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阿塔拉斯,干脆叫大力士饭店吧。”大家一阵欢笑。2 月 16 日,代表团圆满完成任务返国。大家登上飞机后,忽然
发现茅盾的座位空着,杜宣等人忙问:“沈部长呢”,结果大家都说不知道。夏衍让几个青年人去找找看。结果在飞机
的行李舱里找到茅盾,原来他在同机上的服务员一起查看代表团的行李是否同机启运,一个 66 岁的老人,在一件一件
地查看行李,几个年青人见了,十分感动。
    1962年,茅盾受命组团,率王力、金仲华、朱子奇等组成的代表团,去苏联莫斯科参加争取普遍裁军与和平世界大
会。对这种政治性很强,业务又不熟悉的差使;加上当时中苏友好关系已经破裂,双方论战已酣之际。茅盾知道自己肩
上的分量,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临行,细心负责的周恩来总理专门召开会议,确定代表团成员,拟定发言提纲,并指
定王力执笔发言稿。
    在 7月 9日下午的大会上,茅盾宣读了王力为他写好的发言稿,申述了普遍裁军的重要意义,要求那些拥有大量军
备的国家率先裁减军备,以利于世界和平。这个发言后来刊登在国内《人民日报》上,题为《中国代表团团长茅盾在争
取普遍裁军与和平世界大会上的发言》,这个发言在国内刊登以后,中央一位负责人认为代表团的发言太软弱,对赫鲁
晓夫的态度太软弱,认为这是一次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失误,否定了代表团的作用。因此,这次去苏联,成为茅盾一生中
最后一次出国,在他出访史上,划上一个句号。但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
    回顾茅盾新中国成立后屡次出国,或访问,或出席会议,在共和国的文艺史上、外交史上,都有这位文化部长的汗
水和功劳。这里,不妨罗列一下茅盾作和平文化使者的足迹:1951年 10 月 23 日,以第二届世界和平理事会中国代表
团理事的身份,乘机去莫斯科转道维也纳,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
    1952年 3月 21 日,转道莫斯科,去奥斯陆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执行局会议。同年 12 月,茅盾又去维也纳出
席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会后又到波兰访问。
    1953年 4月 30 日,茅盾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同年 6月 5日,又与郭沫若等同
机取道莫斯科去布达佩斯参加和平理事会。同年 11 月 17 日,茅盾率世界和平理事会中国代表团,离京去维也纳,出
席世界和平理事会。
    1954年 5月 15 日,茅盾赴柏林参加世界和平大会特别会议。6 月,又转道莫斯科,去斯德哥尔摩出席缓和局势国
际会议。
    1955年 6月 15 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等团体决定组成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茅盾为团长,并
以 15 日启程去芬兰的赫尔辛基,参加世界和平大会。
    1956年 12 月,茅盾与周扬、老舍率团出席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亚洲作家会议。
    1957年 11 月,茅盾和宋庆龄、郭沫若等随毛泽东出访苏联,参加苏联40周年国庆。
    1958年 10 月,茅盾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赴苏联塔什干参加亚非作家会议,在会上,茅盾作了《为民族独立和人类进
步事业而斗争的中国文学》的报告,指出:“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中不可抗
拒的伟大力量。亚洲各国人民和作家在这个庄严的伟大的斗争中,更进一步建立了友好的文化关系。”
    1959年 5月,苏联作家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茅盾又亲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赴会,并在会议上代表中国作协“祝词”。
    1960年 8月,茅盾应波兰政府邀请,亲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去波兰访问,并留下几首访问波兰的诗章。
    1962年 2月,以茅盾为团长,夏衍为副团长的 16 人作家代表团,赴开罗出席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议,并在会上作了
《为风云变幻时代的亚非文学灿烂前景而祝福》的发言,指出“亚非两大洲是人类文化最古的发源地,是人类文化的摇
篮”。同年 7月,茅盾在苏联参加争取普遍裁军与世界和平大会,并在会上发言。
    尽管茅盾主政文化部期间,除了代表新生的共和国政府,新中国的作家出访国外外,还在职权范围内,大力促进文
化交流,接待国外文化团体,文化界领导人,繁荣、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的礼炮,还在天安门
广场回荡时,10月 2日,茅盾就前往车站欢迎新中国第一批外国文化代表团——苏联法捷耶夫率领的苏联文化艺术代表
团。此后,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的日愈提高,国外文化代表频频来访,中国举行世界性的文艺活动也愈增加。1952
年 5月 4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全国文联等 7个团体,联合举行世界文化名人阿维森纳诞生一百五十年、
果戈里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这个纪念活动过程中,茅盾写了《我们为什么喜爱雨果的作品》,《果戈里在中国》
等文章。认为“中国人民同情于雨果作品中的这些人物,中国人民也从自己的斗争经验中看出了这些人物的优点及其时
代的局限性。吸收其优秀进步的成分,而批判地舍弃其不合时代需要、不合中国现实的成分,——这就是中国人民对于
世界文化的态度。”
    1953年 9月,全国文联、中国作协等 5个团体联合举行世界文化名人——中国诗人屈原逝世 2230 周年、波兰天文
学家哥白尼逝世 410周年、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逝世 400周年、古巴作家何塞。马蒂诞生 100周年纪念大会。茅
盾在纪念会上作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报告。指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盛大纪念屈原、哥白尼、拉伯雷和
马蒂,正因为这些文化巨人的贡献都是属于全人类的。纪念他们,将会鼓舞各国人民保卫并发扬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促进互相了解,同时学习他们坚持正义、奋斗不屈的精神,为保卫世界文化、保卫世界和
平而作更大的努力。”1954年 7月,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等5 个团体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契诃夫
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茅盾在会上作了《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报告,号召中国作家向契诃夫学习。1955年
3 月 5日,中国文联等单位举行世界文化名人席勒、密茨凯维奇、孟德斯鸠、安徒生纪念大会。茅盾作了《为了和平、
民主和人类的进步事业》的报告。
    50年代,“左”的影响虽然也影响了文艺界,但文艺界在茅盾等一大批五四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主持下,对外文化交
流成就依然辉煌,十分活跃,差不多每年都有纪念世界文化名人的活动,每年的纪念规模都很大。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茅盾作为文化行政最高长官,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场浩劫,虽有周恩来保护,也未免冲击;弟媳惨死长安街,五十多年相依相伴的爱妻,撒手西去;侄女死在重光
前夜。两个批示,一场劫难。他难以言表的恶梦。
    春风吹起,老树定能发新枝。留下了人们的期待。

第三十二章在文革浩劫中

    1963年 12 月 23 日,是茅盾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日子!在前一天,茅盾接到全国文联通知,说有重要文件传达。
什么重要文件,通知里没有说。
    23日上午,茅盾准时出席中国文联召开的所属各协会负责人联席会议。会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林默涵传达了
毛泽东 12 月 12 日在看了中宣部文艺处编写打印的《文艺汇报》后有关文艺工作的一个批示:“各种文艺形式——戏
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
微。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新诗、民歌、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至于
戏剧等部门,问题就更大了,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
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地抓起来。“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毛泽东的批示,在当时气氛下,显然是至高无上的。茅盾在会上听了这个批示,如坐针毡,如临深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