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史下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立巴尔干—多瑙河联邦或邦联的计划。但 1948年1月28日苏联《真理报》 

编辑部发表声明,苏联政府不赞成这一计划。2月,南斯拉夫领导人之一卡 

德尔应邀赴莫斯科会谈,受到斯大林斥责,并被迫与苏签订了一项就南斯拉 

夫外交政策同苏联进行磋商的协定。 

     1948年3月18日,苏联突然宣布立即从南斯拉夫撤走所有军事顾问和 

教官。次日又通知撤走全部文职专家。从3月18日至5月22日,苏南之间 

就双方分歧交换了七封信件。苏共中央在信中指责南共领导人“骄傲自大”, 

有“反苏情绪”和“反苏言论”;南共“没有体现出阶级斗争的政策精神, 

资本主义成份正在城乡增长”等。南共中央对上述指责逐一作了辩驳,并建 

议苏共派代表来南实地调查讨论。苏共则认为必须把分歧提交情报局。同时, 

苏将分歧透露给东欧各国党。随后,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 

洛伐克、波兰等国作出支持苏共立场的决议,对南斯拉夫施加压力。 

     1948年6月,情报局第三次会议在布加勒斯特举行。南共处境不利,拒 

绝与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情况》的决议。决议“表示完全同意苏 

共中央对南共所犯错误的批评”,并得出结论说,南共已“处于情报局的队 

伍之外”。决议号召南共的“健全分子”起来改变南共的领导及其路线。对 


… Page 74…

此,南共中央发表声明,认为情报局这个决议对南是“不公正”的。7月, 

南共召开“五大”,又通过了《关于南共对情报局的态度》的决议,驳斥了 

对南共的所有指责,并再次选举铁托为南共中央总书记。1949年11月,情 

报局又在匈牙利召开会议,通过了 《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 

的决议,进一步指责南共领导“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帝国 

主义阵营”,是一个“间谍集团”。 

     苏南公开冲突和情报局决议给南斯拉夫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造成了战 

后国际共运的第一次分裂,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南关系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调整对外政策。 

1953年6月,苏南外交关系恢复。1955年5月,赫鲁晓夫率苏政府代表团访 

问南斯拉夫。他在抵南时的讲话中,对过去苏南关系遭到破坏“衷心地表示 

遗憾”,并把问题归咎于贝利亚等人的“挑拨”。经过谈判,6月2日双方 

发表了《贝尔格莱德宣言》。宣言强调,“在两国关系中互相尊重主权、独 

立、领土完整和互相平等”;并保证互不以任何理由干涉内政。1955年8月, 

两国在莫斯科缔结了一个长期贸易协定,苏联贷款给南斯拉夫1。94亿美元。 

为了争取双方进一步接近,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秘密 

报告”中,指责斯大林“荒谬绝伦地夸大了南斯拉夫的错误”,导致苏南断 

绝了关系。4月,共产党情报局宣布解散。1956年6月,铁托访苏,双方发 

表了两国政府的《联合公报》与两党关系的《莫斯科宣言》。公报宣称,“在 

国际局势方面,双方的观点有广泛的相同之处”;两国并就扩大经贸合作达 

成了协议。在两党宣言中,强调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形式的多样性;并指 

出,两党的合作“应当以完全的自愿和平等为基础,以友善的批评和就两党 

间有争议的问题同志式交换意见为基础”。从《贝尔格莱德宣言》到《莫斯 

科宣言》,表明苏南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的恢复。但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和国 

内外政策上仍存在分歧。 

     1958年4月,南共联盟“七大”通过了新的纲领。苏联又展开了对南共 

纲领的批判,从而又开始了苏南第二次大争论。1960年,由于中苏分歧公开 

化,赫鲁晓夫在这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恢复了与铁托的个人接触。1961年 

两国再次签订长期贸易协定。苏南关系进入第二次和好。但南斯拉夫在解释 

与苏联恢复友好关系的含义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不结盟的政策。 

     1968年8月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又使苏南争执迭起。南斯拉夫在 

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即发表声明,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苏联则回以照 

会,斥南斯拉夫是捷克斯洛伐克“修正主义”的教唆犯。但这次双方的尖锐 

指责并未影响两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继续合作,也没有中断两国领导人的 

互访。在七八十年代,苏联已取代西方成为南斯拉夫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 

还共同进行了100多个项目的合作研究。 



                   三、苏联波兰关系与苏联匈牙利关系 



     苏波关系 反法西斯战争末期,在苏军帮助下,波兰获得了解放。战后, 

在人民波兰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中,苏联也给予了巨大援助。如仅在波兰六年 

计划期间(1950—1955),苏联即向波兰提供了22亿卢布(相当于5亿多美 

元)的贷款,以及一大批建设项目的技术援助。波兰人民共和国也宣称,同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结成友好同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但是,在苏波 


… Page 75…

友好关系中也存在一些刺激波兰人民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卡廷事件。这应追溯到第二次大战期间。1943年4月13 

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其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里,发现 

了大量被枪杀的波兰军官的尸骨,并称这是苏联人在1940年春天干的。15 

日,苏联发表声明说,这是“无耻的捏造”,实是德国占领者所为。但波兰 

人当时经初步调查认为是苏联人干的。战后,波兰官方长期不提这个问题。 

到1980年,一些报刊开始发表有关材料,认为罪责确在苏联。1987年苏波 

双方建立联合调查委员会,1990年4月苏联才发表声明承认:有近1。5万名 

波兰军官被屠杀,这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但有关这一事件的 

赔偿和审判凶手等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战后波兰疆界的变动。还在波兰东部开始解放时,1944 

年7月,新成立的波兰人民政权“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和苏联在莫斯科签 

订了一项关于战后波兰疆界的秘密议定书,确定波兰西部边界改以奥得河和 

西尼斯河为界,苏波边界以“寇松线”为基础。在1945年2月和7月的雅尔 

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苏联、美国、英国就波兰疆界的这一变动也达成了 

协议。8月16日,按此正式签订了波苏边界条约。1950年7月6日,德意志 

民主共和国和波兰签订协议也承认了波兰西部新边界。波兰疆界变动的结 

果,其领土在东部减少179 460平方公里,这些土地划给了苏联;在西部增 

加了 102 560平方公里,这些土地原属德国,划给了波兰。其领土总面积为 

312 700平方公里,比战前减少约70 000平方公里。其总人口为 2 400多万, 

比战前减少约 1100万;而且,由此迫使大量波兰公民西迁。 

     第三个问题是波苏经济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如1945年8月16日的波 

苏协定规定,为补偿苏联放弃划给波兰的德国领土上的财产,将其移交给波 

兰,波兰应按特种价格供给苏联一定数量的煤。1953年11月,双方协议终 

止了这种煤的供应。由于这一段时间特价煤的供应,波兰损失约5亿美元。 

又如波兰当时卖给苏联的糖、火车头和车厢的价格,也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 

格。而苏联向波兰新建钢厂出售的铁矿石,却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第四个问题是苏联对波兰内政的干涉。1948年,随着苏南公开冲突和南 

共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在苏共授意下,在波兰也掀起了所谓清洗“铁托 

分子”的运动。当时波党中央总书记哥穆尔卡主张波兰独立建设本国的社会 

主义,他在这一运动中被指责为“铁托分子”和犯“右倾民族主义”错误, 

并被解除职务,后又被捕下狱。同时有 1/4党员受此运动牵连。 

     1949年 11月,苏联又派波裔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到波兰,任波政治 

局委员兼波国防部长。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