“素质教育”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只能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耻辱!

转化“后进学生”的途径、方法当然是很多的,但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却应该充满“民主、科学和个性”的精神。

    一、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学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决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后进学生”看作朋友时,这些顽皮的“后进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视为“哥儿们”。我喜欢与“后进学生”们“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徒步去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他们有了学习上的进步,我带他们去吃火锅以表庆贺……也许会有教育者指责我的教育“太庸俗”,但我认为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但是无比幸福的,也是无比高尚的!也可能会有人敬佩我善于给”后进学生”们带去欢乐,我会说:“不!不是我给他们带去了欢乐,而是他们给我带了欢乐;或者说在没有师生界限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共同的欢乐!”

      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且长期与顽童们打交道的经历告诉我,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对”后进学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教师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我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的话题,便是让学生谈“我有什么优点”;如果某一“后进学生”因为长期受斥责而丧失了道德自我肯定的勇气和能力,我便让全班学生帮他找优点。注意,教师这样做,决不是仅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对“后进学生”由真诚热爱而产生的真诚信任。

      当然,比起其他学生,”后进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多一些,教育者很难做到不对他们发怒;但是,“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教师也有权发泄他的愤怒,任何一个有涵养的、受过教育的人也在所难免)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苏霍姆林斯基)我这里还想强调的是,在批评教育的问题上,师生同样是平等的:教师当然可以批评学生,学生也可以批评老师;教师如果批评失误,应该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利;如果冤枉了学生,教师应该公开主动认错。有一次上课,我看到一位因平时上课极爱说闲话而被我经常苦口婆心教育的学生,又在向周围同学说着什么,我一怒之下声色俱厉地把他痛斥了一顿,当时他红着脸低着头承受着我的批评;可是课后,有学生来告诉我,说那个同学刚才是为同桌念黑板上的板书(同桌眼睛近视而又忘戴眼镜了),并不是有意说话。我顿时惭愧极了,立即回教室当着全班学生向那个学生认错,并决定替他当一天值日生,以表达我的歉意。这事让学生们很感动,我却说:“学生认错,大家习以为常;为什么老师认错,同学们就格外感动呢?错误面前,也应该人人平等!”

    二、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前面谈到的学生心灵深处美好道德的萌芽,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依据。但是,对“后进学生”而言,这些“萌芽”往往被各种缺点的“杂草”掩盖着。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 ??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要求”后进学生”在一个早晨就根绝所有坏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有一位”后进学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很想改正,但缺乏信心。我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