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萨苏评注菊与刀 txt打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利用山区崎岖的地形和美军纠缠,事实上他这一手的确有些道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虽然轻取马尼拉,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山下奉文。直到日本战败,山下所部的日军一直在当地和麦克阿瑟的部队打游击。二战后,山下奉文被判处死刑。这个严厉的刑罚固然罪有应得,但也有人认为是山下在菲律宾阴魂不散的打法激怒了麦克阿瑟,如果早早投降,即便犯了反人类罪,喜欢别人拍马屁的麦克阿瑟也可能会饶他一命的。】

第二章 交战中的日本人 交战中的日本人(5)

    日本人和美国人一样都走极端,只不过极端的方向相反。这场战争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所以美国人要全力以赴进行战斗。我们遭到了攻击,所以要教训敌人一下。如果发言人意图恢复公众的信心,那么他在谈及珍珠港、巴丹半岛事件时,决不会说:“这些事件都已在我们计划的预料之中。”反之,我们的官员会说:“这是敌人蓄意挑衅,我们只能对他们还以颜色。”美国人使生活适应充满挑战的世界,并时刻准备迎接挑战。而日本人却认为世界万事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对他们而言,真正的威胁来自于那些未曾料到的状况。31【31萨评:现在的世界则有些颠倒过来了,和西方同事一起工作的时候,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强烈地依赖预先安排好的计划。一个项目,从一开始他们就会做一个完善的计划,把一切都放在掌握之中,然后按部就班地执行。在数字化时代,他们的计划总是近乎完美,但是,一旦中间出现了计划外不可控的因素,他们就往往一脸茫然。这方面,倒是一直过着“变化比计划还快”生活的中国人更能应付。】

    日本人在作战时宣传的另一个主题也能够揭示日本人的特点。他们会经常说:“我们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因而,在作战过程中他们必须将日本精神发扬光大。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时,日军向其部队下达的命令是:“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我们,我们必须体现出日本民族的大无畏精神。”日本海军对其官兵的指示是:“一旦受到鱼雷攻击,上级命令弃舰时,所有海员必须以最体面的方式转移到救生艇上,否则整个世界都要嘲笑你,美国人会把你们的狼狈姿态拍成电影,拿到纽约去放映的。”32【32萨评: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查看日本方面的记录,我没有找到相应的条文,不知道作者的资料来自何方。我推测可能是一种误解,因为日本方面素来对自己战败时该怎么办考虑极少,可能觉得预设这种立场本身思想就有问题。关于弃舰,我能看到的只是要求必须先将军舰上供奉的天皇照片转移到救生艇去。不过作者所说日本人好面子这一点,确实如此。】日本人非常重视他们给世界留下的印象,而他们对这一点的关注也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化当中。

    关于日本人态度的问题,最吸引人的就是他们是如何看待天皇陛下的。天皇对他的臣民到底真正拥有多大权力呢?一些美国权威人士认为:其实在日本七百余年的封建统治中,天皇不过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每个人首先最应该效忠的就是他的封建领主,即“大名”,以及军事大元帅——将军。对天皇的效忠似乎可有可无。天皇深居在与世隔绝的宫廷之中,他的个人活动和各种仪式也都要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限制,而通常由将军制定这些规章制度。如果一个等级很高的封建领主对天皇表示敬意,那么这将会被视为背叛行为。对一般日本民众来说,天皇几乎等同于不存在一样。33【33萨评:这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以来形成的幕府制度,当时日本的实权经过军阀混战落入掌握实权的将军——即“征夷大将军”手中,并且世代相传。此时,天皇只是日本名义上的统治者,天皇大权旁落这种说法并没有错。然而,这些所谓美国权威人士却忽略了,此处的“每个人”在日本指的实际是“每个武士”,他们的确是以某某人的家臣自居,说只知领主不知天皇完全没错。然而,日本的普通民众心目中则一直把天皇当做日本的象征,而不会把将军当做日本的象征,这就像西方世界中上帝和教皇的区别一样。】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只有熟悉日本的历史,才能真正了解日本。因为对一般民众来说,天皇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存在于民众的记忆当中。那为什么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并最终将日本这个保守民族凝聚起来?美国学者还认为:有一些日本评论家反复强调天皇对其臣民有永久统治权,其实他们的观点太夸张了,他们的坚持则证明他们论据的脆弱性。因而,在对待天皇这个问题上,美国的战时政策没有必要持谨慎的态度。对日本近来编造出的那种邪恶的元首理念,我们才应该给予坚决的打击。在当代日本,天皇是神道教的核心,34【34萨评:的确,日本天皇在二战结束前,始终不是以人而是以神的形象存在于日本。】而这种宗教具有民族主义色彩。如果我们对天皇的神圣性进行挑战并将其摧毁,那么,敌国日本就会瓦解。

第二章 交战中的日本人 交战中的日本人(6)

    一些有才干的美国人了解日本。在他们读了来自前线或日本方面的报道之后,往往会对上述理论持相反意见。在日本生活过的人都非常清楚,没有什么会比用言语贬低天皇或对天皇进行直接攻击更能刺痛日本人的心、激起他们的斗志了。这些人不相信日本人会把对天皇的攻击看做是对军国主义的攻击。一战后,当“民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时,军国主义的名声是如此之坏,以至于士兵去东京的街头都要换上便服。即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人们仍然对天皇狂热地崇拜。35【35萨评:与中国人不同,日本人心目中没有改朝换代的概念,所以,天皇的地位还要高于中国的皇帝。曾有人问一个日本教授——假如你们的天皇暴虐无道,做尽坏事,你们会怎么办呢?结果日本人的回答是:那我们就会到樱田门(日本皇宫大门)外痛哭,期待吾王悔过。说起来,还是一点儿揭竿而起的念头都没有。】

    这些人士也指出:不能将日本人的这种对天皇的崇拜与德国的“希特勒万岁”进行比较,后者是纳粹党兴衰的标志,与法西斯的一切罪恶紧紧相连。

    当然,日本俘虏的口供也能够证实上述观点。日本战俘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36【36萨评:在二战中,美军有专门配漫画的教材,教育士兵怎样应付被俘后的日子,这本教材我曾见过日文译本,堪称图文并茂。可是,这对被日军俘虏的美军来说用处并不大,因为,美军这种教材是建立在“战俘有战俘的权利”、“如果你不说,对方也拿你没办法”、“敌人最大的武器就是恫吓”这类观念基础上。被俘的美国兵没想到日军根本对所谓战俘的权利不屑一顾,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保密教育也就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了。】在被俘后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应答,这与西方的军人不同。因此,他们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混乱的。这种现象可能与日本的不投降政策有关。这种状况直到战争结束前几个月才有所改变,但只限于特定的军队和地方部队。我们应该对于这些战俘的口供给予特别关注,因为它们是日本军人意见的集中体现。除了极少数以外,其他都是因受伤或失去知觉无力抵抗而被俘。

    那些顽抗到底的日本俘虏把他们的极端军国主义归咎于天皇,认为自己是在“执行天皇的意志”,是为了“让天皇安心”,并愿意“根据天皇的命令而献身”。他们认为“天皇发动了战争,我们只能服从命令”。但是,那些反对目前战争及日本未来征服计划的人,也同样把他们的和平信念归功于天皇。对所有人来说,天皇代表了一切。讨厌战争的人称天皇是“爱好和平的陛下”,他们坚持认为天皇“一直都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一直都反对战争”,“东条英机欺骗了他”,“天皇在‘满洲事件’时就表示出对军方的反对态度”。37【37萨评:“九一八”事变后,裕仁的确曾表现过“不满”,但这种姿态毫不妨碍他在次年一月发布《赐关东军敕语》,嘉奖关东军攻占东北的行动,并且绝无意因为自己“不满”而把东北还给中国。天皇裕仁的这种态度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东方的君主有让属下做坏人、自己做好人的传统,因此碰到这种不合公理的事情,天皇总要作一个表态,来维护自己“好人”的形象。第二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