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动的撞碰声,深夜里,风声夹杂着窗户撞碰声,格外让人冷清和孤独。此时,儿子儿媳和孙女孙子等搬来,和茅盾住
一起,一时,小楼里又热闹起来,给晚年茅盾一些慰藉。
    1971年 9月 13 日事件发生后,野心家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政治形势稍有松动,中国老百姓仿佛看到,中国
政坛上林彪这个毒瘤割掉了,祈盼天下太平。1973年 7月,茅盾在儿子的劝说下,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诉说了自
己的遭遇和想法。信是寄邓颖超转送的。此时,中共中央正在筹备四届人大。内部传来消息,在已选出代表的基础上,
再增补宋庆龄、胡愈之、沈雁冰等 20 多位知名人士为四届人大代表,茅盾由三届时的山东代表,变为四届上海代表,
9 月,全国政协李金德副秘书长来看茅盾了。寒暄后,李金德说:“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四届人大将在年底召开,组织
上让我来正式通知您,您已经当选为四届人大的代表了。”茅盾不觉一楞,马上联想到给总理的信,就问道:“那么我
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据说我还有一个‘叛徒’问题。”李金德一听,“这个,我也不清楚,我刚刚调到政协,许多情
况还不了解。不过,既然您已经当选为人大代表,说明那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解决了。”茅盾没有再问下去。
    1974年 4月的一天,北京春暖花开,风和日丽。胡愈之约了一些老友相聚,茅盾、叶圣陶、楚图南、唐彛⑸蜃染拧
臧克家等都来了。席间,老朋友相见,茅盾显得特别高兴,神采奕奕。沈兹九悄悄地告诉臧克家:茅公今天特别高兴,
是因为组织上已通知他四届人大有他,就要见报。沈兹九的话尽管是迟到的消息,却也许是对的,由于总理过问,茅盾
能够继续参加人大,能不欣喜吗?
    自 l969 年 9月到越南使馆吊唁胡志明逝世活动后,整整 4年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直到 1973 年,才被通知参加
集会。紧接着,大参考也送来了,朋友间的信函也多起来了。许多几十年的老朋友,也时常登门晤谈,说些陈年往事,
也谈些外界情况。
    但是,茅盾确实是一个自己站在雪地里,还给别人送温暖的人。已经被打倒的老朋友冯雪峰来看他,两人多年不见,
骤一见面,好生感慨,茅盾觉得冯雪峰怎么会病成这个样子,十分关切。后来骆宾基为聂绀弩的冤案,托茅盾转诉周总
理。茅盾听完后说:“聂绀弩这个人我是知道的,鲁迅先生也很器重他。让我向周恩来总理讲几句话,也是愿意的。可
是,总理正在住医院,能不能在最近见到还是问题,就是有机会见着了,是不是能说上几句话,能提出这个问题,也得
看机宜。”
    骆宾基又和茅盾说起冯雪峰,骆宾基告诉茅盾:“我刚去看望过冯雪峰,他已确诊肺癌,吃中药必须得配麝香,但
这药很珍贵,又难买,家里人正为此犯愁呢!”
    “麝香,我倒是有的,是 50 年代尼泊尔王族代表团的贵宾赠给的礼物,我留着没有用。等我找出来就给他送去。
请你劝他安心养病,不要烦躁。”
    茅盾一听,说道。
    骆宾基告辞后,茅盾立刻拖着年迈的身子,让人给找出麝香,正巧胡愈之来,就托胡愈之立即给冯雪峰送去。
    1974年,姚雪垠在艰苦条件下完成了《李自成》第二卷初稿,在困境重重的情况下,寄给茅盾审阅,茅盾尽管自己
右目 0。3视力,左目几乎失明的情况下,仔细辨认了姚雪垠的初稿,并记下要点和修改意见然后给姚雪垠写信,从艺术
构恩,人物描写,都提得切中肯綮,对此,姚雪垠感激得难以言表,他曾用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茅盾的无限敬佩和爱戴
之情:笔阵弛驱六十载,功垂青史仰高岑。平生情谊兼师友,晚岁书函泛古今。少作虚邀贺监赏,暮琴幸获子期心。手
浇桃李千行绿,点缀春光满上林。
    姚雪垠这种感激之情,在茅盾寂寞的晚年,添了一抹春色,也给茅盾许些慰藉。
    1974年 12 月 12 日,茅盾离开了住了 25 年的文化部小楼,迁到交道口南大街后园恩寺胡同 13 号。茅盾离开小
楼时,把夫人孔德沚的骨灰盒也迁到新居,仍和往常一样,放在自己的卧室里,朝夕相伴。
    这一段时间,茅盾在与一些老友晤谈,与亲戚通信外,余暇时,也专门读史,以寄托自己的心情。1973年夏天,茅
盾读史有感,写了一首七律《咏史》:
    湖海浮沉词千首,老去牢骚岂偶然。漫忆纵横穿故垒,却怜容与过江船。美芹十论徒传世,京口壮猷但隔年。扰扰
鱼虾豪杰尽,放翁同甫共婵娟。
    这首咏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诗,表露诗人茅盾愤慨心情和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这首诗,在身处逆境的友朋中广
为流传,给许多老朋友于信心和力量。
    1973年 11 月,茅盾又作诗一首,以经验之人,表露自己的心声和信念:
    沉舟破釜决雌雄,旧耻重重一扫空。正喜阵前初砍纛,却传幕后谋藏弓。仰人鼻息难为计,自力更生终见功。两霸
声威朝露耳,万方共仰东方红。
    1976年 1月,周恩来总理病逝了,举国哀痛。茅盾听到消息,老泪纵横,悲痛万分,他含泪写了《周总理挽诗》:
一万人号啕哲人萎,竟传举世颂功勋。灵前恸极神思乱,挥泪难成哀挽文。二衣冠佩剑今何在?伟绩丰功万古存。锦绣
江山添异彩,骨灰撒处见忠魂。
    知茅盾者,周恩来也。当年延安生活,重庆岁月,女儿意外,担任文化部长,卸任文化部长,都得到周总理的悉心
安排和关照。茅盾像敬佩毛泽东那样,敬佩周恩来总理。因此,周恩来的逝世,茅盾万分悲恸,诗中寄托了自己浓浓的
哀思。
    周恩来逝世后,“四人帮”加快篡党夺权的步伐,文化专制更加变本加厉,天安门的四五运动,遭到“四人帮”的
镇压,茅盾的唯一侄女玛亚,在这年遭迫害而去世,这对茅盾身心上,又一次打击。茅盾又深深地为国家的前途、命运
担忧。
    1976年是茅盾诞辰 80 周年,当友人提出要为他祝八十大寿时,他在深思中认为“杯酒话旧,于今不宜。”他还要
看看形势的发展。茅盾八十大寿,在这个形势下,没有鲜花,没有花篮,也没有不绝于耳的恭贺声。茅盾和家人、几个
至亲一起吃了寿面,并写了一首《八十自述》诗:
    忽然已八十,始愿所未及。俯仰愧平生,虚名不副实。昔我少也孤,慈母兼父职。管教虽从严,母心常戚戚。儿幼
偶游戏,何忍便扑责。
    旁人冷言语,谓此乃姑息。众口可铄金,母心亦稍惑。沉思忽展颜,我自有准则。大节贵不亏,小德许出入。课儿
攻诗史,岁终勤考绩。
    人到晚年,往事如烟,更思念含辛茹苦的母亲,80年往事,一首小诗,解剖自己,深深感谢母亲的培养和管教。几
年前,茅盾在家赋闲,除了读史,写诗词,写信外,萌发了写自己一生回忆录的念头。因而自己在八十大寿时,首先想
到母亲的功德。
    不久,“四人帮”被粉碎了,消息传来,茅盾一阵轻松,从心底里感觉到,中国有希望了,中华民族有希望了,茅
盾看到了这一天。
    1976年,北京的冬季,银装素裹,凛冽的空气格外清新。茅盾站在自己的院子里,望着苍穹,望着白雪,仿佛听到
春天的脚步。
    春天来了,老枝新叶倍珍惜。拨乱反正,显五四风采;故乡情结,他说:千里迢迢的远隔,从未遮断过我的乡思。
牵挂的,是一生往事如何相传。

第三十三章春天又来了

    粉碎“四人帮”后,茅盾迈着螨珊的步子,又出现在中国亿万读者面前。经过十年浩劫,经历爱妻逝世的孤寂,茅
盾老了,胡髯拉碴,也许长久没有刮了,本来不胖的茅盾,此时仿佛更瘦了。但是,茅盾在此时,依然目光炯炯,青春
焕发。粉碎四人帮的消息,起先是内部小道消息传来,茅盾听说后,十分惊喜:“啊,有这事吗?”过了一会,又说:
“他们搞的天怒人怨,全国人民早就有此愿望了,你说是吗?”内心很不平静。后来,粉碎四人帮的消息证实了,茅盾
怀着难以遏制的兴奋心情写下了一首诗:
    寰宇同悲失导师,四人逆谋急燃眉。乌云滚滚危疑日,正是中枢决策时。蓦地春雷震八方,兆民歌颂党中央。长安
街上喧锣鼓,万里江山又重光。
    茅盾对党中央这种为党除奸,为国除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