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缉,在狱中结识狄克,一度还有点崇拜他,为了获得狄克的敬意,他吹嘘
说曾无缘无故活活把一个黑人打死。狄克欣赏他残忍的性格,才与他结伙,
并怂恿他一起到克拉特家作案,想抢劫保险箱里近万元的钱财,哪知韦尔斯
提供的情报并不真实,不仅家中没有保险柜,而且只搜集到50 元左右现钱。
狄克还想奸污希兰,但被拜利阻止了,因为他最恨这一类事。最后他们把一
家四口全都捆绑起来用鸟枪打死,以消灭罪证,想不到最后仍难逃法网。两
人在1965 年6 月22 日得到应有的惩罚,在州监狱里彼处绞刑,当时狄克年
33 岁,拜利36 岁。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新型长篇小说,作者自称它为“非虚构小说”,事
实上它只是文学上真人真事小说的一种,但更接近于事实,也可以说是用小
说的形式写成的长篇新闻报道,今天我们也可称它为纪实小说,它的主要艺


术特点是事实与虚构的混淆。美国早在1961 年就由著名的犹太作家菲利
普·罗思在论文《写美国小说》里提出“事实与虚构混淆不清”的理论,他
认为到了20 世纪中期,美国的现实变得比任何小说家所虚构的情节还要离
奇,因此“作家要做的,只是对美国的大部分现实先理解,再描绘,然后使
它变得真实可信”。美国作家们既然认为事实与虚构混淆不清,一方面感到
现实的神秘性,一方面也对现实失去信心,结果一部分作家就脱离现实,去
追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于是产主了美国六、七十
年代以黑色幽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奇小说。这派小说家认为,事实一旦与
虚构混淆不清,现实也就成为超现实,结果作家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的无意识,
另一方面又觉得自身的经历也可能是另一种梦。因此许多当代西方小说往往
富于梦幻色彩,着力描写个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冲突。一般的小说既然致力
于描写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另一派象卡波蒂这样的美国作家就走向另一极
端,认为当今大部分作家既然背离现实主义,抛弃极好的社会题材不用,那
么“新新闻报道”正好利用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社会题材来大显身手,
使作家成为“今日的菲尔丁和巴尔扎克”。“新新闻报道”允许作家在描绘
事实时掺杂个人的观察和想象,采用各种象征手法,在艺术形式上打破小说
与非小说的界限,因此所谓“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实质上并无多
大区别。另一位把“历史和虚构混在一起”的新新闻报道作家诺门·梅勒称
他的非虚构小说为“生活实录小说”,说社会上某些真实的事件在他心目中
跟他作为小说家所能想象和虚构的事件同样富于戏剧性和讽刺意味,因此只
要把这些真实事件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出来,就能说明用虚构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生活本身与小说有多么近似。梅勒的理论也可以说是卡波蒂的所谓“非虚
构小说”的理论。《残杀》虽是一部赤裸裸地描写真实事件的书,但它从内
容到形式都称得上是一部小说。《残杀》的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真
人真事,两个囚犯出狱后根据同狱犯人提供的错误情报,抢劫未遂,用极残
酷的手段平白无故地屠杀了素昧平生的富裕农民一家四口。由于这个犯罪案
件缺乏明显的杀人动机,被害的一家又是奉公守法的良民,案件发生后曾引
起轰动,一时成为舆论中心。卡波蒂花了整整6 年时间作了大量调查和无数
次采访,访问了被害者的亲友与街坊邻居、警察当局、两个罪犯及罪犯的亲
友,最后还取得了罪犯的信任,就刑时要求卡波蒂在场。作者煞费苦心,用
一种独创的新体裁对这个案件的发生、发展、破案及审讯过程作了生动的叙
述和深刻的分析,人物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小说出版后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不少作家纷纷仿效,从此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种带有美国历史、
社会和美学特征的新纪实文学:非虚构小说或新新闻报道。《残杀》中所描
绘的事件虽然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它的主题又恰好与当代的严肃小说近似。
看,人性已堕落到何等地步!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还值几分钱!社会
怎么会产生象狄克和拜利这样的冷血动物?他们残忍的“冷血”性格是如何
形成的?这类犯罪案件和杀人凶犯在社会里是否有典型意义?对中国读者来
说,既然这是一部新闻报道体的生活实录小说,看了以后不仅可以使我们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文明作一对比,深入思考一些问题,
同时也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活动和社会问题增加一些认识。

(施咸荣)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他们(1969)

作者简介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美国女小说家。生于纽
约州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1960 年毕业于锡拉丘兹大学,次年在威斯康星大
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底牛津大学和加拿大温莎大学教英美文学,现为普
林斯顿大学文学教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欧茨是一位创作力极为旺
盛的作家,自从她的处女作《北门畔》(1963)短篇小说集问世以来,迄今
已发表近四十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和剧本。主要的长篇小说有《人
间乐园》(1967),《他们》(1969)《奇境》(1971),《我任你摆布》
(1973),《刺客们》,(1975),《查尔德伍德》(1976),《早晨的儿
子》(1978),《贝尔弗勒》(1980),《光明的天使》(1981)、《温特
瑟恩的神秘故事》(1984),《重点》(1985),《玛丽亚的一生)(1986),
《你必须记住这个》(1987)。主要短篇小说集有《洪水上》(1966),《爱
的轮盘》(1970),《婚姻与不贞》(1972),《女神与其他》(1974),
《越过边界》(1974),《诱奸与其他》(1975),《黑暗的一面)(1977),
《最后的日子》(1984),《乌鸦翅膀》(1986)等。诗集主要有《热恋的
女人》(1968),《匿名罪》(1969),《天使火》(1973),《梦中的美
国》(1973)等。剧本主要有《奇妙的剧目》(1974), 《心爱的东西》(1980)。
欧茨的作品题材广泛,从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到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动乱,在
其作品中均有反映。她真实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揭示了当代美国人在
新的形势下的内心世界,也表现了对弱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切。作为一个
小说家,欧茨不断地对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进行试验、探索,尤其善于将现
实主义的描写和意识流的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达
到相互交融和渗透,所以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内容概要1938 年8 月某个周末晚上,十六岁的少女洛丽泰和她的恋人
初次幽会,睡梦中猛然听见一声枪响,醒来后发现恋人已躺在血泊中。原来
她的哥哥是个流氓,回家时看到这一幕,当即拔枪,射杀了妹妹的恋人,随
后,自己也溜之大吉。洛丽泰在惊惶中匆匆穿好衣服,到女友家借了点钱,
想远走他乡。不料,半路上遇到了过去的男友霍华德·温德尔,向他吐露了
真情。温德尔是个警察,答应帮她把这件事遮避过去,谁知到她家却先奸污
了她,以后又娶她为妻。不久,温德尔因受贿被警察局开除,恰好赶上第二
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毅然投入了军营。这期间,洛丽泰带着三个孩子搬到大
都市底特律,生活的日益窘困,使她不得不走上街头卖淫,头一次就被警察
抓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温德尔复员回家,在一家
汽车厂里当工人,谁知又被一次事故夺去了生命。洛丽泰只得另找一个丈夫。
但她好吃懒做,不理家务,几个孩子都没有走上正道。大儿子朱尔斯盗窃成
性,一次作案时看见一辆警车驶过,不免做贼心虚,拔脚就跑,被警察走上
打个半死。大女儿莫丽恩在中学读书,她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以至到出卖
肉体,并把积攒起来的钱藏在一本书里,后来这钱被继父发现,她遭到一顿
毒打,从此精神失常,长期闲居在家。洛丽泰也因此跟丈夫离婚,靠社会救
济过活。朱尔斯长到十八岁了,还一直没有找到职业,整天在马路上游荡,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黑社会的神秘人物伯纳德。伯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