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老师坐的椅子上涂了一层柏油,使老师在学生面前出尽洋相,为阻止老
师点名,他居然往老师的教学日志里撒一种刺激性的粉末,他往老师的提包
里塞癞蛤蟆,甚至用砖头砸叶切文的脑袋。。由此看来,叶尔金有可能作案。
可是,叶切文的这个猜测恨快被证实是错误的:叶尔金现在已成了一名6 级
车工,有幸福的家庭美满的生活;当老师的寿辰时,他远道而来向老师祝贺,
衷心地感谢老师把他这个当年无药可救的顽童培养教育成了今天的有用之
人。那么,凶手会是谁呢?叶切文苦思冥想,甚至不放过自己最亲近的人。
难道是塔季娅娜·伊凡诺夫娜·格劳——他45 年前的情人吗?记忆将叶切文
带回到遥远的过去。那时,他还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整天忍受的不是父亲
酒后的摔盘砸碗,便是母亲歇斯底里的恶声怒骂。是塔尼娅的父亲、俄罗斯
有名的百万富翁、格劳贝学校的创始人伊凡·谢苗诺维奇,格劳贝第一次慈
爱地抚摸他的脑袋,给他买了毡靴、短皮袄和书籍,并送他进学校念书,使
他成了一个育文化的人。格劳贝的独生女儿塔尼娅“尽管不十分姣美,但也
绝不是个丑姑娘”,她有一颗同她父亲一样的教育家和诗人的慷慨好施的心,
在卡拉西诺城的众多小伙子中,她那双高傲的眼睛独独看上了“穿着粗布裤,
长着大鼻头,笨手笨脚”的叶切文。可惜好景不长,正当青年人双双坠人情
网时,伊凡。苏柯夫——格劳贝学校的新领导,“对资产阶级残渣余孽”恨
之人骨的无产者,为了将叶切文培养成“无产阶级教师”,要求他“别为了
一双漂亮眼睛而把与自己血肉相连的革命出卖了”,让他说服塔尼娅“站出
来反对父亲”。塔尼娅断然拒绝了叶切文的好意:“要是孩子连这样的父亲
都不认了,。。世界大概就要退化了。”在革命和恋情之间,叶切文终于选
择了前者,就如同“斯捷潘·拉辛对待公爵小姐一样”,把塔尼娅“扔进了
汹涌的波涛”。大会上,他公开站出来批判格劳贝,同他“划清界线”。而
格劳贝,叶切文的思师,痛感自己“我曾教给他区别谎言和真理,但没有教
会他,我曾教给他嫉恶和敬善,但也没有教会他”,从而觉得“没有你们我
也已经受到了惩罚,不会有比这再严厉的惩罚了”。于是,在一个凄风苦雨
之夜他含冤告别了人生。从此,塔尼娅也离开了格劳贝学校,离开了持不同
信仰的情人,不知去向。。45 年过去了,叶切文早已悔悟,但一切为时已晚。
是的,塔尼娅完全有理由恨他,也完全有权报复他,但他深知她的为人,因
为她能够理解“即使我是凶手,也是由于无知,并非为了私利”。除了塔尼
娅,叶切文还有一个最心爱的人:他的小女儿薇拉。薇拉没象大姐一样听凭
父亲的摆布,成了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也不同二姐般倔强,违背父亲的意
志,走了条护士、医生、院长的成功之路。她“柔弱,娇嫩,棕黄色的头发,
蔚蓝色的眼睛;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一点过分和不足之处”,她聪明好学,
性格活泼,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可就是这么个姑娘却在16 岁时怀了孕!那个
糟踏她的“无赖”甚至还是学校的体育教员!这真是奇耻大辱!叶切文觉得
这个自己曾寄予厚望的小女儿,“爱和快乐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我再生的青


春,永远不死的化身”在倾刻间“毁灭”了。昔日的薇拉也一下子变得“十
分丑陋,毫无感情”。为了拯救女儿,他调离了那个教员,开除了薇拉的学
籍,使薇拉在万般无奈之下去汽车队当了统计员,后又嫁给一个司机。生活
的磨难、丈夫的拳脚使薇拉厌恶尘世,皈依宗教。而此举在叶切文看来简直
又是道德堕落的表现,于是便千方百计争夺薇拉儿子廖尼卡的监护权,使外
孙从酒鬼父亲和不可救药的母亲的毒害下“解救”出来。为此,薇拉乞求父
亲:“你已经把我枪光了,别再抢我这最后一件东西了!”并威胁说,如有
必要,她会以死相拼的,由此观之,薇拉和她那个醉鬼丈夫都有可能成为谋
杀叶切文的凶手。。。正当叶切文神思恍惚,惶惶不可终日时,凶手竟意外
地自己找上门来了!原来他是谢尔盖·克罗波佐夫,叶切文从前的学生。那
时,他“学习成绩相当好,图画画得不错,班上的墙报总是由他设计、编排,
经常被选为这个委员那个干事”,总之,他是个跃普通的学生,照叶切文的
话讲,对他“我从来没有产生过特别的好感,也没有多大反感。”可有一件
享彻底改变了克罗波佐夫的命运。他父亲曾被德国人抓走过,后又被放了出
来,因此成了不被信任的人。小克罗波佐夫也受到牵连。叶切文受学校之托,
也出于“好心”,真诚地劝说小克罗波佐大同父亲划清界线。正因为育叶切
文这个“威望很高、头脑聪明、大公无私的人来说眼我了”,小克罗波佐夫
才违心地高呼着“我批判”,同父亲划清了界线。从此,他时时觉得自己卑
鄙,受父母的蔑视,以至后来因牵涉到一起刑事案件而被判了刑。这恶梦似
的遭遇在克罗波佐夫看来是“一条什么样的链条啊!是一条多么龌龊的项链!
一环又引出另一环。。”所以,他要报复,向昔日曾对他进行“精神强奸”
的老师报复,他欲以杀人这一行径来震惊社会,引起人们对“什么是好,什
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思考。可是最终,经过咖啡馆内的一席交
锋和思想剖析后,克罗波佐夫意识到自己与叶切文在道德上其实是一对“难
兄难弟”,便放弃了杀人计划,让叶切文用手枪自裁,“自己审判自己”。
经过再三思考,叶切文认识到,自杀虽然是通向永恒的捷径,但这一枪“无
非是给地球上增加一具尸体而已”,“还是让我生日那天点燃起第六十一支
蜡烛吧!”

作品鉴赏在《六十支蜡烛》中,田德里亚科夫首先对苏联60 年来实
行的学校教育体制、它所遵循的教育理论,已经取得的成果和仍然存在的矛
盾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大胆的分析。在叶切文眼里,列娜曾是位完美无缺的
好学生,但在收到那封匿名信后,叶切文却不得不对列娜重新作出评价:她
作文中的观点虽完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却如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平淡而
乏味;课堂讨论中,当卓娅对伊凡霞帝的残暴表示愤慨时,她却轻描淡写他
说道:“杀掉这么几个官吏的妻子。。”;她居然在老师面前对所有的课程
表示出“兴趣”,以致自己也为这种“广博的爱”觉得难为情;当叶切文想
了解她毕业后的工作志向时,她却茫然不知所措地呐呐道:“眼下我也说不
清。。”列娜到底是不是个好学生?这样的学生一旦从中学毕业,能否自容
而但然地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接受严峻人生的特殊考验?造成列娜死背书
本、茫然没有主见的原因是什么?叶切文陷入了痛苦的沉思。“难道不是因
为你未能教会她懂得人性井具有同情心,未能培养出她的独立思考精神吗?
不是你把自己对待历史、对待鲜血的冷漠无情的态度传给了她吗?”诚然,
叶切文具有自责的勇气,但我们不难看出,责任井非在于叶切文一个人。那
么,是什么原因使列娜成了一个头脑简单,鹦鹉学舌般的人?又是什么原因


使叶切文早在几十年前就预演了如今列挪的一幕?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习惯于
按照那些硬塞给自己的“现成公式”办事。而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些由学校
硬塞给学生们的“现成公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叶切文清楚地记得,受到
村民普遍尊敬和爱戴的格劳贝是怎样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资产阶级的残渣余
孽”;他始终不明白,“所有的沙皇都是吸血鬼”和“沙皇伊凡雷帝具有进
步性”怎么都成了“我们的观点”;他还知道原先被骂作反动无耻的奥地利
天主教神父盂德尔如何“摇身一变”成了遗传学这门科学的奠基人;那个20
年前他曾经真诚“帮助”过的学生谢尔盖的父亲,也在今天得到平反昭雪,
成为“对卫国战争有过贡献”的人。叶切文不禁自问:“究竟什么是我们的,
什么是异己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我自己不能回答这些问
题,又怎么去教别人?怎么教?教什么?。。”而学校把这类“现成公式”
塞给学生,是不是等于夺走青年人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