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曲300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解]

前朝:此指宋朝。

越王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建,为驻兵处。

素曩:皎洁银白的月光。

[译文]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指初绿的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

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崇山峻岭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乔木布满苍苔,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7、折桂令。拟张鸣善  倪瓒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写作背景]本篇是作者一首述志寄怀之作。作者生活在元末。这时社会动乱,危机四起。元朝日趋崩溃,农民起义到处涌起。作者家居无锡,这时张士城正在这里拥兵称王,社会极不安定。倪瓒是一位高士,一生抱清贞绝俗的态度,工书好学,笃于自信,以书画名噪一时。但他也不能与世隔绝,更不能对社会的动荡无动于衷。这首小曲,抒发了他对历史和现状的感慨,直接表现了他的生活态度,生动地反映了这位杰出的山水画家的思想品格,很值得重视。

[注解]

陵阙:指帝王的坟墓。

山人家:山居的人,作者自称。

堆案图书:形容藏书丰富。案,桌子。

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以“薇蕨”为隐者之粮。

侯门:泛指官宦显贵人家。

刺谒:求见,拜访。刺,类似后来的名片。

[译文]秦汉的帝王坟墓已经埋在茫茫草野之下。那以后历代江山易主,就像天边的月亮时圆时缺那样迅速变幻,司空见惯。我家里堆的是书画,窗前栽的是松桂,满地长的是薇蕨。侯门深似海,何必去拜访呢,白云自有自己的快乐。到如今世事依然不堪。看茫茫天地之间,竟见不到一个英雄,一个豪杰。

8、凭栏人。赠吴国良  倪瓒

客有吴吹洞箫,明月沉江人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珮摇。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赠友之作。吴国良,是倪瓒的朋友,宜兴荆溪人。倪氏诗文集《清閟阁全集》卷九《题荆溪清远图》说:“荆溪吴国良,工制墨,善吹萧,好与贤士大夫游。张贞居(按:即张天雨)每馆寓其家。舣舟篱旁,兴尽便返。故国良得贞居翰墨为多。今年夏,予以事至郡中,泊舟文忠(按:即苏轼)祠后,国良便从溪上具小舟相就语,为援箫作三五弄,慰予寂寞。并以新制桐花烟墨为赠。予嘉其思致近古,遂写荆溪图以遗之。”这篇题跋,把作者与吴国良交往的情形写得很具体、动人,从中可以看到吴国良的技艺与志趣。因为有这样的交往,所以倪瓒的诗集中,留有两首赠吴国良的诗,其中一首题作,赞其佳墨;散曲作品中又留下了这首小曲,赞其箫声。

[注解]

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死后成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屈原《九歌。湘君》写湘君期待夫人不至,吹箫以寄托哀思。

环珮:古代女子身上的玉饰。

[译文]客人中有个叫吴国良的,他擅长吹箫,箫声犹如碧波明月的清沏凄冷,又如春日晓雾的朦胧袅绕。美妙的箫声虽然未能招来湘水的女神,但听者在水云交织的迷濛中仿佛听到悦耳的玉饰摇动、碰击的声音。
 9、天净沙。七月  孟昉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作者简介]孟昉(生卒年不详),本西域人,寓居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为翰林待制,官至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入明后不知所终。《金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十三首。

[写作背景]这首小令作于初秋月夜,景色怡人之时,从而衬托作者闲迁淡泊的情怀。

[注解]

云渚:银河。

溅溅:指急速奔流的流水声。

零:落下。

宝砌:同玉砌,指玉石砌成的台阶。

剪剪:整齐的样子。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译文]空中的流星沿着银河闪动,有如浪花飞溅,露珠零落就像玉液涓涓,夜天里兰草虽已衰谢但还齐整如剪。碧蓝天空如绸练,波光摇动北斗星正横斜西天。
10、水仙子。讥时  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说英雄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作者简介]张鸣善(生卒年不详),名择,号顽老子,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后迁居湖南,流寓扬州。曾官宣慰司令史、江浙提学。元灭后称病辞官,隐居吴江。散曲存套数二套,小令十三首。

[写作背景]此曲题为“讥时”,即对腐朽、寄生而虚伪的元代上层社会作了无情的揭露,备极冷嘲热骂之致。

[注解]

铺眉苫眼:意为装模做样,装腔作势,目中无人。

三公:封建朝代最高的官吏,历代所指称不一,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裸袖揎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握紧拳头,指恶狠好斗之徒。

万钟:指极高极优厚的俸禄。钟为古代计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

成时用:吃得开。

大纲来:总而言之,元人口语。

烘:同“哄”,欺骗。

五眼鸡:也作忤眼鸡,指好斗的公鸡。

岐山鸣凤:传说周文王兴周时有凤凰鸣于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南阳卧龙:指诸葛亮。

三脚猫:缺一脚的猫。喻指徒有其表实不中用的人。

渭水飞熊:指吕尚,即姜子牙、姜太公。传说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后在渭水滨遇见姜太公。

[译文]:装模作样的人居然早早当上了王朝公卿,恶 狠好斗、蛮横无礼的人竟享受着万钟的俸禄,胡说八道、欺世盗名的人竟能在社会上层畅行无阴,总而言之都是胡闹,说英雄可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居然成了岐山的凤凰,两头蛇竟被当成了南阳的诸葛亮,三脚猫也会被捧为姜子牙!
11、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注解]

洛阳花:即洛阳的牡丹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称洛阳牡丹天下第一。

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译文: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云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一墩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12、普天乐。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译文]雨在飘洒,风在吹扬。地场好梦风惊醒,细雨断人肠。风过梧桐叶,寸点落芭蕉。风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怆,雨和着风卷起阵阵凄凉。风雨让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却一定让人承受,它实在难于让人承受啊!

13、咏雪。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注解]

白占:强取豪夺。

吴民: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原作“无民”。《全元散曲》校记:“疑‘无民’为‘吴民’之讹。如作‘吾民’亦通。”

祥瑞:瑞雪兆丰年。

[译文]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14、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虞集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作者简介]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四川仁寿人,八百居崇仁(今属江西)。官至奎章阁待书学士,晚年以目疾辞官回乡。以诗文著称,有《道园学古录》。现存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