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程师。
1825年2月,斯蒂芬逊提出了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预算,此项工程的建
筑费和列车制造费用为40万英镑。这个费用较詹姆士预估的多出10万英镑,
但铁路公司认为此方案清楚,具体,真实,立即宣布将送往英国议会立案,
同时在新闻界展开宣传。
3月,英国议会进行铁路方案的讨论,议员们持赞同和反对意见者辩论
激烈。反对者经多月的研究,聘请工程专家仔细研讨斯蒂芬逊设计方案中的
每一个细节,他们聘请了8位法律顾问出庭质问斯蒂芬逊,目的是击败他,
使铁路方案不被议会通过。
当问及蒸汽机车的速度时,斯蒂芬逊镇定地答道其速度每小时在4至8
英里 (6—13公里)之间,随后却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地说:“我有信心使这
速度大大增加。”反对者以火车时速过快会使公众产生恐惧心为理由大放厥
词,他们认为任何机器的速度如每小时超过10英里 (16公里)则一定会伤
害到人和物,会使孕妇流产、使乳牛不吃草、使母鸡不生蛋、使乡村小旅馆
关门、会污染空气、使野生禽兽绝迹、使马匹绝种、使土地贫瘠不能收获……
这些荒谬的言论使支持和倡导建设铁路的人也为之恐惧。
反对者们就实地建筑的某一细节问题提问,使斯蒂芬逊无法说出具体详
细的数字和细节。他们就宣扬斯蒂芬逊的资料、设计是完全错误的。
斯蒂芬逊缺乏学校教育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使他的思维和辩才无
法发挥,再加上他有浓重的方言土语,总引起人们发笑,所以议会答辩极不
… Page 15…
成功。斯蒂芬逊的方案未被通过。
在议会受挫后,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局决定将斯蒂芬逊解聘,而另聘
他人。这段时间是斯蒂芬逊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局
决定聘请国内声誉卓著的一流工程师任尼兄弟负责工程建设。任尼兄弟以工
作太忙加以推辞。这时大家觉得斯蒂芬逊仍然是合适的人选,铁路局再次询
问他是否仍愿意担任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总工程师?斯蒂芬逊再次接受
聘请,担任了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
1826年5月5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修建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方案。
铁路的建设正式动工。
斯蒂芬逊对工作精益求精,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改进。在修建斯
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过程中,斯蒂芬逊总结了一条修建铁路的重要原则,
那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铁路的弯度和路面的坡度,使铁路不论在侧面还是在
平面都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直线,以利于行车。在修建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
中仍然要贯彻这一原则,但在这里却有许多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尚待解决,
例如铁路桥梁的设计、涵洞的开凿、路堤的修筑以及其他许多问题。面对这
些艰巨的任务,斯蒂芬逊并不畏缩,而是亲自率领助手们到沿途各地,攀悬
崖下陡壁,进行实地观察和勘测,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作为设计和施
工的参考。此外,他还收集了大量有关桥梁建筑、钢铁冶炼方面的专业资料,
加以比较和研究。
斯蒂芬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他几乎是全天24小时不停地工
作,早上5点,骑着他那匹从北方带来的心爱马匹——巴比去检查隧道或高
架桥或沼泽地的工程。早饭时间回到住宿的农舍喝一碗浓浓的麦粉粥,然后
再度出发巡视工地。下班返回利物浦上议街新住所里,继续和他的学生、助
手们研究绘图和设计,并口授秘书信件及报告等,一直工作到深夜才休息。
1827年3月,斯蒂芬逊的助手约瑟夫·洛奇写信告诉罗勃(罗勃这时已
到南美洲发展事业)说,最近的一切进展使斯蒂芬逊恢复了以前的声誉:“不
幸事件造成的伤害已消失,他现在处的境遇和地位,充满着光彩,这将使他
的声名永垂不朽。”
由于斯蒂芬逊的精心设计和铁路工人们的辛勤劳动,1830年9月15日,
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胜利通车了。这条铁路后来被人们称为“斯蒂芬逊学
派”铁路建筑工程的典范,对世界各国的铁路建筑有深远的影响。
… Page 16…
七、莱茵希里城大赛和“火箭号”
斯希芬逊在修建铁路的同对,继续致力于蒸汽机车的研究和改进工作。
罗勃于1828年1月回到纽塞的蒸汽机车工厂,罗勃这时已成为父亲的伙伴
了,父子二人一起为研制新的机车工作。
1828年是修建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最艰苦的一年。建筑工程艰巨,资
金严重短缺、社会反对的呼声仍然不断。铁路局向英国政府融资10万英镑,
政府方面的条件是选派一名无派系的专家调查、研究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
的实际情况。
政府选派的专家是72岁高龄的道路、桥梁、运河建筑工程师汤麦斯·德
尔福,他在英国和欧洲都享有盛名。德尔福不了解蒸汽机车行驶在这条铁路
上有什么作用,认为在该路线上应废除兽力拖曳而使用固定引擎。这和斯蒂
芬逊设计的部分使用固定引擎及绳索装置于斜坡地带牵引车厢,主要动力仍
靠蒸汽机车大不相同。
面对使用蒸汽机车的阻碍和坎坷,斯蒂芬逊犹如马匹被脚蹬所刺,咆哮
不已。但他迅速平静下来,撰写了一篇4千字的论文说明使用蒸汽机车在拖
曳、速度、经济等各方面的有利之处,此文立论精辟,并附有各项事实、图
表和数字。
德尔福组织的调查人员仍然偏袒固定引擎,但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提到
蒸汽机车时是这样说的:“火车的性能与构造有待发展。”
为了解决使用固定引擎和蒸汽机车的争端,铁路公司在1829年4月决定
举办一次火车头表演比赛,为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选择和配备优质的机车
为动力。在这次比赛中,凡是速度最佳、最轻、省力、省煤、烟少的蒸汽机
车发给奖金500英镑。比赛举办地点,选在公司的莱茵希里城的铁路线上。
比赛时间为这一年的10月。
斯蒂芬逊和儿子罗勃决定参加这次火车头比赛,他们要公开表演新研制
的机车,向世人充分展示机车的性能。斯蒂芬逊和罗勃参赛的机车叫“火箭
号”。“火箭号”与先前机车不同的是使用多管锅炉,蒸汽机车出力的大小
有赖锅炉内产热面积的增加,“火箭号”运用了24根直径3英寸(7。5厘米)
大小的铜管并列直贯全炉两端,加大了机车的功率。“火箭号”另一个不同
于先前机车的特点是使用汽管。将汽缸排出的蒸汽导回到烟囱,使烟囱空气
流通保持压力。
原计划有10部机车参赛,但到10月8日开赛时,有5部未能及时参加,
在比赛场上,5辆参赛“铁马”漆成5种不同的耀眼的颜色。每辆机车在比
赛中应完成20次往返,共计60英里 (96公里)赛程,重量不得超过6吨。
这5辆参赛机车分别是:
伦敦布莱斯怀特·艾立逊工厂制造的“新奇号”,铜绿色,重2吨1680
磅 (762公斤)。
达灵顿·赫克华斯工厂制造的“无双号”,黄黑色,重4吨952磅(432
公斤)。
纽塞·泰因区斯蒂芬逊工厂制造的“火箭号”黄黑机车,白色烟囱,重
4吨336磅 (152公斤)。
利物浦布蓝屈斯制造的“环球号”,重3吨,由马匹运转。
爱丁堡百士托制造的“坚忍号”,红色轮,重2吨904磅(410公斤)。
… Page 17…
“坚忍号”不够坚强,在爱丁堡向莱茵希里运输途中受损,抵达赛场后
未能参加试跑即自行退出。
“无双号”具有优良的蒸汽机,但因制造时偷工减料不能运转,也未能
参加比赛。
“环球号”用马做动力,其方法堪称奇特。马匹在车辆平台上方运动如
同兽力磨粉机那样的带转车轮。
真正能与“火箭号”匹敌的则是“新奇号”。“新奇号”外表美观,重
量轻巧,最为观众所称道。因是在7个星期内赶制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