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
    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我在大限来临之前,应及早前往寂静的地方,独自一人精进修持。在那里,没有亲人的挂念,也没有怨敌的危害,亲朋好友认为我早已不在人世,那么纵然真正死亡,也不会有人为我哀伤痛苦。
    米拉日巴尊者在《山居满意歌》中说:“既无亲朋为挂念,亦无仇怨相牵缠,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又云:“洞内死尸无血痕,洞外杳然绝人迹,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的确,死在寂静地方非常吉祥,没有其他的干扰,修行也会圆满成功。
    以前学院有一个沃色多吉喇嘛(光明金刚),当时他生了一场大病,但在生病期间也从来不断传承。有一次他听完课回来,坐在自己的床上,背后没有靠任何东西,身体端坐而安详圆寂了。那种死相非常吉祥,如果在一些城市里,可能有很多新闻记者前来报道。当时很多道友都看见了,他圆寂之后,一直端直地坐在那里,头都没有垂下来。
    汉地也有这种情况。五代后周时期,有一位行因大师,隐居在庐山佛手岩。每天夜深时,就有一只麋鹿、一只山鸡来睡在他石屋的旁边,一点也不惊怕。大师平生不收弟子,但附近寺庙的僧人自动供养他、服侍他。有一天大师对他们说:“把窗帘卷上,我要走了。”窗帘才刚卷起钩上,大师下床走了几步,就站立着圆寂了。
    莲池大师对此大加赞叹道:“贪欲多的人,临终时更加厉害,甚至争夺遗产,对世上的财物人事眷念不已。不但是在家人如此,连出家人也有这样的。如果每个出家人都能像行因大师一样,一辈子清高凛然,圆寂像游戏般轻松愉悦,不是很好吗?”
    当然,大城市里的人,全部能死在寂静山里面,恐怕也是不太现实。即使没有这种缘分,死亡来临时,也应该有一点修行的把握,不然,到时候发现自己得了绝症,手忙脚乱也没有必要。如果没有活着的希望了,还是应该死在寺院里,或者回到家里面。藏人一般有种说法:“啊,某某人得了绝症,该去寺院了。”死在寺院里跟死在家里完全不同,尤其死在医院里更麻烦,他们形式上的抢救工作也不得不做,一做的话,作为修行人,恐怕还是受很大的影响。所以,大家平时在修行过程中,对死亡应该有所准备。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
    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如果死在寂静的山里,四周根本不会有人哭,自己可随念佛陀等一切善法,不会有人干扰而令心散乱。
    临死时,若有人在旁边一直哭,对亡者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藏地某些地方也有这种风俗,人死时你必须哭,没哭的话,说明你不孝顺,或者对这个人不重视。当然,藏地比较大,安多与卫藏的传统完全不相同。现在有些人到了藏地某个地方,看到一个风俗习惯后,马上写成书或者在新闻媒体上打广告,说西藏的风俗如何如何,其实这是很片面的。比如汉地东北的传统和南方的传统有天壤之别,假如一个藏族记者到东北去,看到某些偏僻地方的传统后,就在媒体上说汉地的传统如何如何,那南方人看后,肯定觉得自己没有这种传统。
    现在外面的有些宣传非常奇怪,但藏地个别地方的确有这种传统,人死以后你必须要哭,哪家死了人的话,你去看他不能微笑,也不能有欢喜的姿态,否则对他不恭敬。这种传统,在我们家乡也有,以前一些亲朋好友死了,我父亲不敢去看,因为他有点怪,一想起这个亲人就想笑,所以特别不敢去。
    我们那边还有个笑话:有一家死了一个人,按照他们的传统,天还没有亮之前,尸体必须抬出去,抬走时所有的亲人必须哭。但有个人实在哭不出来,他就假装呜呜呜地干哭,但害怕没有眼泪,大家要笑他,于是他左看右看,发现旁边有个桶,桶里面是一些液体,他用手蘸了一下,好像是水,就赶紧把它摸在眼上。天亮了以后,尸体抬走了,大家可以吃饭了。吃饭时,有个人知道他的情况,就故意说:“你今天很伤心啊,血都哭出来了!”大家一看他的脸,果然满脸都是血。原来那个桶里不是水,而是牦牛死后的血。
    其实,不管在家人、出家人,别人死时,自己最好不要哭。《法句喻经》有这样的故事:佛陀时代有一个虔诚居士,平时上供下施、行持善法、念经持戒,非常精进。后来他临死时,妻子在旁边大哭大叫,非常痛苦。听到妻子一声声呼唤他的名字,他顿时生起贪恋之心,魂神不去,在妻子鼻内化作一虫。
    他妻子哭得涕泪交出,鼻内之虫也随鼻涕流出来,掉在地上。(有些湿生的众生,业力不可思议,马上转生为虫,身体也长得特别快,甚至大到能看得见。)妻子见后,觉得在别人面前很不好意思,就要抬脚踩死虫子。正在此时,旁边有个具神通的修行人,急忙告诉她:“不可不可!不能杀它,它是你丈夫!”妻子非常惊讶,说:“我丈夫生前奉经持戒,非常精进,怎么可能变成虫子?”那个人说:“因为你在他临终时哭泣,牵动他的恋慕,故而堕为虫身。”随后他为虫说法,虫闻后忏悔,命终生天。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公案。
    所以,人死后最好在旁边不要哭,如果你实在忍不住,那就离得远一点,自己去悄悄哭。现在藏族有些地方,一听说人死了,就哇哇一直大哭,在医院里面也是这样,这是一种世间的做法,有些人因为伤心而大哭,有些人不伤心也大声哭。
    但如果住在寂静的地方,死时就不会有亲友的哀号,也不会有怨敌争夺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生嗔心堕入恶趣。在那样清净的环境中,临终者可以不受干扰,保持清净的信心,明白“我一生将要完结了,只有一心随念三宝,现在才是最有利的”。随念的对境,可以是佛陀、法宝、僧众,也可以是菩提心。因为没有其他的散乱,心非常专注,在这样的状态中,很容易往生清净刹土。
    以前洛若寺有一个金旺堪布,他也给我传过法,后来他病得比较严重,医院里面不能救,他就回来了。我们去看他时,堪布说:“我这个病不能治了,死在医院里没有必要,还是回来吧,死在寺院里比较吉祥。”不久后他就安详示寂了,我在《密宗虹身成就略说》中,也介绍过他圆寂后的一些征相 。
    在死亡那一刹那随念佛,这个功德非常大,佛陀在《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月灯经》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无余。
    大家在面对死亡时,关键要看自己能不能观想佛,不能观想的话,也应在看得见的地方摆一张佛像,一心一意地祈祷,唯有这样,才能获得解脱。临死的时候非常关键,如果旁边的人特别多,观想起来也比较困难。
    我们在座的人,若能死在寂静地方,当然是最好的,实在不能,死在医院里或城市中的话,当时也要尽量地观想佛陀,没有必要想着亲人、想着财产,务必要万缘放下,一心只念阿弥陀佛。尽管每个人的死因不同,但无论如何,希望大家一心念佛,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最后讲依止寂静处之摄义: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
    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总之,我们应当安住在环境清幽、琐事鲜少、极其安宁、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止息一切散乱的森林中。
    真正寻求解脱的人,应该没有任何陪伴,一个人住在山里修行。假如做不到这一点,那也应当居住在清净的寺院里,周围全部是信仰佛教、没有邪见的金刚道友。《经庄严论》中讲了寂静处应具足五种条件 ,住在这样的地方,远离一切散乱和琐事,心很容易得以调伏,对修持静虑有莫大的帮助。
    唐代的通慧禅师,三十岁左右出家,出家后独自前往太白山修行。他什么粮食都没有带,饿了就吃树皮和野果,渴了就喝山里的清泉,困了就靠在树下睡觉,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有一天他用木棒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