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科学发明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匙! 


… Page 116…

     德福雷斯特正在研究用真空管检波的时候,有个朋友带来了意外的消 

息:英国弗莱明博士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德福雷斯特听了受到很大的震动。 

     弗莱明早年上过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没有毕业。他是麦克斯韦的学 

生,先后在爱迪生电灯公司、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当过技术顾问,发明过直流 

电位差计,提出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他比德福雷斯特大二十四岁,很熟 

悉当时的无线电发展状况。他早就对爱迪生在 1883年发现的热电子发射现 

象,就是“爱迪生效应”有兴趣,一直想发掘它的实用价值,终于发明了真 

空二极管,用来代替金属屑检波器。这个新发明为电子器件的制造打开了一 

个突破口。 

     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却没有想到它的应用;德福雷斯特一直 

想发明新式检波器,却不知道“爱迪生效应”。因此,他们两人都失去了发 

明真空二极管的机会。弗莱明既有发明新式检波器的决心,同时又抓住了“爱 

迪生效应”这个关键,所以取得了成功。这是发人深省的。 

     德福雷斯特急不可待地把刊登发明真空二极管消息的杂志找来。他读到 

关于介绍弗莱明发明的文章,激动得两手都在颤抖。兴奋和沮丧一齐涌上心 

头,他很羡慕弗莱明的成功,也替自己功亏一篑感到遗憾。 



                           真空三极管诞生了! 



     一连几天,德福雷斯特都处在徬徨状态中,思想斗争很激烈。他奋斗的 

目标被人捷足先登,多年的宿愿成了泡影,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失意的发明家在小屋里徘徊。他想起了中学老师讲的一段美术史上的逸 

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小时候读书很不专心,学一样,丢一 

样但是不论他改学什么,都忘不了绘画。他十五岁那年,被画师莫鲁乔带到 

佛罗伦萨去学画。达·芬奇学成以后,画师莫鲁乔叫他在自己绘制的巨幅油 

画《约翰为基督施洗礼》里,画一个做陪衬的天使。结果,达·芬奇竟比老 

师画得还好。莫鲁乔既高兴又惭愧,从此,他就改行去搞雕刻,再也不画了。 

德福雷斯特从杂志上看到弗莱明的发明成功了,他的心情就象莫鲁乔看见 

达·芬奇笔下的小天使的心情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弗莱明比他年长和有声 

望罢了。 

      “我是不是也要象莫鲁乔一样改弦更张呢?”德福雷斯特暗暗地问自 

己。 

     他想起了十年前芝加哥博览会对他的鼓舞,想起了同马可尼有意义的会 

见。不,不能改弦更张,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德福雷斯特认识到科学发明 

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不是个人的事情,谁发明了第一个真空二极管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已经被发明出来了,而自己也是许许多多探索者中间的一个,既 

然弗莱明首先打开了突破口,为什么自己不能跟着冲上去呢? 

     他找到一个熟悉的灯泡厂技师帮忙,制作了几个真空管。真空管的灯丝 

是白金丝,灯丝附近装了块金属屏。它和弗莱明的真空二极管很相象,唯一 

的区别是在两极之间接上了一个小电容器。其实,这个电容器对检波并没有 

多大作用,也许德福雷斯特还有别的考虑。他把真空管装在接收机上,代替 

老式的金属屑检波器,果然很灵验。 

     一个发明家,如果只是重复别人的劳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出息。德福 

雷斯特对自己这次试验没有满足,他既有独创的雄心,又有丰富的想象力。 


… Page 117…

弗莱明的二极管同金属屑检波器比起来,确实是前进了一步,但是它只能做 

检波用,不能放大。德福雷斯特看到了这点,他想试一试,希望再改进一下。 

     德福雷斯特在他的电子管里封进了第三个电极。这是一片不大的锡箔, 

它的位置在灯丝和屏极之间,乍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正是 

这个不显眼的小电极,改变了无线电世界的面貌。德福雷斯特惊异地发现: 

在第三极上施加一个不大的电信号,可以改变屏极电流的大小,而且改变的 

规律同信号一致。他马上意识到,这种情况表明了第三个电极对屏极电流真 

有控制的作用。这个发现非同小可,因为只要屏极电流的变化比信号的变化 

大,就意味着信号被放大了。而它正是很多发明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德福雷斯特预感到这个发现的惊人价值,他沉住气,毫不声张地继续进 

行试验。为了提高控制的灵敏度 (控制越灵敏,放大作用越强),德福雷斯 

特多次变动小锡箔在两极之间的位置,他的实验台上摆满了一大堆试过的真 

空管。最后,他发现用金属丝代替小锡箔,效果最好,于是就用一根白金丝 

扭成网状,封装在灯丝和屏极之间,世界上第一个真空三极管就这样诞生了! 

由于控制极的形状很象网栅,德福雷斯特把它称做“栅极”。它象一个非常 

灵敏的控制闸,按照施加信号的变化,有规律地改变着屏极电流的大小。由 

于屏极电流比栅极电流大得多,因此,微小电信号经过真空三级管就放大了 

很多倍。 

     真空三极管比起二极管来,是一个质的飞跃,它对无线电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这在后面还要谈到。事实证明,科学发明的成功或者失败,并 

不在于起步的早迟。事在人为,德福雷斯特虽然走在弗莱明的后边,但是他 

不灰心,不气馁,结果是后来居上,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一泻千里 



     不过,真空三极管获得社会承认,也经历了一番曲折。德福雷斯特发明 

三极管以后,因为没有钱做进一步的实验,就象当年莫尔斯一样,带着自己 

的发明去找几家大公司,想说服那些老板给他资助。由于他不修边幅,穿得 

又破烂,前两家公司连大门都不让他进,门房怀疑他是个行为不轨的人。 

     第三家公司的门房把他当做流浪汉,也不准他进去。德福雷斯特百般解 

释,也无济于事,就掏出新发明来,详细解说它的新奇结构、放大特性和应 

用前景等,想打动门房。不料,门房见到他把一个玻璃泡吹得神乎其神的, 

不由得起了疑心,只当他是个江湖骗子,就去报告了经理。 

     公司经理赶紧出来。他也是个势利小人,看见德福雷斯特衣着破旧,正 

举起一个玻璃泡在向围着的人们宣传,心里早有了几分不高兴。这时,他听 

见德福雷斯特正在大声地说:“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玻璃泡,它可以把很小的 

电磁波信号放大到连听力不好的人都听得见。”经理不听倒罢了,一听这话, 

就断定他是地地道道的骗子,不容分说,就叫来几个彪形大汉把他连推带拉 

地扭送到警察局。 

     没有过多少天,法院开庭审判。这就是1906年春天那个富有戏剧性的案 

子。德福雷斯特开始被控告是“公开行骗”,接着又有人告他“私设电台”。 

青年发明家遭到诬陷,但是并不畏惧。他机智地利用法庭这个公开的讲坛, 

大力宣传自己的发明。他充满信心地说:“历史必将证明,我发明了空中帝 

国的王冠。”德福雷斯特说的“空中帝国”,指的是无线电;“王冠”,指 


… Page 118…

的是真空三极管。青年发明家的斗争终于胜利了,法院宣判他无罪释放。这 

场官司反倒使他出了名。1906年六月二十六日,他发明的真空三极管获得美 

国专利。后人把这一天当做真空三极管的诞生日。当时,德福雷斯特还不满 

三十三岁。同时,三极管的第三个极被正式叫做“栅极”。德福雷斯特首先 

把三极管用在无线电接收机屏极检波电路上,使通信距离大大增加。不久, 

三极管又被用在电话增音机上,解决了贝尔电话公司当时正在设计的美国长 

途电话的关键问题。 

     当然,新生事物一开始总不是很完善的。最早的三极管在性能上有两个 

主要缺点:屏极电流不稳和寿命不长。德福雷斯特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屏极 

电流不稳的原因,是由于屏极和栅极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