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月24日 张颐武论"英雄" 张颐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做点火于基层,策划于密室。怎么商量去刺杀秦皇,这个事情是这个电影里边最核心的一个主题,内容。内容的主线就是这个主线。你看到这个电影里边所有的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在这两个人的对话中间产生的。这个对话是这个电影最核心的部分,大家如果注意,这个对话里边你可以发现就改变了,这是我们刚才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和中国历史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就是中国历史上对秦始皇理解不一样的状态,这个不一样就是两个人始终在对话。对话是怎么层层剥开刺客的世界,刺客的世界,这电影要剥开的是刺客究竟在想什么。

    所以《英雄》这个电影大家说没有故事,其实它不是没有故事。它其实是用两个人的对话撑起来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是一个又一个否定的故事。它其实这个电影里边,你可以发现第一个故事李连杰演的无名跟秦皇讲了以后,就被秦皇一下子否定了,就是刺秦皇不是这么回事,然后李连杰又讲了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又被否定了。第三个故事他说是真的,其实也被否定了。它这几个故事,其实故事情节单薄。大家为什么会觉得单薄?就是因为这几个故事都被否定了,他编了几个故事但是最后又被否定了,然后只有两个人的不间断的对话。所以这个情节的线索显得比较单调,这个可能是大家认为《英雄》比较简单化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我觉得呢,其实这个故事蛮复杂的。它讲的就是刺客在想什么?这个是它的主要的故事,刺客在干嘛?

    由长空开始想出刺秦皇这个事情,因为秦皇欺压整个灭六国,要灭掉六国,所以要刺秦皇,这个里边其实非常复杂。第一个方面你就可以看到,这个讨论到最后它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大家如果看这个结论就是一个秦皇不可杀。最后其实这个无名跟秦皇也近在咫尺了,无名可以杀掉秦皇,但是无名没有去杀秦皇。秦皇为什么不可杀?这个电影有一个非常让人震撼的价值观,跟我们以前现代历史里边理解的秦始皇故事不一样的。就是说为了和平秦皇不可杀,这个世界要有秩序,秦皇不可杀。哎呀,你看到这个地方你会觉得很不习惯,因为我们年轻时候受的教育,或者我们受的影响,很大的一个意思就是很大的一个基础就是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非常厉害的人。那么杀秦皇其实是一个弱者反抗强者的过程,但是,我觉得《英雄》让人震惊地颠覆了我们这个观念,告诉我们的是秦皇不可杀。为什么?它有另外一个观念叫做秩序、和平。和平导致秦皇不可杀。所以这个电影的宗旨,让大家可能是非常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这个电影里面大家都看到的非常灿烂的武打的故事。那个武打的场面是美轮美奂,那简直是确实是达到了中国电影里边很难得的这种巅峰状态。非常非常浪漫的武打的场面,这个武打的场面都是匪夷所思的,但是武打的暴力里边还是个人的暴力,你可以感觉的是那种大家知道叫做冷兵器时代的英雄的那种气势。大家知道古典的英雄是产生在冷兵器时代,就是靠刀,冷兵器就是刀、剑、戟这些东西,它那个东西它没有火药。不像现在似的一个人自己躲在一个隐蔽部里边,或者躲在一个非常远的地方,在飞机里边一按电钮一个导弹就过去了。那个时候冷兵器时代是人和人之间靠力量来打的,这个靠力量靠智慧去打。那个壮观。确实是就是大家觉得好多伟大的英雄并不产生在现在,就是不是冷兵器的时代,现在是一个火器的时代。大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发明了机关枪,发明机关枪以后的这个时代这个战争的格局就完全改变了,人要躲在后边,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用血肉之躯来拼搏的。这个过程是你可以发现,冷兵器的这个美,我们大家还是非常能够理解的。因为我们看《卧虎藏龙》,看各种武侠电影,金庸的小说都是讲的是冷兵器之美。冷兵器时代是让男人血液沸腾的一个时代,就是因为它要体验这种英雄的行为的话,你就发现冷兵器时代是一个讲义气,是一个非常简单,价值观很简单,能够实现自己的英雄的梦想的一个时代。

    但是到了现在你可以发现张艺谋还有一面,它不是冷兵器的,就是秦皇的战争机器,这个部队,那个声音,“风、风、大风”谭盾写的那个,那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那个力量,那个东西就跟冷兵器的那种英雄就不一样了。但是你可以发现它的这个《英雄》里边最残酷的地方,或者最让人觉得无奈的地方,就是冷兵器的英雄他没有办法打败战争机器,这是一个很让人觉得悲哀的事情。你发现这些刺客们在这儿四处游荡,虽然他们打得非常的灿烂,非常的美,那个美已经达到了一种美得我觉得极致了,但是他挡不住的是秦皇的战争机器。你看看那个赵国在那儿写那个剑,写字要留下生命的痕迹,但是你发现它无能为力,这个战争机器来了的时候,它穿透的力量是很巨大的。所以大家把它叫做一种暴力的美学,就是它有一种很强的暴力性的美学,这个暴力的美学好像是非常非常有力的,秦始皇的战争机器不可阻挡,是一层暴力。那么这个武打的灿烂的唯美的这种武打,又是一层暴力。所谓的暴力美学就是这两种暴力的一个充分的展现,用一种非常华美的,灿烂的画面来展现了这么一个景观。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两个地方让我们觉得好像不可理解,可能觉得非常困惑,为什么张艺谋会写这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东西?什么意思?

    这个电影它是和现实是有关系的,这个可能是一个非常非常独特的问题。为什么跟现实有关系呢?我想讲的张艺谋对于秦国他是有感情的。为什么有感情呢?我想讲到1985年的时候,张艺谋作为一个摄影师,拍了他第一部最重要的获得金鸡奖的电影,大家可能听说过,就是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叫做《黄土地》。这个电影在拍摄以后,张艺谋得了金鸡奖的最佳摄影奖。得到这个最佳摄影奖以后呢,陈凯歌为他写了一篇文章,这个文章的名字就叫做《秦国人》。那么他说“我常和艺谋”,陈凯歌讲:“我常和艺谋开不开玩笑地说,他长得像一尊秦兵马俑。假如我们拍摄一部贯通古今的荒诞派的电影,从一尊放置在咸阳古道上的俑人的大远景缓推成中近景,随即叠化成艺谋的脸”就是陈凯歌讲这个镜头大家如果想一想,一个兵马俑那个脸叠化叠化,在电影里一化,化成什么?艺谋的脸。“那么他和它会极其相似的,或许因为艺谋是真正秦人的后代”。他陕西人,秦人的后代,他接着又讲:“不以军人像标榜的军人,才是最可怕的。正是由这样结实的普通的将士组成了秦王的兵阵。用这样的兵阵破关东、扫六合,变西夷小国为大一统者,当然是可以令人信服的。那些张扬的花拳秀腿之辈,恐怕难和他们相较”。你发现有意思,把张艺谋和秦始皇的部队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对比。后来结果张艺谋在1988年还真的拍了一部电影,叫做《古今大战秦俑情》。真的扮演了一个秦俑,然后和巩利上演了一段浪漫的故事。一个古代人穿越了这个时空,穿越了时空和一个,巩利是一个现代的演的现代人两个人相遇,有一段莫名其妙的感情。那个电影,你看张艺谋演这个秦皇的部队、秦皇的兵,从陈凯歌说他像,到他自己演再到他自己真正表现秦王的梦,最后用《英雄》这个方式表现出来,这段历史大家如果看到会觉得张艺谋和秦皇真是有缘,真是有缘。你觉得这个确实是一段非常神秘的历史。

    陈凯歌是把张艺谋看成一个秦皇的后代,是看成一个英雄来看待的,就是非常像秦皇部队里边的一个兵。这个说法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是在哪儿呢?就说明张艺谋抓住这个题材来表现自己,来表现新的世纪是有一个非常长的历史的渊源的。这个历史渊源呢,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个历史渊源,就说明张艺谋的酝酿对秦,我觉得是对这个秦俑,对秦始皇的这种战争机器的思考,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这个很长的时间,如果没有一个触发的点的话,这个东西也很难转化成一个真正的电影。所以你可以发现《古今大战秦俑情》之后就没有了,他就没有再写过这个东西,他电影没讲过这些故事,没有回到这个秦俑去。

    但是为什么在今天他回到秦俑去?为什么他今天回去?其实呢,这个里边正好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