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是菜斯当第。“我们从尼斯回来,”菜斯当第说,“见不到一张人脸,
尽是些犹太佬。简直令人作呕。。”吉尔贝尔提议道,“只需向儒尔(指占
领巴黎的德军的情报机构)通告一声他们的房间号码就行了。。这样就可以
给警方的工作带来许多方便。”下午,马尔什莱将一瓶香槟酒泼在父亲脸上,
说这是醒脑。父亲毫无反抗,反而表示歉意。亚历山大气极了。他与莱斯当
第一起到了矮树林。莱斯当第说亚历山大的父亲“长着一副投机钻营的嘴
脸。”亚历山大说,“他是个犹太人!”莱斯当第说,“我们要叫这个混帐
东西出示证件!”“他是我的父亲。”亚历山大卡住了莱斯当第的喉咙,一
直到他不再挣扎。亚历山大旋即又劫走了米拉耶的汽车,带着父亲逃离法国。
父亲的一位“朋友”声称负责把他俩送过比利时边境,让他们远走高飞,不
料暗中却向保安队告了密。有4 个人走近了他们,要求他父亲出示证件,并
给了他一个巴掌。亚历山大发现,父亲忽然老了30 岁。父子双双锒铛入狱。
克罗—弗克雷旅馆仍在大路尽端。一位干了30 余年的男侍还保存着德克盖
尔、米拉耶和马尔什莱的3 人照片。亚历山大来到这里,又与他聊起了很久
以前的事情。

作品鉴赏作品写于一九七二年,这是一个较为奇特的故事:17 岁时才
第一次与父亲见面的儿子,不久就被父亲狠心地推下地铁站台,险遭大难。
但脱险的儿子竟不记此仇,反而千方百计寻找父亲和接近父亲,并同情他、
亲近他,与他共患难。寻觅一下这种奇特故事和奇特情感产生的原委,就是
我们对这部中篇小说的审美与鉴赏过程。小说故事结构和叙述手法的独特,
使我们既感扑朔迷离,又觉清晰精巧。作品由1 张3 人照片起头,引出3 个


主要人物——德克盖尔(“我”——亚历山大的父亲)、米拉耶和马尔什莱,
结尾又落在3 人照片上。首尾相联,前呼后应。3 个人物3 种个性和3 种结
局,很自然地介绍给了读者。小说用的是真切亲近的第一人称“我”。“我
在一只抽屉的底层偶尔发现1 张旧照片,我轻轻抹去上面的灰尘。夜幕降落,
那些神出鬼没的人象往常一样溜进了克罗一弗克雷酒吧。”从照片介绍到人
物故事描绘间的过渡不留痕迹,似意识流,又似蒙太奇。“不象我想象的那
样,您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这是在回忆了父亲将“我”推到站台下情
节后的叙述。很显然,父亲的人称从“他”流畅地变为“您”了(后一人称
一直用到小说结尾)。第二人称尊称的使用,将人物关系又拉近了,“我”
的同情心和敬重意都在这“您”字下显露了出来。法国小说,从较为传统的
莫泊桑到新小说的布托尔,都很注意人称的变化技巧,莫迪亚诺似乎吸取了
他们各自的特点,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作品前,作者引了兰波的一
段话:“但愿我在法国历史的任何一页留下一笔!可是没有,一字没留。”
有分析文章说,小说叙述儿子历经坎坷寻觅父亲的足迹,实为作者在寻找自
己,他希冀通过了解自身的历史来认识自我,甚至通过了解自身的“史前史”,
即自己父辈的历史来深化这种认识。这一分析为我们理解作品找到了一把钥
匙。当然这种理解还需我们深入和具体化。作品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了那几位
与父亲有关的米拉耶、马尔什莱、莫·加拉、亚尔维亚娜等人的主平历史,
确是有意在追寻那段奇特的日子(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军占领下的法
国时期)。有人受难,也就必然有人发“国难财”。米拉耶、马尔什莱之流
就是后者。“我”的父亲是个犹太人,想走这条路,也是处处有难、处处碰
壁。步履艰难、心灰意懒之下,才想彻底抛弃儿子的。儿子在这点上似乎能
理解父亲的苦衷和内伤。因此,他不怪罪父亲,在事件后仍多次公开承认自
己是他的儿子(作品在写“我”对米拉耶的定卒莱斯当第说“他是我的父亲”
时,这6 个字是加黑点强调的),而且亲手结果了那个卑视父亲的记者莱斯
当第。“我”是因不甘忍受犹太人受人歧视和迫害而进行反抗和与父亲一齐
逃跑而被捕的,这又不能不将小说主题向反法西斯上思考与引申。小说在主
要人物父亲(德克盖尔)形象上着墨是不多的,采用的是间接的描写和白描
的手法、笔调简练而意蕴深沉。他经常是呆坐着,不苟言笑,少言寡语,简
直是麻木窝囊。这种带有奴才气息的性格的形成,恐怕也离不开那么一个时
代背景和克罗一弗克雷旅馆的氛围。倘能理解父亲脾性的形成原委,实际上
也就解答了儿子头脑中的种种疑虑和困惑。这种疑虑与困惑又基本可代表当
今西方社会中年轻一代的迷惘症结。他们是在对父辈的生活方式似懂非懂中
成长起来的。“他们曾在这里神情迷惘地两肘支撑在柜台上,过后就销声匿
迹了。要回忆起所有的音容笑貌是不可能的事。。。我还年轻,不如想想将
来的事。”父辈的不可理解与年轻一代自己新的追求难以结合,这是时代的
悲剧,但以历史为鉴,一切朝前看,这毕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作品
的这点指向,又是同神秘性相结合,使小说显得不那么消极,所呈现的生动
形象的画面,更加宽广与深邃,更富有历史感与寓言性。

(朱希祥)


雷蒙·让一个沉思默想的女人(1974)

作者简介雷蒙·让(1925-),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学评论
家,生于法国南部古老的城市马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的雷蒙·让
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战后长期从事法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先后
到美国、摩洛哥等地任教。从五十年代起,他便开始发表诗作、文论和小说。
他的第一部诗集《绿色的森林》发表于1953 年,1963 年出版了儿童诗集《艾
莲娜和乌儿》。他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纽约的废墟》(1959)、《演讲》(1961)、
《乡村》(1966)和《一个沉思默想的女人,(1974)等,其中有些已经被
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雷蒙·让在教学与创作之余,潜
心研究文艺学,发表过不少有关法国文学的论述,其观点颇有见地,深受评
论界的关注。尤其是他的论著《文学与现实》(1965),全面系统地探讨了
十八世纪以来法国文学的发展进程,对文学上的革新与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观
点,他认为文学创作的种种革新,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必须有倾向性。
他要求作家用朴实面规范的语言对人物的内心进行真实细腻的剖析。并且,
他身体力行,在创作中努力加以探索、运用自己的文学主张,取得了杰出的
成绩。读他的作品,既能体会到语言的古典式的朴素,又能领略现代生活的
节奏和现代人的心理变化轨迹。正是这一独有的特色,令他的作品更加引人
注目。

内容概要黄昏时分,身无分文的维罗妮卡背着破旧不堪的软挎包,来
到一家大百货商店。她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想到会不会有人在她身后盯梢。
她摇晃着挎包,朝前走去,仿佛要避开那些她觉得一直在打量她的目光。她
从货架旁走过,在一把发刷前停住,拿起它,用掌心压一压刷齿,又用拇指
按在一根刷齿上来回摇晃几下,怕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她克制住在头上梳几
下的强烈愿望,迅速将发刷放回原处,继续向前走去。维罗妮卡站在一个木
制的男模特儿面前,小心地抚摸着他身上的日本和服的料子,不慌不忙地察
看着料子的质量。大厅的两端突然亮起来,一种苍白呆滞的光线取代了柔和
的阳光,顾客们川流不息,大家的目光都情不自禁地被形体、线条、陈设、
色彩所吸引。他们死死盯住这里陈列的一切引起他们好奇的东西。维罗妮卡
注意到大厅四周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镜子,镜子挂在人们很难发现时地方,
将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一一地反映了出来。她来到一面镜子前,看到自己脸上
布满了细细的皱纹,面容憔悴,双颊凹陷,眼睛暗淡无光,模样很象一个饱
受惊骇的小市民。她自己对自己说,由于过于劳累,她变老了,现在已经是
36 岁的人了,也该知道这一点,她盯视着自己这副沮丧的神态,心想自己的
举止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她不想引人注目,就离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