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群从重庆来信,要求茅盾去重庆编《文艺阵地》,这个通知,促使茅盾去重庆,而刘百闵则认为是自己游说的成功还
沾沾自喜呢。
    茅盾要离开桂林了,茅盾心情似乎还在《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情景里,尚不能自拔,在和柳亚子、陈此生一起时,
茅盾临别赠诗,他在赠柳亚子诗中,赠人表意,寄寓了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一两难啼笑唤荷荷,尚有豪情论史么?寂寞文坛人寂寞,何当买醉一高歌。
    二尚有豪情论史么?南明旧事费嗟哦,职方如狗满街走,
    剑佩“成仁”奈则那。
    三南明旧事岂虚诬,十万倭骑过鉴湖。闻道仙霞天设险,将军高卧拥铜符!四鱼龙曼衍夸韬略,吞火跳丸寿总戎。
却忆清凉山下路,千红万紫斗春风。
    在赠陈此生的一首诗中,也同样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岂缘离别故依依,但恨重逢未可期。刍狗无灵怨圣德,木龙有
洞且潜居。忧时不忍效乡愿,论史非为惊陋儒。南国人间啼笑寂,鸡鸣风雨寸心知。
    柳亚子他们知道茅盾要去重庆,便在 11 月 29 日邀茅盾夫妇到月牙山品尝桂林名菜豆腐,并邀田汉夫妇等友人作
陪,为茅盾远行饯行。月牙山为桂林名胜之一,紧傍漓江,山上有寺,殿堂筑于山洞中,山前有一素菜馆,卖的豆腐闻
名遐迩,被誉为桂林三宝之一。七八个友人一起,品尝滑嫩鲜美的豆腐,远眺笔立的群山,耳听漓江水的喧哗,大家不
禁为这几年国事艰难,文网森严以及朋辈聚散无常而感叹,唏嘘。席间,酒过三巡,即兴赋诗赠茅盾。柳亚子放下酒杯,
唱道:
    远道驰驱入蜀京,月牙山下送君行;离情别绪浑难说,惜少当延醉巨献。
    茅盾听罢,赶忙起身,抚掌致谢。田汉对茅盾说,他的长子海男也要去重庆,愿和茅盾夫妇同行,路上可以照应。
茅盾自然感激不尽。
    1942年 12 月初,茅盾夫妇在田海男的陪伴下,离开桂林去重庆。12月23日,茅盾风尘仆仆地回到两年前秘密离开
的重庆。在桂林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茅盾共写了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耶苏之死》、《参孙的复仇
》、《列那和吉地》以及《劫后拾遗》等杂文、评论 75 篇,共计 50 多万字的作品。
    五十初度,重庆一大新闻,人生辉煌。与张道藩客客气气,招来误解。
    “昨夜东风来入梦,横塘十里桨声狂。”是心愿,是诅语,还是另有所寄。人,有幸,有不幸;他的选择是对的。

第二十五章再居重庆

    经过颠簸和周折,茅盾再到重庆。山城重庆和两年前一样,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人如潮涌,衙门林立。
    黄昏的一层暮霭,把山城重庆遮盖得严严实实,万家灯火,朦朦胧胧,闪闪烁烁,陪都的一片太平景象,似乎闻不
到一丝战争的气息。茅盾夫妇为找住房而奔波了几天后,终于在生活书店的帮助下,在重庆郊区唐家沱找到了住房。唐
家沱在长江边上,距重庆市中心约 30 华里,每天有两班轮船进城,当天可以返回。住处是唐家沱天津路一号,这是个
二层一栋小楼,楼上住着国讯书店的小伙计,楼下是茅盾夫妇居住。茅盾非常中意这个外有草坪、交通方便但又幽静的
地方。但茅盾在唐家沱住下后,国民党特务组织为了监视茅盾,特地在茅盾住处不远的地方搭了个草棚,并摆起了烟摊。
因此茅盾自嘲说:“特务机关对我的重视,使我因祸得福;白天,流氓、乞丐从不上门;夜间梁上君子也不敢光顾。”
    茅盾虽然是受蒋介石的邀请来重庆的,但实际上是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反蒋和抗日活动。为了能在重庆进一步开展
工作,茅盾不得不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张道藩保持“合作”姿态。茅盾刚刚到重庆时,即 1943 年 1月 14 日,国民
党中宣部为庆祝英美取消不平等条约,另订平等新约而举行文化界茶话会,会上,茅盾应邀出席,并和张道藩见了一面,
张道藩一副礼贤的面孔,和茅盾握手寒暄,表示仰慕,大约又过了半个月,刘百闵来看茅盾,并拿出张道藩邀请茅盾赴
便宴的请柬。当时茅盾觉得,既然是请吃饭,想必还有其他内容,有必要去一次。于是茅盾便去张道藩公馆赴家宴。
    张道藩表面上对茅盾十分热情。那天,他早在门口迎候茅盾了,除了茅盾外,还有刘百闵。席间,张道藩满脸笑容,
称赞茅盾应蒋委员长的邀请,率先来到重庆,是有眼光、顾全大局的行动。未了,他说:“你沈先生这样有国际影响的
大作家,怎能寄居于西南一隅,只有在陪都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先生的才智。”谈到这里,他
顿了一下,又朗声道:“这次沈先生来重庆,我真的非常高兴,我也代表政府表示欢迎,希望沈先生以后多与我们合作。”
说完,一边给茅盾夹菜,一边看着茅盾,等茅盾的反应。
    茅盾听完张道藩的恭维,淡淡一笑,“感谢政府对我的器重,也感谢张部长的热情。在桂林时,我也以为到了重庆
能多为抗战出力,可是到了这里才知道事情并不那样简单。我是《文艺阵地》主编,原想到重庆继续编这个刊物,可现
在才知道这个杂志出了重庆市就被查扣,无法办下去了。”
    “啊,有这等事吗?我怎么不知道!”张道藩故作惊讶,“百闵你知道有这事吗?”
    “我也是风闻,似乎社会上传说《文艺阵地》是共产党的刊物,下面一些办事人出于义愤,就乱来了。”刘百闵也
顺着张道藩的话说。
    张道藩苦笑道:“沈先生你看,真是胡闹,我对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沈先生也许不知道,抗战以来,军政警宪,
各成系统,我这个管宣传工作的部长想管也管不了啊。不过,近一年来,《文艺阵地》也有点太那个,??。”
    “噢,有什么文章不对么?”茅盾听到这里,也故作惊讶,问道。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请吃菜,来来。”刘百闵从边上打圆场。
    “哈哈哈,沈先生,我这个人年青时也向往攀登艺术殿堂,后来阴差阳错当上了这个文化宫,实在力不从心。我觉
得艺术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为求纯正的真善美,就应该摆脱世俗的偏见。”张道藩打个哈哈,话锋一转,又说道。
    机敏的茅盾也不转弯抹角,放下筷子,转脸问道:“张先生这话可有所指?”
    “只是泛泛而论。”张道藩说道:“不过,沈先生一到重庆就给《新华日报》写文章,容易引起误会。”
    茅盾笑道:“张先生当然知道,我是《新华日报》的老朋友,前几天又是创刊 5周年,我能不写文章?”张道藩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先生与共产党的关系,我们也清楚。只是政府这次请先生来重庆,是希望先生多方面地为抗战文
化工作做贡献。”
    “当然,只要有利于抗战、有利于团结的事,我都乐于从命。”茅盾边吃边答道。
    “有沈先生这样的表示,我们就放心了。”张道藩说。后来,茅盾给由张道藩创办、王进珊主编的《文艺先锋》写
了文章;3 月 18 日,又应约到中央文化会堂对张道藩部下作了讲演,题目叫《认识与学习》。后来,又把中篇小说《
走上岗位》给《文艺先锋》连载。
    对茅盾的这些“合作”,张道藩当然十分高兴,他对茅盾也十分客气,认为茅盾帮了他的忙,给了他面子。自然,
在白色恐怖的重庆,那些负责监视茅盾的小特务,见这个架势,看到茅盾,也点头哈腰。但是,令茅盾烦恼的是,因为
在表面与张道藩取“合作”态度,引起一些朋友的非议,有些闲言碎语。当叶以群提醒茅盾时,一向心中自有主张的茅
盾十分恼火,气呼呼地对以群说:“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方式只能是剑拔弩张呢?我们不是还在和国民党搞统一战线吗?
只凭热情去革命是容易的,但革命不是去牺牲,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我与张道藩翻脸,这很容易,然而我的工作就不
好做了。
    想当初让我到重庆来,不是要我来拼命,而是要我以公开合法的身份,尽可能多做些工作。“
    叶以群连忙说:“沈先生不必介意,我只是把听到的一些话传给先生听听,没有别的意思。”
    “这是我的气话,其实我与张道藩来往,‘合作’,有一定规矩,心里把握着。”茅盾停了一下又说。
    “其实,我们都清楚的。”叶以群也笑了。的确,茅盾当时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