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教育手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按规定,住校生必须在开学典礼的前一天返校,而宁玮却是在开学典礼时匆匆赶到的。我问她为什么迟到,她吱唔了很久,才吞吞吐吐地道出了原委————

      宁玮的确是头天下午乘上返校的公共汽车的。但行车途中,公路阻塞了,等了很久,一直没有通。

      天色渐渐晚了。公共汽车上的旅客纷纷拿出糕点、水果等当作晚饭吃了起来。宁玮也从提包里拿出煮鸡蛋吃了起来。这时,她突然发现一位四五十岁、戴着帽子、穿着半新不旧的棉袄的农村妇女静静地坐在位子上,手里既没有糕点,也没有水果。宁玮想,可能她没有带吃的吧?

于是,她便又拿出两个鸡蛋递给那人:“阿姨,你吃鸡蛋吧!”

      那人似乎有些惊讶。车里的其他人看着这一切,似乎也很惊讶。

宁玮直接把鸡蛋塞进那位妇女的手里:“拿着吧,都是出门人,不用客气!”

      那人很感动,接过鸡蛋,但硬要付钱给宁玮,宁玮坚决不要:“我不要你的钱。这蛋是自家的,不是花钱买的。”

      车上的人都看着这温馨的一幕,不少人感慨:“这姑娘的心多好!”“现在这种人真是不多见!”

      可车厢里居然有一个痞子模样的人怪声怪气:“啊哈!活雷锋,也给我一个嘛!”

      宁玮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但是,那位妇女站了起来:“你想干什么!”

      车厢里的大多数人也对那痞子吼了起来:“你想干什么!!”

      结果痞子没声了。

      那位妇女和宁玮聊了起来。原来,她也是农村人,是去乐山看她一个亲戚的。

      阻塞的公路终于开通了,但车到乐山已是深夜,那位妇女怕宁玮不安全,一直把她送到乐山一中,但学校大门早已关闭。于是,那位妇女主动把宁玮带到了她亲戚的家里……

      讲述完这一切,宁玮自责地说:“我如果前天赶车或者昨天上午赶车,也许就不会迟到了。”

      面对她那颗水晶般的心,我还能说什么呢?

      以前我们不少教育论者谈到教育,总是把学生当作空荡荡的容器,而所谓“教育”就是教师往这些“容器”里面装“高尚的思想”装“美好的道德”……但我从教多年,在和学生深入交往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其实,在很时候很多方面,学生的心灵倒比我们教育者纯洁得多也高尚得多!“学历”、“阅历”、“经历”等使我们“成熟”起来,也冷漠起来。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确应该向学生学习!

      那么,教育者真的就没有什么事做了吗?不,在有些时候,面对有些学生,教育的灌输也是必须的;但面对多数学生,特别是像宁玮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做是“保持”、“扶持”与“引导”:让学生保持一颗童心,扶持学生美好道德的萌芽不断健康生长,引导他们面对复杂甚至有时显得比较阴暗的社会现实,让“纯真”更坚强也更机智!

      宁玮后来对好友赵琼谈起返校“奇遇”时说道:“我当时一看到那位妇女,我就觉得她像我们乡里的好多父辈的农民,他们朴实善良,他们真正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啊!比起来,我们这一辈人很幸运,我们在城里读书,父母们却在乡下辛劳,用他们的汗水供养我们。或许包括那位中年妇女的儿女不会再像父辈那样辛劳,但正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翻身,他们可能付出了更大的代价!真的,我一看到她,就像起了我的父母……”

      宁玮朴实无华的言行,感染了她的同学。毕业前夕,赵琼在作文中写道: 

      宁玮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炽爱之情。她爱花,爱草,走过一块小小的菜地也要蹲下去仔细瞧瞧那每一根嫩芽。她是那样深深地爱这她的父母姐弟,爱着她的乡村家园!也许是为了把这种感情化为行动,她发奋地学习,认真地工作,真诚地待人。高中三年来,无论是当班干部还是当室长,或者是为学校管理广播室,她都尽心尽力而且严格认真。她抓紧每一分钟时间学习,上课积极思考并主动发言。她在课余给同学们带来欢乐:为同学们剪漂亮的纸花;在晚会上以清纯的歌喉为大家唱《洪湖水,浪打浪》;在太阳岛,她俨然像个特级厨师,给大伙儿煮好吃的饭菜……因此,她受到同学们深深的爱戴,也因此连续两年被同学们选为三好学生。 

      然而高考结果下来了:宁玮落榜!

      其实,她就差那么几分,如果她是城市户口,或者他的父母稍微有点“头脑”与“社会活动能力”,或者她家里多少有一点“经济基础”,她完全可以通过“委培”或“自费”或其他途径踏进大学校门的。事实上,当时同班的不少同学分数比宁玮低得多,最后仍然通过各种门路上了大学————因为他们是“城里人”!

      我决无半点鄙薄这些“城里人”的意思,因为他们毕竟也是我喜爱的学生,我真诚地为他们最后还是如愿以偿而高兴。我之所以把他们与宁玮比较,只是想说明并突出宁玮的“不幸”而已!

      宁玮返校看高考分数那些天,她和几位远道而来的农村同学就住在我家。面对她控制不住的眼泪,我虽然一遍遍苍白无力地劝慰她,但在心里再一次升起沉重的负疚感……

      当年的10月,我收到宁玮的来信: 

李老师:

您好!刚开学一定很忙吧?您新的一批学生听话吗?

几个月来,我如同大病了一场。想起高考,我就觉得自己对不起多年来为我辛劳的父母,对不起老师三年来的培养。但想到老师您是那么关心我,我还是应该向您谈谈我的心里话和今后的打算。

      李老师,通过这次高考失败,我第一次因为自己是乡下人产生了自卑感。我的分数只差那么一点点,如果我有一个城市户口,我完全可以像班上其他同学一样读“委培”。这段时间我不止一次地感叹,命运对我为什么这样不公?请您不要以为我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家乡。不,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出身农家而觉得比别人矮一截,而且现在,我对家乡的感情仍然没有变。但对在分数面前,城里人和乡下人却不能完全一视同仁而感到不平。当然,如果我在高考时能够再多考几分,使我的分数上统招线,我就能和其他人一样拥有同等的被录取的权利了。唉,还是怪我自己不争气啊!李老师,我是您最没出息的学生,辜负了您的希望,以后真没脸来见老师了!

      本来,我可以再补习一年,而且我如果那样,我相信经过一年补习我是很有可能考上的。我的父母也希望我这样做。但想来想去,我还是放弃了这条路。因为我的弟弟还在读中学,他的学习比我好,以后肯定比我更有出息。家里现在应该全力支持弟弟读书,我不能再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了。我已经19岁了,再让父母供养我,我实在不好意思了。我想出去找点事,既养活自己,也帮助家里资助弟弟。当然,具体干什么,现在还没有定,反正是出去打工。我虽没有什么本事,但有一双还算勤劳的手和能吃苦的精神。

      李老师,虽然我没有考上大学,但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没有白过。我毕竟在您和其他老师的教育下学到了不少以后有用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幸运地成了您的学生,并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的班级!我真想有一天,我能够拿起笔写写我难忘的高中生活,甚至写一部当代的《青春万岁》。李老师,您放心,不管今后怎样,我永远会做一个正直的人,至少不能有愧于自己的良心。

祝李老师工作愉快!

                                   学生  宁玮

                                         1990年10月6日

 

我很快给她回了信: 

宁玮:

你好!

来信收到。

      如果我用“正确对待人生挫折”之类的话来安慰你,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你现在确实只有正视现实。我们对生活对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愿望与憧憬,然而,每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总是不一样。这个“不一样”还不仅仅是指有的好,有的坏;更多的时候是意味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这个世界如同一个大森林:有挺拔的乔木,也有繁茂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络的藤蔓;有鲜艳的花朵,也有翠绿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示着自己一份独特的勃勃生机。也许,我这样说,抽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